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蓝黑评论
我一直以为这一天迟早是要到来的,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乡镇卫生院如同夹缝里的草,一直以来,很大程度上依靠财政拨款和医保的政策倾斜,得以勉强支撑到现在。在国家医保局没有成立的前十年,如今看来,是乡镇卫生院的黄金十年。那十年,新农合给乡镇卫生院装了起飞的双引擎。一个是比较低的起付线;一个是比较高的报销比例。这两点对乡镇卫生院的倾斜,医院虹吸走的病人,又渐渐回落。原来门前车马冷落的乡镇卫生院,慢慢有了生气,似乎又带来了希望。于是,许多乡镇卫生院盲目乐观,举债扩张,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升级:一是,大力发展基建;二是,开展新技术建设新科室,大量自行扩招自聘人员。这就带来了严重问题:钱从哪里来?基建这一块暂且不提,就自聘人员工资这一块,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为财政只拨款在编人员工资,自聘这一块是不予承担的,医院自身创收。而依照劳动法,同工必须同酬。就按一个乡镇卫生院五险一金及工资绩效等全部在内同工同酬的话,自聘人员每年乡镇卫生院付出至少七八万。按一个中等规模乡镇卫生院来看,如果有二十个自聘人员的话,那么每年临聘人员薪酬加上日常开支,至少需要两百万以上。万医院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乡镇卫生院是什么概念呢?众所周知,乡镇卫生院由于在编人员工资是财政兜底,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那么利润基本在15%左右,也就是说业务收入至少要在万左右。如果按照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平均费用控费在元左右的要求,那么乡镇卫生院一年必须要收住接近八千个左右的病人,分摊到每天,至少要收住20个病人。这可能吗?李宁说过:一切皆有可能!这在国家医保局成立的前十年,由于乡镇卫生院起付线低,报销比例高,病人自负少,医生通过降低住院门槛,甚至有些病人由于门诊不能报销,主动要求住院治疗,每天二三十个病人是有可能的。不可能,发生在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随着国家医保控费的诸项措施从严落地,许多地区原来盲目扩张的乡镇卫生院举步维艰。医疗收入锐减,原先靠新农合输送营养的运行模式受到冲击。比如,过去新农合隶属于卫健委下属部门,而卫健委主任实际上又充当着属地乡镇卫生院的“总院长”,有时候对缺奶的乡镇卫生院指令新农合适当给予宽松监管,审核拨付,放水养活底下卫生院。可医保局却管不了许多。作为一个权利最大的局,不仅从卫健委剥离出来,而且级别也与卫健委平级,只受同级政府和上级医保局钳制和对其负责。这样一来,医保的监管自然就不可能有漏洞放水,这对乡镇卫生院来说,无异医院站在同一个拳击场,进行着完全不同重量级的一场比赛,败下阵来是迟早的事,也是毫无悬念的事。我们从近日宁都县人民政府发布的一则问题整改情况通报,就可以窥斑见豹。据该县政府8月25日官方公开的信息显示,当地卫生院出现了经营难题,县政府已责令县医保局和县卫健委整改。该县卫生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1、医保控费太严格,导致卫生院收入锐减,差不多到了发工资都很难的地步;2、基层卫生院福利待遇低,难以留住人才,特别是规培医生,每个规培医生卫生院都要花费二、三十万。面对以上问题,宁都县人民政府责令县医保局、县卫健委整改:1、在调研和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对乡镇卫生院实行门诊统筹基础上普遍增调医保基金控制总额;2、打通部门壁垒,建立医保局和卫健委沟通机制,建立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协商谈判机制,县医保局与县卫健委已联合制定职工和居民医保结算办法。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宽严相济的医保政策。这看起来似乎开了一点天窗。可问题是医保总额是个定数,就是那么多。医院虹吸走了大部分病人的时候,也就等于虹吸走了医保的大部分资金,剩下的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医保局再怎么想救活乡镇卫生院,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宁都县人民政府的那则通报上,还赘述了乡镇卫生院的一个诉求,就是盼望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早日落实。所谓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也就是县域医联体,又叫区域医联体。医院医院(医院是不允许参加的)牵头,把辖区各乡镇卫生院收编管理,带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干。但是,从一些已经成立了的县域医联体来看,乡镇卫生院想通过这一措施来改写命运依然很难。为什么?因为县域医联体,在实际操作中,医院跑马圈地的一个动作。他们通过掌控基层乡镇卫生院,控制卫生院的转诊,为自己的更大更强吸纳更多病人。同时,医院还将管理人员下沉到基层,有助于获取更多病人。而由于乡镇卫生院在硬件设施和人才软件都能力不足,最终需要治疗的医院,因此医联体首先得益医院,而非基层乡镇卫生院。即便有些乡镇卫生院确实靠医院的专家获取了一定的病源,但这些医院专家而去的,病人医院专家而非乡镇卫生院的,只要专家到哪里,病人就会跟到哪里,这对基层乡镇卫生院吸引病人的能力并没有实质上的提升,因为没有哪一个专家会学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基层,安心在乡镇卫生院干一辈子。而实际上,医联体名义上是一个共同体,但法律上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责任主体。一旦中间发生责权纠纷谁来承担责任?大部分还是谁的责任谁负。另外,医联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性模式,各地情况差异很大。许多地方各个单位之间经济上都是独立核算,即使有改变,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微调,对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不高。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也是个神圣的职业,但不能因为崇高神圣,我们就要求医生无私奉献。这不仅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这是明目张胆的欺负老实人!像宁都县这样乡镇卫生院发不出来工资,难以为继的情况,绝不是一地一隅之境况。小编近期也接到多地多个乡镇卫生院医生向我们反映,他们那也有许多待遇没有兑现到位。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将自己毕生的韶华奉献在最艰苦的基层,坚守着医疗卫生的网底。他们是一群老实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至少就要保障老实人的工资发放到位。这是一个底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