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春为首,百节年为先;逢春佳节,辞旧迎新,继往开来。一道菜,一段过往;一席家宴,一份传承。
客家先民起源于中原,因中国古代天下几经大乱,中原人为避战乱,被迫南迁,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当地土族融合,形成当今勤劳勇敢的客家人。
赣州多丘陵山地,因古代各方便技术条件限制,开发程度不高,多地瘴气弥漫,土壤贫瘠,客家先民来到当地,虽辛勤劳作,但生活依然艰苦,大部分人只有在逢年过节时,通过节庆、家宴等方式,表达对平时辛勤劳作的犒赏,以及对故土文化的思念和传承。
客家家宴年货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当地土族文化,具有重礼、重族等特点,历经百年而不衰。一般客家家宴都会有客家名菜,如:
01客家三宝之梅菜扣肉梅菜扣肉,是一道极具客家风味的名肴,是将五花肉、梅菜干、加调料烹制而成,因成菜时,需把碗里的肉反扣在盘中,取名梅菜扣肉。口感咸中带甜,肥而不腻,被誉为客家菜肴三宝之一,历史上还曾作为宫廷贡菜。
02状元菜之荷包胙荷包胙,于年(乾隆四十三年)大余人戴衙亨喜中状元,宴请四方贤达,因菜形貌似状元帽子,得名状元菜;其菜品香纯色黄,肥而不腻,流行于赣州南康区、大余县、崇义县、上犹县等地区,成为赣南客家人的一道名肴。因此菜便于携带,不易变质,成为赣南客家节庆宴席送礼佳品。
03阳明赞誉,赣南小炒鱼赣州小炒鱼,是江西赣南地区传统的特色名菜,因王阳明先生而名扬四海。小炒鱼选用鲜草鱼,去头去尾,批成块状,配以生姜、四季葱、红椒、酱油、小酒等佐料烹饪而成。其色泽金黄、味鲜嫩滑、略带醋香,简单而不失高雅,入百姓家中而不失端庄。
04客家名菜,宁都三杯鸡宁都三杯鸡,起源于赣州宁都县,拥有几百年的历史,因烹饪时,需加植物油、酱油、米酒各一杯在鸡肉中,得名宁都三杯鸡。因其色泽酱红,鲜香嫩滑,原汁醇厚,酒饭皆宜,其还被选入《中国名菜词典》。
05中州遗风,客家酿豆腐客家酿豆腐,因客家先民原来居住在中原地区,当地盛产小麦,常常用面粉做饺子;后来中原战乱,客家先民为避祸乱,迁徙至赣南地区。赣南地方多产大米,少产小麦,面粉很少,酿豆腐则替代了饺子,同时也寄托了客家人对中原故土的思念。新鲜上桌的客家酿豆腐,呈浅黄色,豆腐鲜嫩滑润,肉馅美味可口,汤汁浓郁醇厚,让人垂涎欲滴。
06意犹未尽,炒东坡炒东坡,即醋果子炒大肠,顾名思义这道菜与东坡先生有关,话说北宋年间,苏轼被贬途经赣州,受当地官员热情款待,席间有道名菜醋果子炒大肠,深受东坡先生青睐,屡次点品,且作词助兴,从此这道耐人咀嚼,回味无穷的客家菜,扬名海内外。
因赣州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家宴中除常见客家名菜外,还会根据当地习俗不同,上当地的特色名菜和客家米酒,如清蒸南安板鸭、兴国四星望月、信丰萝卜饺、瑞金牛肉汤、宁都肉丸、龙南杨村米酒等。
兴国四星望月信丰萝卜饺龙南杨村米酒当菜肴煮好上桌,家人入座,席位分明,长幼有序,饭后闲聊,悠然进点客家点心,如:炒烫皮、三角酥、江米条(俗称炸果子)、铁勺粄(俗称月亮粑或豆粑)、煎圆(俗称麻圆)、信丰红瓜子、炒米花糖等;吃完客家点心喝点客家擂茶,那感觉浓郁香醇,回味而留香。
煎圆(俗称麻圆)信丰红瓜子铁勺粄(俗称月亮粑或豆粑)这样一场家宴下来,有故事、有味道、有礼仪,和谐而令人向往。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场场家宴,犹如一帧帧定格的胶片,深深的烙在每一个客家人的记忆里,令人魂牵梦绕。
END来源:文旅赣州
▼
往期精彩回顾
▼
1.重磅!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为工会会员购买赣州旅游年卡!试行周末2.5天弹性休息!2.关于全市各级工会如何办理赣州旅游年卡指南3.二十余条赣州旅游直通车线路让你便捷出行4.赣州旅游年卡带你吃霸王餐!三代厨人坚守传承,还原老赣州最初的味道!5.官宣!赣州智慧旅游与沃尔顿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