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宁都非遗大沽古教花灯

宁都历史悠久,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客家民俗文化之乡,民间保留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期给大家介绍省级非遗------大沽古教花灯

大沽古教花灯于年2月登录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民俗类。

大沽乡古教村的花灯是一个具有典型区域性特征的民俗艺术,它不仅反映了当地农耕文化古朴的风土人情,也是古教人生存活法的缩影。其所使用的话语和表演活动全过程完全是本土演出,绝少和外界雷同,以其独特的观赏性受到人们的青睐。

  (一)古教花灯的起源   据村中夏姓族谱记载,道光十三年(年),古教村及周边地区发生百年未遇的大旱,禾苗枯死,连饮用水都要到永丰江霞黄泥湾的山塘中去取。因为担心旱情进一步恶化,当地族长只给前来取水的人每人一担。“落雨靠上莫骂天,记得道光十三年,一两黄金三升米,饮水吃米似油盐”。因为灾荒,村民非常不安,各种各样的鬼怪传说疯起,村民都躲在家中不出门,食物也奇缺。这时,村子里有人生了怪病,病人浑身无力,狂躁不安,夜不能寐。这年的深秋季节,山外来了一个刘姓年轻人,他和媒婆一起到这个村子察人家(看亲),见偌大一个村子大白天竟然死寂一片,连走动的人也没有,便觉得奇怪。刘姓年轻人要娶的是一个夏姓姑娘,到了老丈人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他到村子四周察看了一番之后找到村里的族长,说村子里有人得罪了龙王,龙王不管这个村子了,现在村里恶煞横行,要请龙王前来,才能保佑村子风调雨顺。这个年轻人找来稻草,扎成龙的形状,让村人举着稻草龙进行祭拜。祭祀每夜进行,到了初冬季节,说也奇怪,村民的怪病竟慢慢地好起来,不久后还真下了一场透雨。年轻人便从山外引来了冬季作物种子,让村里人栽种,据说这是古教村栽种冬季作物的开端。随着各种冬季蔬菜长出,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临近过年的时候,刘姓年轻人再次来到这个村子,带来了各色纸张,教授村人学做花灯,并在花灯上写上毛笔字,还在村子建了汉帝庙。道光十四年(年)正月初一起至十五元宵节,刘姓年轻人教村人在庙中进行祭祀活动,同时举行游花灯活动,到村民家中祈福。他还教村人读书写字,以便每年能敬神。从此,村子里便有了玩花灯和祭祀活动,村里还兴起了读书写字的风气。   村人对刘姓年轻人非常感激,在他归亲的日子,全村人恋恋不舍地送别他。后来年轻人和他的妻子再也没来过村里。据说这个青年英年早逝,村人无不痛惜。后来听说山外在敬“清源祖师”,村人听了觉得是在敬这位刘姓年轻人,于是,他们在汉帝庙的众祖师旁边,塑了一尊小雕像,将其叫作“青年祖师”,每年对其进行奉祀。

