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背皆石阁(石盤庙)始建于清朝康熙37年间(一六九八年),属名胜古迹、风水宝地。传说古代人手举大玉石一块放在庙前永存。貌似获得一块金龟驼印环,于是俱为水口之胜境,而系一族保障之地。重九之节掌门人,尹氏游览此地后,焉东玉鹅耸秀,西接浆山雨意,南望着拐湖云,北峙银冈叠漳层恋,耸实兀上出宵飞阁、流舟影光下临波底。前有郑溪河流水滔滔不绝,后埂古樟树木茂密常青,四季气候凭高乐阴,八面徐风绕而清凉。
小竺庵是振潮阁,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由于年久失修后破损倒塌,经乡坤先贤,全村上下群策群力,慷慨乐助,捐资修复(重建)。
小竺庵
花外床琴坐不休,
满怀风露思迟留。
凄凉蟋蟀声中月,
断送梧桐叶上秋。
幽梦每随草春入,
尺书还寄暮鸿愁。
思君桂子新凉夜,
正在天香第几楼?
振潮阁,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是山背庙的一个殿。从古人的诗句中,人们都还能领略到昔日振潮阁钟声在郑溪河上响起的景象:
一声御来万千山,
凉夜钟鸣振潮阁。
殿中冲余烟影声,
庙擔敲落月光残。
梵音歇绝姑归舍,
鹤梦惊回客倚栏。
闻说飞来自天外,
寻声须回郑溪看。
庙里的院子比较小,院中有几棵硕大古樟罩着,挺拔苍翠。庙里尘封土积,有些蛛网纵横,有些色彩斑驳模糊不清。山背庙紧邻郑溪河边,四处开阔,在那映着绿树丛中的庙圩,青灰色的院墙和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樟,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晚霞之中。山背庙是该村人朝拜的圣地,每当朝拜之时,庙里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朝拜者从早到晚赶到这里,他们双手合十,举过胸、额、头,然后平扑在地上。这座古老的寺庙在朦胧夜雾的笼罩下,像一幅飘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样,显得分外沉寂肃穆。抬头望着庙顶,令人眼花缭乱。那一个个佛爷凸起的脸也宛如夜空数不清的星斗,神态各异,千姿百态。
数百年来,该庙圩对四周以及邻近地区的信众都会来朝拜。法事之时的香火都非常旺盛,在庙里从早上到中午吃流水素膳,别有一番风味。可以随到随吃,在你从马路上徒步走进庙里朝拜后,虽然是全素宴,但是也会使你胃口大开,觉得饭菜格外的香。
山背皆石阁(石盤庙)的重修建,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其村民和信友的捐助下,令吾万分激动和兴奋。自其内而观之,又如与外人间隔,郑溪河边,不知柳暗花明别有村,讲信用,继承先祖的优良作风。此庙于尹笑梅师太每日进行管理。
作者:郑志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