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的力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政策、法律、科技、文化等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宁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有声”栏目,在每期节目里,我们会精心准备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以诵读的形式带给您,愿我们的声音给您温暖,愿我们的诵读带来力量。
诵读者介绍今天的诵读者是宁都县融媒体中心赖如梦,她诵读的是酶豆腐水嘟尜尜——让毛主席回味的宁都菜。字典上说,尜是一种儿童玩具,现在一般叫陀螺,打尜就是抽陀螺。宁都一直把外形像蛋的东西称为尜尜,鸟蛋是叼子尜尜。单说尜尜,则一定是鸡蛋。酶豆腐水嘟尜尜,关键是一个“嘟”字,厨艺也在这个“嘟”。
但光说说就简单了,把尜尜打破、打烂,打到筷子夹不起蛋液中的丝丝缕缕就可以了,然后加温水、盐和酶豆腐水调匀后,就可以倒入锅中制作了。蛋液入锅遇热,会鼓起一个个气泡,这就叫“嘟”;嘟上一会儿,熟了就铲起来上桌。这中间的关键是火候,一定要用小火,不然底下烧焦,面上却还没熟。火候掌握好了,嘟出来的尜尜色泽金黄,滑嫩中含有辣味。
很早以前宁都就有酶豆腐水蒸尜尜和嘟尜尜,自从毛主席来到宁都黄陂镇的观音排村,村民朱大嫂结合这两道菜的特点,做出了酶豆腐水嘟尜尜。
那是年3月25日,朱大嫂高兴坏了。她住的祠堂里有空着的厢房,上午朱总司令来了,原打算住下,拉了一通家常,转了几圈却走了。下午,毛主席和贺子珍搬来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观音排防空条件好,朱总司令临时找了个借口让毛主席来住,自己去了丁家排。朱大嫂不管这些,她只想给客人做顿好吃的,“我的手艺啊,可是观音排数第一的,尤其尜尜嘟得好。”她盘算着炒点腊肉,嘟个尜尜,拌些莙荙,打碗豆腐汤,喜滋滋就下了厨房。但一站到灶前她就呆住了:她的菜谱辣味不够,听说毛主席及其夫人都很吃辣,三菜一汤只一个辣菜怎么行?总不能让毛主席光吃酶豆腐吧?“酶豆腐?在尜尜里掺点酶豆腐水吧。”朱大嫂有了主意,一点不犹豫,就忙了起来。
毛主席在观音排住了20天,召集了多次军事会议,主持了赣西南苏维埃主席代表会,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朱大嫂一直在毛主席和贺子珍身边。此后,虽然偶尔还能听到消息,朱大嫂却再也没见过毛主席。直到年,县政府派人送来请柬,说毛主席记得观音排,记得酶豆腐水嘟尜尜,请朱大嫂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朱大嫂顿时满眼泪花。最后朱大嫂还是没有去成北京。20世纪80年代,垂暮之年的朱大嫂在黑白电视机里看见了年国庆观礼的盛况。
酶豆腐水蒸尜尜的美味早已在宁都流传开来,作为乡村烹调高手的朱大嫂也因这一道菜为人们所熟知。
来源:宁都县融媒体中心
今日宁都
宁都投稿邮箱:jrndw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