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5年前赣州农业收到的大礼包,现在结出了怎

时光如流,岁月留声。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朝着“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八年大跨越”分步走的目标,健步来到五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之际,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批准创建信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农业大市赣州又送来一份大礼包。

站在五周年节点回望赣州广袤田园,我们不禁心潮逐浪。《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全市农粮系统围绕《若干意见》提出的“建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面向东南沿海和港澳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定位,抢抓历史机遇,加强跟踪对接,狠抓政策、项目、资金落地,有力支持和推进了我市现代农业、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犹如脉脉春晖,辉映在3.94万平方公里山山水水,催生了一朵朵、一片片现代农业绚丽花蕾,现代农业的彼岸离赣南老表渐行渐近……

奋起直追

谋振兴促发展

政策扶持有效落地。将适宜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丘陵山区推广的中小型农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对脐橙实行了“西果东送”政策以及有中西部差别的农村沼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等6个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全面落实了西部大开发政策,提高了项目补助标准,降低了地方配套比例。

项目资金倾斜安排。上级部门统筹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不断加大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项目资金数量明显增加。年以来,全市落地各类农业项目资金累计个,项目资金总额达13.27亿元(不含各类农业补贴资金)。一些管长远打基础的基本建设项目得到提前安排并实现全覆盖,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等均已实现全覆盖。特别是年初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到赣州调研对口支援工作,农业部研究确定支持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2.24亿元,其中年支持1.42亿元,年支持0.82亿元。国家粮食局倾斜安排资金万元帮助我市全面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共维修改造仓容32.06万吨,改造仓库座。

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部先后认定赣县区、信丰县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有2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设区市,另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占全省1/6。将赣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以奖代补”政策实施范围,并倾斜安排赣县、信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央资金万元。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示范点33个,认定崇义县客家梯田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上犹江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琴江细鳞斜颌鲴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东江源平胸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区。国家粮食局将市粮油实业集团列为国家级远红外粮食干燥示范基地。

对口支援不断深化。国家粮食局、农业部分别在国家部委中第4个、第10个到我市开展调研,分别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于都县及赣州市粮食流通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江西省信丰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等,并在方案中将一些扶持措施拓展到全市,实现了“援县促市”。年1月和5月,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主要领导分别亲自带队来我市调研对口支援工作。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农业部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柑橘(脐橙)脱毒苗木繁育基地、整县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等方面大力支持信丰县;国家粮食局倾斜安排于都县国有粮食企业“危仓老库”修复资金万元,安排项目资金万元支持于都县粮油质检站升格为国家级质检站,成为全省首家授权挂牌的县级“农业部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国家粮食局和市农粮局实现了干部“双向挂职”。

五年感恩奋进

振兴发展成果累累

五年来,《若干意见》涉及的农业、粮食流通振兴政策基本落实,全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4亿元、.53亿元、元,比年分别增长39.12%、39.89%、86.3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四年全省第一。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总产稳定在万吨,实现“十三连丰”。脐橙种植面积.85万亩、产量.92万吨,赣南脐橙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品牌价值达.11亿元。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年蔬菜播面.8万亩、产量.6万吨,比年增长12.53%、23.88%;建成规模蔬菜基地面积2.63万亩,其中钢架大棚1.04万亩。生猪、水产、茶叶等区域特色产业巩固壮大,全市肉类总产量72.84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0.7万吨,茶叶总产量0.45万吨,比年分别增长18.6%、21.2%、73.1%。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水稻良种覆盖率分别保持在96%、98%以上;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9.09%;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总数分别达到家、家、2.2万户。

时不我待

继续“爬坡”赶超

市农粮局局长吴至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粮振兴发展,事关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大局。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不能松懈。作为主管部门,市农粮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紧扣新阶段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新要求,认真落实苏区振兴发展各项工作。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继续加强北上对接汇报,争取部、省加大项目资金倾斜支持我市的力度,重点争取现代农业发展、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等较大新增项目。二是加快推进平台建设。加强指导,争取支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跟进全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创建工作,认真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三是跟进服务对口支援。协同受援县做好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对口支援的对接汇报工作,督促指导受援县做好有关对口支援项目的落实。四是完成责任事项任务。对涉及农粮部门的年度工作任务及时进行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推动振兴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新闻多看点

