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宁都这个井观,居然在赣州排第一

宁都,古称为宁都直隶州,是江西唯一一个与府同级的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治所在今宁都老城区。宁都自古以来都是赣东南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民国和解放初期是地区专署,还两次成为江西省省会(分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省会”和“抗战时期江西临时省会”)。

宁都州古井,无疑成了一道令人寻味的历史“井观”。它们既给现代文明的城市营造了一抹风景,也作为城市变迁的历史见证物,蕴藏着一井风流,一腔故事,记忆下了城市的峥嵘岁月、历历往事。

据明万历二十年(年)《宁都县志》记载宁都有水井22口,现存的古井15口,位列赣州第一。

今天,小鲜就带你一起探寻宁都州的“井观”:

01/玉泉井

明万历二十年《宁都县志》载:“按察司内,名玉泉”。依据该记载方位,今按察分司虽不存,但玉泉井今仍存于叶屋巷8号处,因此可知此仍玉泉井。

02/鹅眼井明万历二十年《宁都县志》载:“在熙熙台西,今奎光阁前,名鹅眼。”熙熙台西,即今李家巷,鹅眼井仍存于原石邑陈氏的“陈氏试馆”院内。

03江背井苏屋巷井,据清乾隆六年(年)《宁都县志》载:“苏屋,大东门内北折,东达马道,西达谢屋巷。”马道,即古时兵马运行的道路,明清时州城墙内沿四周皆修有马道,便于守城时调度兵马,城东马道,约今沿江路。依据清乾隆志书该记载,苏屋巷应座落于今解放东路北,是一条东西向的巷道。今苏屋巷名虽不存,但井仍在,现名江背井。

04/四角井迎旭门内井,迎旭门,宋元时期宁都城六门之一,位于今小东门县委党校北,今井存,名四角井,该井坊间又把它叫做“状元井”。

05/杨屋巷内井杨屋巷内井,据清乾隆六年(年)《宁都县志》载:“南门内东平庙右杨屋巷”。东平庙初建于南郊第一桥,明正德间(—年)迁南门(又名阜民门)口,座东朝西。南门大街穿庙而过,分庙为东西两部分,东边是神殿,西边是戏台,两部屋顶相连,过道顶上是八角藻井。该井于明崇祯年曾修缮,今井存,井沿尚可辩“崇祯”二字。

06/老学背井今老学坪44号处,井仍存,在近代曾重修。

07/北门永宁街背巷内井该井即清乾隆志书所载永宁坊观背巷内井,今存,在观背巷1号东。

08/登丰门外仄街口汉帝庙行祠前井,今存于胜利西路中。

09/刘屋井步蟾街南折少府第之右刘屋井,即今大井巷中段北折(原刘坑粮管所所在地),井存。

10/起凤阁后井清康熙年进士邑人彭兆逵(字人淑,号陟瞻,任山西太平县令)在《重修文庙记》中说到起凤阁:“文庙建成后,大洲塘张氏在县治东原博济庙上建魁星阁,大布罗氏在文庙、汉帝庙之南建起凤阁,争相为文庙增形胜。”根据记载的方位,起凤阁在今县机关幼儿园西,该井今存于县机关幼儿园大门南10余米处。

11/镇安街参府衙仪门东侧井镇安街参府衙仪门东侧井,参府衙门,又称“参将署”,是州治设置的兵马衙门,按州志记载:“参将署在北门镇安街西。”按此记载方位,应在今复兴路南,今井存于复兴路12号南。

12/镇安街参府衙后箭道东边井镇安街参府衙后箭道东边井,即今演武亭33号南,今称演武亭井,井存。

13/长庚门城背巷井即今长庚门巷内。清乾隆志书载该井:“午后有潮,早吸之酿酒甚佳。”今井存但已塞。

14/削筋巷井据清乾隆六年(年)《宁都县志》载:“削筋,石桥头南口达上铁炉巷。”石桥头待考,上铁炉巷,同志书载:“东城马道西达老学背水湖,今塞。”老学背即今老学坪,老学背水湖,清初已塞,但依乾隆志的记载方位,应是今老学坪东段,约今电灯巷,井存,但被塞。

15/宁中古井

宁都中学教学围墙之后

宁都如此多“井观”,你发现了吗?分享,让更多人知道!

订阅\\\\投稿

①搜







































中医对白癜风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fc/96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