{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文天祥与宁都人的不解之缘

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临死前留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心”,深受老百姓爱戴。

文天祥是江西吉安人,宁都距吉安不足两百公里,文天祥率领军民抵抗元军侵略时,与许多宁都人结下不解之缘。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有以陈继周、伊玉为代表的“六大姓”家族。

据宁都县大沽乡阳霁《胡氏十三修族谱》所载,公元年,文天祥在江西收复州县多处。期间由兴国来到宁都县怀德乡(今大沽乡)阳霁古村,应胡姓族人要求,写下《阳霁八景》诗九首,开全国“八景”之先河。

石井泉香古所奇,小桥流水派同支。莲峰晚月神龙爽,古诗闲花色绮怡。

柏樟晴云来蔼蔼,村心古道去迟迟。灵祠赫濯龟呈瑞,地发祥禧景色熙。

此为晹霁山村八景总述,寄情于对“祥禧景色熙”的强烈愿望,余暇之时陆续创作的八景专题诗有:

“石井泉香:峭石离奇一井开,泉香幽沽更潆回。灵明透澈馨山野,虚白无埃永自来……小桥流水……莲峰晓日……古寺闲花……柏樟晴云……村心古道……灵龟呈瑞……水口灵祠”。

阳霁古村

之后,文天祥率军来到石上蛇形排一山坳,准备撰《征兵檄》时。因墨砚干枯,于是只好在路旁竹叶上就着露水泚笔作书。后来润过笔的竹叶均变成黑色,新长的竹叶也变成黑色的。从此当地百姓就将该坳称为“泚笔坳”或“抹笔坳”至今。到了明朝,探花及第的南京工部尚书、宁都田头人董越特作“泚笔坳”诗一首:

宋业似东晋,南来龙不支。中流一砥柱,大拜当流离。

何年憩此冈,作书功告义?至今竹叶间,墨汁如新泚。

特科状元谢元龙石雕

宁都还有一人与文天祥交情深厚,那就是赣南第二个状元黄陂镇杨依村的谢元龙。谢元龙青年时期就读于田头镇山头王牛石山房,为南宋嘉泰四年(年)甲子科举人黄谅门下高足。谢元龙25岁中举人,后来多次参加会试都落选。谢元龙在参加会试过程中结识了文天祥、曾逢龙、廖应等一大批同窗好友。有一天,已为刑部郎官的文天祥前来田头牛石山房找谢元龙叙旧,酒后进行文学、武艺切磋,皆为文天祥输,文天祥当场感叹到"晋卿必成大器",辞别后则向朝廷力荐谢元龙。谢元龙59岁时,果然中得特科状元,成为宁都历史上第二个状元,也是赣南第二个状元。受此影响,至今长胜、田头附近村民仍留有好文、习武之民俗习惯。

谢元龙出生地杨依古村

宁都是美食之都,宁都菜在赣州十九个县市区独树一帜。据不完全统计,在赣州城区的宁都餐馆多达两千家。宁都菜味道咸辣鲜香,吃一口就让人欲罢不能。虽然宁都菜这么受欢迎,却鲜有人知道宁都菜的代表菜“三杯鸡”与文天祥有关。

宁都三杯鸡

南宋末年,文天祥被关押在元大都。文天祥家乡的一位老婆婆出于对他的敬仰,带着一只活鸡、一壶米酒来狱中探望。当时看守文天祥的狱卒是宁都人。老婆婆就恳请这位狱卒把鸡做给文天祥补身子。因为狱中既无炊具又无调料,狱卒就只好把鸡宰杀后剁成小块,放入瓦钵中,同时倒入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做给文天祥吃。文天祥就义后,狱卒回到老家宁都。此后每逢文天祥忌日,狱卒都要用相同的方法炖鸡来祭奠英雄。从此,“三杯鸡”就流传下来了。年,这道菜还入选了北京奥运会主菜单。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南宋至今,已过去多年。时间并没有淡化这位爱国英雄对宁都的深远影响。此后的几百年间,宁都出现了文章节气蜚声海内外的“易堂九子”,出现了大革命时期有名有姓的红军一万六千多人。英雄的气息永远在这方土地上流淌。易堂九子石雕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jd/5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