南方重要蔬菜集散地初具规模

——聚焦我市蔬菜基地建设

近年来,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效益驱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围绕打造新的农业支柱富民产业、建成南方重要蔬菜集散地的目标,我市各地狠抓基地建设、招商引资、科技示范、技术服务,全市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逐步呈现出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态势,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有效供给、功能多样、优质高效的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今年1至4月份,全市蔬菜播面39.91万亩,同比增长6.34%。

规模基地大幅增加。以推进保障城镇和面向东南沿海及港澳地区蔬菜基地建设为目标,近年来全市蔬菜基地稳定较快增长。全市累计建成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个,面积9.5万亩,其中今年新(扩)建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个、建成面积亩。19个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全面启动建设。赣县铭晨、瑞金九丰、安远普星、全南城厢、上犹赣禾、于都段屋等走在科技前沿的示范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据测算,全市规模蔬菜基地单产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9倍,土地产出率和种植效益明显增加。

标准生产加速构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百亩以上蔬菜基地基本建立生产、销售台账,市、县例行抽检基本实现规模蔬菜基地全覆盖,实验室每年定性检测个样,其他检测5万个样。近年来全市蔬菜农残综合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目前全市通过“三品一标”蔬菜产品认证数55个,其中龙南大蒜、信丰萝卜分别被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地方名优特色菜基地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小辣椒、贡芋、西兰花等赣南特色优质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基地10个,在国内市场有了较大影响。

品种结构更加优化。依托现有蔬菜基地,建成集约化育苗中心16个,育苗能力超2亿株,每年选育和引进推广适宜本地蔬菜新品种多个,良种转化率达90%以上。如赣南地方特色冬瓜品种“五云冬瓜”,春夏茬种植的金胚、德瑞特等优质黄瓜,适宜秋延后的汉辣一号、新尖椒1号等高产辣椒。年,大棚栽培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面积有较大增长,播面达8.94万亩,产量13.9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5%、8.85%,打破了以往春季主要生产叶类菜的格局,丰富了蔬菜品种和市场供应。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业增收致富

——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扫描

苏区振兴发展五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百县百园”建设要求,始终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下统称“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明晰目标任务,强化项目支撑,全市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创建了赣县、信丰2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宁都、南康、定南、上犹、安远、兴国、瑞金、寻乌、于都、龙南、全南等1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坚持高位推动

确保园区建设有抓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年12月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好现代农业等六大攻坚战,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纳入现代农业攻坚战十大项目之一,进行重点攻坚和突破。

目标任务清晰。出台了《赣州市现代农业攻坚战十大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方案》,明确各县(市、区)重点打造1个集中连片规模不少于0亩的核心园区,每个园区建设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设施农业等项目。

高位强力推动。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工作方案、一支专门队伍、一套考核办法”要求,由市委领导挂帅现代农业攻坚战领导小组,并成立园区建设项目推进组,统筹推进园区建设各项工作。各地也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层层分解任务,倒排工作时序,确保一抓到底。如赣县区设立了区政府直属正科级的园区管委会,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0名;信丰县成立了副科级的管委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

调度督查密集。编制园区建设项目进度情况统报表,各地每月初统报一次报表。每半个月召开协调调度会,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个月召开领导小组会,听取园区等项目推进情况;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督查,掌握园区建设进展情况;每半年召开现场推进会,听思路、看进度、看效果、看后劲。制定园区考核办法,并把园区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内容。

坚持主体培育

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园区建设的关键。我市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协力共建园区,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园区建设动能进一步增强。

强化政策引导。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规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文件,市财政安排1.2亿元蔬菜产业发展资金、万元茶叶发展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同时市级明确农业项目申报、资金安排向园区倾斜,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园区建设。目前,全市园区进驻企业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种养大户户。

注重产业集聚发展。各园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明确园区产业类型,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全市培植农业产业集群12个,其中年产值超百亿的3个(脐橙、生猪、饲料),超十亿元的3个(板鸭、水稻种植加工、黄鸡产业)。赣县园区发展甜叶菊等特色农业产业,甜叶菊种植面积达亩,建成30亩以上甜叶菊示范基地32个;章贡区火燃示范园建成连片食用菌产业基地30个,面积超过亩,带动周边农户多户;瑞金、龙南、兴国、全南、大余、于都等园区把蔬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张火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ly/521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