 (二)古教花灯的制作

  古教花灯共有9盏灯,即头灯1盏、牌灯4盏、酒坛灯4盏。   1.头灯的制作   头灯由灯座、提手、灯框三部分构成。   灯座:为正方形杉木板,长、宽各20厘米,厚约1厘米,从两边往里5厘米位置上各打一个宽2厘米、深约0.5厘米的长方形孔,用以安插灯的提手;在灯座最中央的位置,打一圆形孔,插入一小段小竹子,用来插蜡烛。   灯的提手:在一根长约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0.5厘米的青皮竹片的中间位置,用火苗烧软后弯折成提手。灯的提手高度为68厘米左右。   灯框:分为内外两层和上下两层。用竹片做成八棱形十六个面的灯框。灯框外层直径为30厘米,高约40厘米。内层用4根竹片扎成一个四方架子,架子的长、宽度刚好与灯座上相同,下层的结构与上层相同。灯框外层与内层体连接,须分别用竹条和细麻绳将内层的四个角与外层绑在一起固定。灯框八面分别用各色不同的彩纸糊好,并贴有不同图案的剪纸,剪纸图案多是对称结构。   灯的组合:首先将竹片插入座子,并在最底下用销子销好。再将蜡烛插入座子之中,把灯框架镶到座子上。最后找一根小竹棍,用细麻绳一头绑在小竹棍子的一头,一头绑在灯框的提手之上。使用时,手执小竹棍便可吊起灯。   2.牌灯的制作   灯座与灯框的制作:锯一块长约30厘米、宽约15厘米、厚约1厘米的长方形木板,用一根长约70厘米,直径约为3厘米的木棍接在木板下面的中间,用作举灯的把手。木板上面的四角,用4根高约60厘米的长方形木条,和上面相同大小的一个木框架相连,形成一个灯框架整体,在灯面的前后位置,每边用两根小竹棍钳在上下框架之间,以作力量支撑。之后用各色彩纸裱好,贴上各种传统剪纸图案,大多是对称的。但在灯最上面的两边贴的“姜子牙”“鱼朵子”①图形则属非对称图案。4盏牌灯的正面和反面都写有毛笔字,正面分别是“清源”“显应”“世界”“和平”,背面写的是“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万家欢乐”“国泰民安”。使用时举着牌灯游走。   3.酒坛灯的制作   酒坛灯的制作结构与头灯相同,不同的是灯座上有一个形似乒乓球拍把手的柄,用以手握。此外,在灯的最上面有一个花环,花环用篾丝织成一个圆圈,接口处用线扎好,从灯框架内用4根篾片和花环框进行上下连接,花环框上用红纸裱糊好,最上面的红纸剪成条丝状,风一吹像火焰。灯相对称的四面上,分别写有“合家欢乐、五谷丰登、添丁发财、人财两盛”等吉祥语。

  (三)游灯活动   花灯队人员的组成:头灯一人、牌灯四人、酒坛灯四人、大锣一人、小锣一人、鼓一人、钹一人、唢呐两人、三眼铳手两人。游灯活动从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分两天完成。外出游灯前须参拜“青年祖师”。   正月十三晚饭后,灯队要带着灯来到庙中参拜,每一次游灯前均需如此。参拜程序如下:   1.点灯    大家来到“青年祖师”庙中,穿上专门的服装,用干竹丝将“青年祖师”神坛前燃烧的烛火上点着,然后引燃自己的灯。全部灯点着后,灯队按次序排列。   最前面是头灯,后面是两路纵队,头灯站在两路纵队的中间。每一路纵队分别由两盏牌灯和两盏酒坛灯组成。每一纵队的排序是:前面一盏牌灯,紧接着是一盏酒坛灯,其后又是一盏牌灯,最后是一盏酒坛灯。   两路纵队前面的两个排灯上靠右边的牌灯上的字是“青年”,靠左边牌灯上的字为“显应”;后面的两个排灯靠右边的牌灯上的字是“世界”,靠左边牌灯上的字为“和平”。   队伍排定后,鼓乐齐鸣,参拜开始。由头灯带队(举头灯的一般有祭司身份,喝彩一般由他完成)向“青年祖师”神像鞠躬,因为大家手中拿了灯,所以只有拿头灯的鞠躬,其他人只是身子往下略蹲一蹲,以示鞠躬拜过。   2.表演队形    祭拜过后,头灯手将头灯挂在神坛旁边,由排灯和酒坛灯组成的灯队开始在庙中进行花灯表演。表演在鼓乐声中进行,队形的变化富有一定的美感,每一种队形都有自身的含义。   打圆圈队形:由写有“青年”二字的牌灯领头,其后是一只酒坛灯;紧接着的是“显应”牌灯,其后是一只酒坛灯;第三位的是“世界”牌灯,其后是一只酒坛灯;最后是“和平”牌灯,其后是一只酒坛灯。灯队在鼓乐声中在庙中转三个圆圈,寓意团团圆圆。   挖勺队形:打圆圈完成后开启挖勺队形。此时,队伍由一路变两路。当第三个圈转完之后,队伍中的“世界”牌灯开始脱离前面的队伍变成另一路。两路队伍分别在表演场地组成两个小圆圈,然后各转三个圈,之后各自转“之”字。所谓转“之”字,就是队伍穿插,每个灯都要在自己灯队中穿插一次,当地人称之为挖勺,意为挖去晦气的意思。   织双篱笆队形:挖勺完成之后,队伍开始织双篱笆。所谓织双篱笆就是两路队伍像织篱笆一样进行队伍穿插,共进行三次穿插,其意是表达村民要将篱笆织紧了,不要让野猪等野兽来侵害庄稼,同时象征村里人像织紧的篱笆一样,团结一心,相依相连。   转八门队形:织双篱笆完成之后,队伍开始转八门。所谓转八门,就是将队伍分成四个部分,分别在四个角进行转动。一对人在一个角转完之后,这两个人就要分开,走向另一个角,与另外一个人在另一个角转动一次。也就是每一个人要与其中的每一盏灯相互转动一次,每一个灯手要在位置不断变化中转八次。每一个人所走的顺序是:按顺时针方向沿四个角的四条边走向四个角,其意含有八方进财的意思。   转心字队形:转八门完成后,队伍排成心字造型,由一盏牌灯和一盏酒坛灯相互转动,表达心想事成的意思。   3.游灯    花灯表演完后,还要进行一次出灯前参拜,队列排序和祭拜仪式与表演前的祭拜相同。祭拜完成后,铳手就会在庙门外放三声铳响。之后,由头灯领着两路纵队往庙外走去,其后是鼓乐队,队伍向佘公庙走去。到佘公庙后,在庙前排成一横队,面朝佘公进行祭拜。由头首燃放鞭炮,众队员向佘公鞠躬三下。此后开始进村游灯。所谓的游灯就是灯队到村中村民家中进行祝福和花灯表演。

