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茶陵发展历程附清朝及民国时期地图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04/4572199.html

沿革

茶陵,古称茶乡。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属长沙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置茶陵县,隶长沙国。元朔四年(前)改为茶陵侯国,系长沙定王之子刘欣的封邑。太初元年(前),茶陵侯刘阳(刘欣之孙)死,因无子承袭,遂废侯国,复置县。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茶陵易名声乡,属荆州填蛮(一作镇蛮)。

东汉建武六年(30)复名茶陵县,隶荆州长沙郡。建武十二年(36)改属临湘侯国。建安十三年(),茶陵随长沙郡归刘备管辖。二十年(),吴将吕蒙袭取长沙,茶陵随之为孙权辖地。

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平定吴国,茶陵归晋,隶属湘东郡。此后至南北朝刘宋王朝,隶属未易。

刘宋亡,先后为萧梁、陈粱属地,均属衡州。

隋开皇九年(),茶陵与攸水、阴山、建宁等县并为湘潭县,隶属未易。

唐武德四年()废湘潭县,茶陵复置县,属南云州(南云州,武德四年立,七年废,州治设于茶陵故城茶王城)。贞观元年(),茶陵与阴山、建宁、安乐、新兴等县并入攸县,为衡山郡辖。圣历元年()复县,仍属衡山郡。天宝元年()属衡州衡阳郡。上元二年()至五代后周,均属衡州辖。

宋乾德元年()为衡阳郡辖。南宋绍兴元年()属衡州。绍兴九年()升县为军,仍属衡州。

元初废军为县。至元十一年()属衡州路,十九年升县为州,直属湖南道,后改属衡州路。

明洪武元年()为潭州府辖;五年,废州为县,改属长沙府。成化十八年()复为州。此后直至清代,均为州,隶属长沙府。

民国2年()9月废州为县,属湖南省湘江道长沙府。3年,为湖南省湘江道辖。11年,废道制,茶陵县直属湖南省。26年12月,全省设9个行政督察区,茶陵属第五行政督察区。29年4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年9月至年10月,为湖南省衡阳专区辖县。年11月改属湘潭专区,年7月改属株洲市辖。

附县名考

茶陵,“以地居茶山之阴,故曰茶”(《茶陵州志》明嘉靖版)。茶山即位于境东的景阳山,“以林谷间多生茶茗”,故又名茶山(唐陆羽《茶经》)。源于茶山之水名茶水,茶水流域谓茶乡。关于“陵”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茶陵者,所谓陵谷名焉”(宋《太平寰宇记》卷),认为“陵”源于“陵谷”之“陵”。“茶陵”即指茶山北面的山丘地带。另一说是因“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而得名,即“陵”源于炎陵之“陵”,如宋罗泌著《路史》云:“茶为大皋时封地,炎帝葬于茶乡鹿原陂,茶陵故得名。“(鹿原陂今属酃县)。今人多依后种说法。宋《太平寰宇记》提及茶陵故城茶王城时,说:“隋平陈,省,以城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又于故城立云州(即南云州),”《舆地纪胜》载:茶陵故城“在长沙攸县东一百四十里。茶陵本汉县,至隋废。唐武德四年即故城置南云州,仍复立县。”因南云州治设于茶陵故城茶王城,故茶陵又有“云州”之谓。

县域

茶陵设治之始,含今酃县全境。南宋嘉定四年(),析康乐、霞阳(《宋史·地理志》作“云阳”),常平3乡置酃县。明永乐十年(),分别从安仁、攸县、衡山划出部分土地作为茶陵卫的屯耕地,后成为茶陵辖地。清康熙二十一年,这些屯耕地划为8屯,后一、二、五屯“久附民都”,民国初仍有5屯属茶陵。民国时期,在调整县际插花地中,境域小有变动。民国18年9月6日,将高壕(原系茶陵卫屯耕地。以下划出的地方均如此)划归安仁县。民国26年,划出平田圩归耒阳县辖。民国28年,将纲山(今在衡山县境)划归衡阳县。民国30年,将罗家坊、石脚、乌陂渡,白沙、港口、车下、松林洲、滩头洲、过家到划归安仁,中大洲、肖家土坪、花明楼划归攸县,将攸县的焦家老屋、莫家巷、王家湾、丫尖下划入茶陵。

年1月19日,酃县并入茶陵。①年6月29日,析出酃县原境,复置酃县。

今县域东界江西省莲花、,永新、宁冈3县,西扺安仁,南接酃县,北邻攸县,地理座标为东经°20′55″~°55′23″,北纬26°30′29″—27°07′25″。东起秩堂乡合户村毛竹坪,西至平水乡黄泥塘村南塘,径宽56.9公里;南自浣溪乡飞盐村桥梁山,北迄八团乡太平村兔子坪,径长68.25公里。面积平方公里,占湖南省面积的1.18%。

县城北去省城长沙市公里,距株洲市公里。

注:①年3月22日,国务院第86次全体会议通过“撤销酃县建制,并入茶陵县”的决定。湖南省人民委员会4月14日就此印发“会民字号”通知。而酃县实际并入茶陵县的时间为1月19日。

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jd/1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