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都县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秀美幸福为特征的“品质宁都”建设。
一、建公园:四季皆景。该县将扩绿增绿放在环境建设的第一位。对各类空地、边角地、公共地实施退硬还绿、增绿补绿,做到见缝插绿、能绿就绿。到目前为止,建成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县体育中心、翠微广场等一批为群众提供绿地休闲的标志性公共场所。位于宁都县城黄金地段的龙溪湖城市公园正加紧建设。龙溪湖城市公园全域面积达亩,自去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通过加紧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建绿地休闲公共场所,还仅仅是对城市空间的“见缝插绿”。该县还实施城市绿道、街景挂绿等绿化工程,预计到年底,宁都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现如今的宁都县,春天陷入花海,夏天满眼苍翠,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层次分明,四季皆景。
二、建城市:彰显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也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宁都县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山城小县,在提升城市品质过程中,积极保护古文化、古建筑,做好“文化宝贝”的保护与开发,让特色文化更亮丽、更鲜明。20世纪末,对历经年沧桑的永宁塔进行重修,还原年前的古朴风貌。一到入夜,梅江西岸、宁都县城之南的永宁塔灯光璀璨、金碧辉煌。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阁式砖塔,是宁都悠久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同时,该县还积极将保护旧城肌理与打造山水之都有机融合,投入近万元对永宁塔沿途的河堤及主干道进行修整、绿化,现如今成为宁都的又一美丽景点。挖掘古今文化不仅体现在县城,还体现在乡村。田埠乡的东龙、黄陂镇的杨依、石上镇的江背等千年古村,该县投入巨资,积极将其打造成中国古村文化旅游村。还原宁都底片,再现宁都记忆。开发决不破坏原有历史建筑风貌,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注重在建设中保护,同时,与当地特有的民俗活动相结合,打造成别具一格的旅游景点。多少年后,它们将成为宁都人摸得着、看得见的乡愁。
三、建家园:天人合一。一是建现代农业生态园。森旺现代农业生态园,半年前还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如今都种上了草木;园内的小二型水库也在加紧建设环湖自行车道。建成后,将形成有山有水,山水交相辉映的生态观光点。二是积极打造城市的“绿肺”,引领潮流,聚集城市人气。三是打响生态治理仗,自觉抵制污染项目的进入。在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环保成为一个硬性门槛,近几年被婉拒落户的项目就达20个。四是围绕“山”“水”做文章。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积极构筑绿色屏障,目前,该县造林绿化面积达15万亩;制定治水方案、开展源头控污,推行“河长制”重点任务,实行“红袖标”限期挂牌整治等方式,有效改善了水环境。五是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崇低碳生活方式;新能源公交车、再生沥青铺就的环保道路、节能LED太阳能路灯等一个个生态环保项目正逐步在宁都落地实现。如今的宁都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品质生活可及。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