  灯队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向村庄进发,灯队快进村时,铳手连放三声铳响,其用意是告诉村里人灯队来了。灯队进村子的先后次序是早已定下的,灯队所要到的这家人要提前点燃香烛,全家人要在厅堂中等候。当灯队快到门外时,要鸣放鞭炮迎接。灯队到了门口,全家人要站在门口向灯队鞠躬三下。灯队进厅堂后,首先要向这户人家的神台拜三下,之后是喝彩。喝彩由灯队中德高望重且有文化的人完成,喝彩词主题多样、内容广泛,如做新房、归新媳妇、生小孩、过生日、升官发财、考上大学、来了新客等等。喝彩人要根据户主这年所办喜事或好事临时编出彩词。如贺生小孩家庭的彩词:   参新丁   手提花灯笑盈盈,参拜贵户添新丁。   新丁生来根基稳,将来必定读书人。   周三半岁吃娘奶,三四五岁娘边带。   五六七岁进学校,各科成绩第一好。   十二三岁去投考,红榜列在第一行。   十五六岁考大学,大学毕业去留洋。   留洋回国名声扬,威风八面坐中央。   祝你年高百百岁,胜如彭祖八百春。   自今花灯祝赞后,根基稳固得安宁。   喝彩完成后,户主会拿出一个红包——谢恩礼,数额由户主自定。喝彩人接过谢恩礼后会说“加子加福,发财做屋”之类的吉祥话语。之后开始进行花灯表演,表演与在庙中的表演完全一样。   古教村的游灯活动在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正月十六一早进入化灯仪式。所谓化灯就是将祖师和花灯送回天堂,同时也有将村中不洁的东西送走的意思。化灯的地点在村子下方水口。正月十六清晨,首士将扎好的稻草把子放在化灯的地方,将前一天晚上从各家各户收上来的烧剩下的线香、蜡烛梗一同堆在稻草把子上,将稻草把子点燃,此时手拿牌灯和酒坛灯的队员要将手中的灯伸到火上,用火焰将灯上的纸燎烧掉,灯架子不能烧掉,留待次年再用。当该烧的都烧掉后,就用三眼铳对着已烧好的灰烬连打三铳,将灰烬射冲到水里,让长流水将这些灰烬冲向他方。

非遗传承人:温祖谨。大沽古教花灯传承人,生于年,小学文化。从小在村里参与花灯的传承活动,是村子里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担当活动司仪。他有较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对花灯的表演程式有话语表述能力,是后辈玩花灯的主要指导人,深受村民的爱戴。

参考《人文宁都》丛书

了解更多信息可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fc/58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