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赖氏的发展
东晋末年,赖匡之子赖硕,字仲方,东晋安帝时(公元—年)官任太常寺,时政归刘裕,晋室无救,继承父志,亦弃官归隐松阳。于刘裕即位后十三年(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年),因避变乱,与弟赖毅(字仲坚),“追寻先祖忠诚公芳踪,避居古地揭阳之桴源”。这是赖氏有文字记载的第二迁入桴源。桴源地处山谷之中,地势低洼,水流不畅,暴雨时往往洪水为患。赖仲方定居桴源后遭洪水,家物荡然无存,因焚香告于天,置金花鼓于江流(今宁都县梅江河),愿视鼓所止而居,后鼓止于金精堑口(今宁都县梅江镇迳口村境内翠微峰下),看地势平坦,暂住于此,但虎豹逼人,伤及家畜,不便久居。遂于刘宋元嘉末年(宋文帝元嘉30年,公元年),迁至赤竹坪(又称雪竹坪,今宁都县城梅江镇),不辞辛劳,拓荒筑室,兴建厅堂亭庑,自号“筑室翁”。赤竹坪在梅江河西畔平川地,地平土肥。虽属洪荒,且竹木茂密,经逐年开发,勤劳垦种,终成赖氏乐土。当时赖氏在赤竹坪开发的范围,东至猪冈山(今梅江镇河东),西至覆船冈(今梅江镇刘坑村枫树垅后)、鹅鸭塘(县烈士陵园附近),南至螺石寨(今竹笮乡大富村石板桥后老鹰山),北至当口岭(梅江镇迳口、志坑、罗家一带),方圆数十华里。所建厅堂屋舍,气派非凡。东畔开“爱莲池”,西畔立“复松亭”,南畔白竹巷凿“玉泉井”,北畔建“小溪书屋”。赖仲方诗礼传家,洁身自好,传承耕读治家的中原士族传统和典型的客家门风。后来,教谕游宽曾题其榜,有“草堂春暖乾坤润,不沾王门半点尘”之句。
赖仲方领赖氏在赤竹坪(即雪竹坪)立足定居后的余年间,丁口大发,是宁都赖氏鼎盛发展的时期,赖仲方生三子,长子赖徽,字文献,生子辰;次子赖郁,字文华,号东谷居士,生子定,字大用,官潭州(湖南长沙)转运使,其后裔家潭州;三子赖灿,字文辉,号枕流遗老,生子七,昭得度明思求彦,赖昭,字宣著,号东轩,生子四,埙(字声和)、篪(字声叶)、琴(字声清)、瑟;赖得,字宣仁,号云谷,生三子,标、极、枢;赖度,字宣仪,号象庵,生子五,诚、忠、佑、奉、瑞;赖明,字宣光,号健翁(健庵),生子二,杞、松;赖思,字宣绎,号容易老,生五子,兰、蕙、芷、荪、萃;赖求,字宣行,号云俊,又号将相老,生子三,播、抑、扬;赖彦,字宣杰,号俊士,生子一,栋。以上总称“七宣八派”,各派子孙繁盛。
经一百四十余年几代人的开发,到隋初雪竹坪已“人烟日繁,俨然胜地”,谱载:“有人畜地脉所致(即好风水)”。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年,忠诚公去世后三百年),地方官因见赤竹坪赖氏,人财鼎盛,便奏请朝庭迁县治于雪竹坪。朝庭准奏,改宁都县为虔化县,迁县治于雪竹坪。并准备给赖氏族人以爵秩,赖氏固辞,曰“先公食邑颍川,本系世禄之后,尝言一身之贵,不足为荣,奚以食邑为哉,愿乐田园足矣!”遂以金银各百两,及官竹园、钓州坝、绕塔岭周围二十五里田地贸易,置换雪竹坪作虔化县官署衙门。
从雪竹坪设县治以来,宁都古城延续到现在,一直都是县衙或是州署所在地,已有0多年历史。为念赖氏开拓之功,当时朝庭在县城敕建“神司”、“华表”、“灵山”三庙,合州永祀。封赖文辉“神司神”,建“神司庙”,在州治仪门外左,州宪朔望行香。封赖文华为“华表神”,在州治东大街石桥头,即削筋街,建“华表庙”,每值神诞,合关迎神像于大街,华表庙连日演戏庆祝。封赖文献为“灵山神”,在州治西,城隍庙背灵山巷建“灵山庙”。《宁都直隶州志》载:“《辛酉志》曰:上三庙,传为祀赖氏祖文辉、文华、文献,州治旧名雪竹坪,系赖姓地基,故设祠祀。”赖氏后人为纪念仲方公开发县城奠基雪竹坪所创立的历史功绩,在宁都州衙后面(现称老衙背)建“仲方公祠”。举人陶庄作联云:“为布衣子孙虽簪缨不离本色,掌秘书门户有经籍仍见光华。”在仲方公祠西面另建“文辉公祠”。为发展教育,清乾隆三十三年(年),在州城衙背仲方公祠之西,文辉公祠之东建“松阳试馆”;嘉庆二十五年(年),在仲方公祠后蔡屋巷内高棚下又建“赖溪试馆”,均为童生考试上进之用。经历代修葺与保护,赖仲方公墓(今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尚存于县城南郊,梅江镇高坑村麦畲埏,国道旁,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综上所述,宁都赖氏是松阳赖氏的大流,是百万赖氏的根和本。
来源:宗亲群信息、谨慎参考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