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齐争艳,教学比武促提升。为更好的引领我县小学语文教师使用好“统编教材”,进一步浓厚研教、研学氛围,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11月27日,“宁都县首届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青年教师优质课决赛评比活动在宁都一小举行。
活动介绍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经过片区激烈的选拔赛,宁都六小肖红委、宁都一小谢艳、易堂学校廖琴琴、宁都二小李艺玮、宁都三小文静、宁师附小彭艺丹脱颖而出,进入全县决赛。
精彩呈现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让我们一起走进参赛教师和孩子们的教学世界,去领略他们教与学的风采吧!
宁都六小肖红委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肖老师与学生一道在文本中慢慢走、细细品,做到了用想象勾勒画面,让文字与画面联系起来;用想象丰富内容,让内容催化词语的理解;用想象激发情感,让学生情动而辞发;用想象促进思考,让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处。
第二节课是由宁都三小文静老师执教的古文《司马光》。纵观这堂课,教师教材解读有深度,教学处理有创意,师生双边互动流畅和美。课堂教学语言平朴无华,教态亲切自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学设计既扎扎实实,又创意跌出,给人以清新明快,淡雅平实之感。
第三节课是由宁都一小谢艳老师执教的古诗《山行》,这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这节课最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学生,逐字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她用诗意般的语言,绚丽多彩的秋天枫叶图,营造出了诗歌的意境,在反复的朗读与想象中,使学生感悟诗情,领会诗意。
宁师附小彭艺丹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她在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语句后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代讲,通过自由朗读、分男女朗读、表演朗读,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第五节课是由宁都二小李艺玮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中,李老师善抓课文关键词句,通过品读、演读等形式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再从插图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篇幅虽短,但李老师始终能做到随文识字,达到了低段教学的目标。
第六节课是由易堂学校廖琴琴老师执教的《松鼠》。廖老师有着自然大方,沉稳大气的教态,《松鼠》虽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但廖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摆脱了说明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她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学写说明文的方法,做到读写结合,达到了习作策略单元教学目的。
颁奖环节
教研虽无涯,探索亦有道。青年教师们热情上进,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坛风采。经过一天激烈的角逐,最终,宁都一小谢艳、宁都二小李艺玮、宁师附小彭艺丹获得此次比赛一等奖;宁都三小文静、易堂学校廖琴琴、宁都六小肖红委获得此次比赛二等奖。
教育路上,每一次的心动都是一次微笑相逢的清音伴颂;
课堂内外,每一次的意气风发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最风流。
我们是行者,步履轻盈,教育的路上,我们面带笑容,充满阳光!
宁都小语人在赛中学、赛中悟,相信通过此次优质课竞赛,定会让宁都小语人获取更多的力量和思考,宁都的教学事业明天也一定会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来源:教研室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