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宁都县文广新系统的“宝宝们”乐坏了!多项工作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等中央媒体报道。
一、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江西宁都红红火火桥梆灯、热热闹闹过元宵。
二、年6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江西宁都“智志双扶”助力脱贫攻坚。
三、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文教周刊:赣州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段介绍宁都。
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文教周刊”版刊发:“赣州,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一文,三段介绍宁都:
现在镇里成了‘中国特色小镇’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就拿自家做的番薯干、南瓜饼等土特产赚点外快。”在宁都县小布镇大土楼村,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张氏宗祠”的主人张怀德脸上挂满笑容。
小布镇是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当时就驻扎在“张氏宗祠”内。政府对小布革命旧址群进行整体修缮保护,整合红、绿、古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张怀德和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即将脱贫摘帽。
小布是赣州众多红色村庄的一个代表,其发展印证了赣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方法论”——始终坚持与旅游景点建设、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相结合,持续改善民生,推动乡村振兴。
四、年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介绍宁都“模式“和典型事例。
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年)的意见的通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革命老区大都是革命文物资源密集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任务重,但是底子薄。请问,开展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将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加强革命文物整体保护,促进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谢谢。
刘玉珠:
(节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赣南原中央苏区,不仅内容丰富,原址保护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而且周边的环境向好,参观旅游的人数倍增。同时,也促进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推动发展、乡村振兴、惠及民生相结合,形成了像瑞金、井冈山革命旧址与红色精品景区建设相结合,赣州的宁都革命旧址与特色乡镇建设相结合,抚州的金溪革命旧址与休闲农业旅游相结合,吉安青原革命旧址与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这四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模式,应该说还是很受欢迎的。比如宁都会议革命旧址所在的小源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点建设村,革命旧址集中的黄陂镇成为“江西省百强中心镇”。
7月31日,人民网、光明日报、光明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等中央媒体以“革命文物+助力老区精准扶贫”为题予以转载。
五、年6月28日,国家文物局网站:让革命文物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节选)
“瑞金市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修复后成为书法美术培训交流展示场所;青原区东固革命旧址陂下诚敬堂等一大批修缮后革命遗址成为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宁都小布有的革命旧址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靠……”江西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年以来,江西实施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江西省的革命文物大多分布在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普遍较差,严重影响了革命文物作用的发挥。江西成功的做法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做到路通、水通、电通、地下管网通。如宁都县、青原区等地方,坚持革命遗址维修到哪里,水、电、路就通到哪里,环境就治理到哪里。革命遗址维修过程中因地制宜开辟了农家书屋、群众文化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农民剧团、农村留守儿童中心、农村医疗室等,革命遗址成为公共文化活动的主阵地,达到了文化惠民、改善民生的目的,唱响了乡村振兴的进行序曲。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