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全民阅读是人们热切 主动进社区
当记者来到宁都县图书馆时,该馆副馆长赖素娥、办公室主任龚莉玲和馆员们正忙着布置新的图片展。龚莉玲告诉记者,该馆每月都有不同主题的图片展,比如,2月的图片展主题是“过年”,3月则是学雷锋科普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德耀赣鄱:全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大型图片巡展。每月推出不同主题图片展,只是该馆推进全民阅读、让阅读“动”起来的方式之一。
“推动全民阅读不再是简单地等读者上门,而是需要全方位动起来。”龚莉玲表示。那么,宁都县图书馆是如何让阅读“动”起来的呢?
首先是主动进社区。事实上,服务进社区是该馆的传统,比如,他们曾为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送书长达十余年。
创意手工DIY亲子活动。
年,宁都县图书馆分馆在城北社区正式启用。“之所以把分馆建在城北社区,是考虑到城北社区人口密集,老人、残障人士和留守儿童偏多,但书店等文化机构却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龚莉玲向记者解释道。当然,仅建分馆是不够的,还要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此,图书馆除了主动上门为居民免费办理借阅证,还教不方便出门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使用移动图书馆,实现不出门也能借阅图书。宋定绍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此前一直在赖村工作。图书馆的分馆开到了他家所在社区,看书、借书可以省不少路程,他特别开心,当场办理了借阅证。
此外,图书馆还在社区举办了有趣的亲子阅读活动,受到孩子们的追捧。社区有个小女孩自从参加了图书馆举办的亲子阅读活动后,就爱上了这里,总是拉着父母一起来看书或做作业。这种“一带二”甚至“一带四”的连锁效应,令社区的整体阅读氛围得到了提升。
针对老年人 与孩子互动起来
记者在宁都县图书馆参观时发现,里面有不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中一些低年级的孩子三五成群地围着一台台机器阅读,这种现象吸引了记者。原来,这是移动图书馆,内有丰富的数据库,孩子们通过触屏查找的方式,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绘本或是阅读拼图游戏,与小伙伴一起阅读,或者小声讨论。
一名叫黄思睿的小朋友正在与伙伴一起玩阅读拼图游戏,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的哥哥很喜欢来图书馆看书,当她上小学后,哥哥把她也一起带来了。从那以后,不管是寒暑假还是周末,她都会来图书馆。
看得出来,除了硬件的提升,吸引孩子的更多还是有趣的活动。那么,有哪些活动呢?龚莉玲说,去年一年,该馆举办了16次绘本导读活动、16次经典朗读活动,还有绘本创作大赛、亲子手工制作、假期优秀电影展播、“读者之星”评比……可谓丰富多彩,动感十足。
13岁的赖泽赫也是图书馆的常客。他告诉记者,自己8岁时就办了借书证,图书馆举办的互动活动更坚定了他泡图书馆的心。赖泽赫有一个8岁的妹妹,他喜欢带妹妹一起来图书馆看书,他说:“我是男孩,所以不太知道妹妹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一起参加了图书馆的活动后,我更了解妹妹了,比如,我发现她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我更懂如何当好哥哥了。”
免费电影展播。
龚莉玲笑着感慨,谁说阅读只在书上?其实也在书外。读懂、读好家庭关系,也是一门学问。很多家长在绘本创作大赛中发现,原来孩子的想象力那么丰富。而孩子也通过活动发现,其实父母也不是那么严肃,可以其乐融融地和自己共同创作绘本故事。
让阅读“生动”生活
推动全民阅读其实也是一场交心的过程。所以,宁都县图书馆煞费苦心,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阅读服务,让他们感受到阅读为生活带来的力量与乐趣。
去年,宁都县图书馆的老读者肖茹盺考上了浙江传媒大学。她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让我流连忘返的图书馆》,文章中写道:现在的图书馆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分别有外借、报刊、少儿、盲人阅览、古籍、地方文献、资料、视听、电子阅览等服务窗口,每星期六和星期天还播放电视、电影,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图书馆成了我空闲时必须去的地方,今年我还被评为优秀学生,图书馆使我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
红手环知识科普义诊活动。
对于阅读让生活变得更“生动”,年过六旬的邱先生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邱先生原本是宁都的普通菜农。年,宁都县图书馆刚刚成立,邱先生就开始进馆看书,并从书中学到了先进的种菜技术,种出品相好、口感佳的蔬菜,生意因此比旁人好,自己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升。作为图书馆的老读者,他常常与工作人员交流阅读或生活的体会,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带动两个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毕业后各自发展得不错。
当然,让市民感受到阅读“生动”生活的方式不限于此。图书馆还推出了“你读书,我买单”活动,让读者自己动脑筋,思考想读什么图书馆没有的书,并把书目发至图书馆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北京哪能治好女性白癜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