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苏区时期于都的红军医院

苏医院

苏区期间,于都县除各区设立以中草药为主的简易诊疗所外,医院。同时,医院迁驻县内。

医院

年3月,红四军前委与驻于都的赣南特委取得联系,将大柏地战斗中负伤的41名红军指战员,安置在于北特区桥头养伤。为解决这批伤员和先期安置在桥头农民家里养伤的红军指战员、赤卫队员的治疗问题,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决定在琵琶垄村牛寨庵创办医院,院长谢芳兰,有职员8人。约一年后,迁往平头寨。伤员出院后,医院随之撤销。

于都县人民诊病所

年4月12日,在县城天主堂成立于都县人民诊病所。全所约40人,均属中医药人员。邱自天任主任,管斗枢任政治主任。有简易病床30多张,住院者多为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红军指战员、赤卫队员和苏区干部,享受免费医疗;有选举权的贫苦百姓就诊不收诊金。诊所为就诊者熬药,甚为方便,每天门庭若市,深受劳苦大众赞赏。

医院

年夏,于(都)瑞(金)会(昌)边区苏维埃政府在沙心医院,把分散在群众家里养伤医院治疗。负责人兼医师吴礼智,职员5名。一年后,边区政府撤消,医院解散。

医院

年夏创办,设县城西儒林巷郭子霞私宅大院内。有工作人员5人,院长管斗枢,医师刘亚清。内设门诊和住院部,病床30多张,住院者多是红军伤病员。该院在医药品紧缺的情况下,用黄连敷、烧医治子弹和弹片坎留体内创伤,成效显著。年11月,国民党军队进占县城,该院解散。

医院

年,胜利县苏维埃政府组织部分社会中医药人员,在银坑平安村街下创办。年红军北上抗日时解散。

医院

原是西江县年在瑞金县医院。年夏迁至宽田潭江状元城,12月,瑞西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该院改为医院,全院有中、草医药人员约15人。瑞西县整编精简人员时,该院撤消,留下5名医务人员编入瑞西县独立营卫生所,其余人员遣散回家。

(~年间,医院、疗养院迁驻于都。)

中央革医院

年3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从兴国迁驻桥头石背,医院院部设在下村。医院下设3个医疗所,分驻下村、朱屋村一带。共有伤员余人。年夏迁瑞金。

中国工医院第三所

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攻下马安上宝土围时,医院第三所驻马安围脑新屋,收容上宝战斗中负伤的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医护人员30余人,能做截肢等各种手术。10月迁西汾。

医院第一分院

第一分院原为中央军委总军医处直属卫生机构,医院代管。年2月驻县城大佛寺(今县委党校),收容攻打赣州城的重伤员,后迁潭头圩,贺子珍等曾前往看望伤病员。同年,后方办事处指令将伤病员医院医院,空出床位接收龙岩、漳州战役中的伤病员。年春迁驻高陂(今高龙)龙山村直公祠,有伤病员余人。

中国医院

年冬,医院和一个医务所驻在新陂高田车脑,院部设在新屋。医院有医护人员30余人,能做截肢等大手术;医务所10余人。前期住院的是在兴国县高兴及石岭战斗中负伤的人员;后期是红一、三军团在龙布到韩坊一带全线出击时由白石圩经小岔、牛岭、小溪展转数百里送来的伤病员。平常有伤病员余人,多时达余人,分居在车脑和汤屋一带。年10月,红军北上抗日时随军撤离新陂。

医院

年,小溪驻有1医院和3个医疗所(医院)。前期收容来自牛岭、上坪、小岔一带送来的红军伤病员约人。后期成为红军撤离苏区作战时伤病员的后送汇合点,医院、医务所。小溪的1医院和3个医务所、新陂的1医院和1个医务所、县城的1医院收容轻伤病员;马岭、畚岭的2医院和2个医务所收容重伤病员。10月22~25日进行了紧张的收转工作。因战况变化,26日起后送工作终止。当时,从仁风中心地区至马岭、牛岭一带深山密林医院1所,伤病员二、三千人。年3月,医院随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突围时,伤病员大部被国民党军队所俘。

中国医院——医院

年夏,医院从宁都县安福迁到汾坑,分驻在汉田村一带。全院有医护人员余人。院机关设政治处、医务科、材料科}、总务科,下辖4个医疗所。医疗所设所长、政治指导员、青年干事、主治医生、医生、助医和司药;还有看护30~40人、管理人员(包括炊事员)30~40人,警卫30~50人、洗衣妇女10余名,组成4个排。医院曾在附近开荒种菜。年,该院整编为3个医疗所,并改名为医院,归军委领导。10月,医院随中央军委长征离开汾坑。

中医院

年8月驻银坑平安村竹篙围寨背学堂。

中国医院

年11月,医院从会昌迁驻靖石,院部设在田东下新屋,伤员分驻在渔翁到中段一带。后迁禾丰的隘上、隘下。同年冬,该院有余名伤员分驻在梓山的鸡埘(新圩),医护人员八、九人。院址后又迁梓山上蕉村廖坊新屋。年3月,随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突围时被冲散。

中国医院

年春,医院由福建宁化迁驻桥头石下,不久迁宽田,院长兼政委谢焕辉。院部设在上堡石山

脚下,下设3个医疗所,分驻七公坵、桂龙、龙泉、石晗村一带。供给部设在桂龙村天竹山。全院共有伤病员多人。红军北上抗日时,将余名病愈者编成1个师开赴前线。年10月该院随红军长征,留下部分医护人员,负责医治留下的伤病员。

医院

年秋,医院从宁都迁到葛坳,院长刘福生、赖长有,全院有工作人员多人,伤病员0余人,分布在上脑、船子背一带。10月,迁曲洋随红军长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红军疗养院

年10月,红军北上抗日时,留下数千名红军伤病员,转入康复连或残废连,并留下部分医护人员。为加强统一管理,中央政府办事处成立红军疗养院,伤病员分布在沙心、高陂、宽田、黄龙、禾丰、仁风、马岭、牛岭一带群众家里。年1月,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组织于都地方政府把红军伤员和随军家属安置在当地群众家里。病愈伤员大都参加了当地游击队,但多被国民党军队俘杀。

于都古代的人口情况锦绣龙溪千古名篇出于都

周敦颐与于都罗田岩

水府庙的故事

于都县古代的石刻和碑刻

于都古代文苑俊才——易学实

于都“伍保公”的传说

赞赏

长按







































白癜风问答
普通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jd/392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