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缓步前行,生活在客家祖地的宁都人在宁都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作、涵养文化。“家规”是宁都各宗族治家教子,修身处事的重要载体,同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翻开宁都各宗族的家规家训,可以看到家国观念在宗族内代代传承。
今天小编节选了宁都部分宗族的家规家训,让我们细细阅读,去感受那份浓浓的家国情怀立显纸面,跃于眼前,又浸润回心底。
■童氏家族,人人都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自己氏族,时刻不忘祖先。
■加强学习,增强法纪观念,这不仅氏族,社会之需,也是国家之需。
■加强团结合作。不搞分裂纠纷,凡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事实求是,坚持原则。
■记住“勤务正业”是我族祖先遗训,换言之,要坚持勤俭持家,勤俭建国,多才多艺,搞好家庭和国家的各项建设,走先苦后甜,不走先甜后苦之路。
◆笃忠页。盖国家养士数百年,欲其宣力效忠,上以备朝廷之用,下以慰群黎之思。苟徒尸位素餐,贪爵募禄,剥民膏脂,则庸恶陋蹈之讥,在所不免,吾辈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甘忍蹈此哉。
■忠国家,有国然后有家,国课必须早完,应征服役义不容辞,国家号召,尤须响应,此乃应尽之天职。
输入文字此延伸阅读王正贤:忠信爱国是客家人奋斗不息的原生动力
客家人崇文重教,孝悌观念深入人心。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忠信”是客家家训中又一贯穿始终的显著特征。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客家先人历经战乱,他们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辗转奔波、历经磨难,从中原迁徙到南方,仍“远望中原怀故土,慎终追远不忘根”,对“家”“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客家先祖把这种“兴家报国”的家国情怀用家训的方式向后人生动诠释、谆谆教导。
为国尽忠尽责是客家人奋斗不息的理想追求和原生动力,体现人生的价值所在。我们王姓家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先国家”,教育子孙后代要胸怀天下、为国尽责。
此外,张氏家训强调“急公守法,完粮息讼”;胡氏家训规定“钱粮为国家正供,自应递年完纳,不得拖欠”,还提到“荣辱相关,利害相及,忠义为重,财帛为轻”,强调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国家义务;孙氏家训规定“能行忠与孝,福禄万年深”;朱氏家训强调“不负天子,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江氏祖训规定“守信维何,忠实不欺。千金一诺,抵死不移”。这些家训都教育后人必须忠信爱国。
(文章来源: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作者系福建龙岩市永定区王姓后裔)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解读党纪政纪法规弘扬宁都红色廉政文化发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公开纪检监察政务信息翠微清风eng欢迎鍎跨鐧界櫆椋庢湁鍝簺鐥囩姸鍖椾含鏈夊摢浜涙不鐤楃櫧鐧滈鐨勫尰闄?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