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晚报“古镇名乡行”之宁都洛口——卢王故里大道自然
生于客家赣南,你需要记住卢光稠这个名字;寻根客家先祖,也许避不开赣南北部的这座千年古镇;探密客家文化,你也不会不知道竹篙火龙这一闻名于世的艺术瑰宝。而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地方:宁都县洛口镇。
豪杰故里,当似如此
生在赣南,人们应该记住这位名垂青史的千古伟人--卢光稠,是他为客家先民在赣南的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及远播闽粤等地奠定了基石,也因此铸就了赣州古城的千年辉煌。
古语有言:人杰地灵。《红楼梦》中,曹雪芹对此的见解是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可谓地灵则人灵。而宁都县的洛口镇恰好是人杰与地灵再次重合的钟灵毓秀之地,万山深处、高旷绝尘、风景如画,卢光稠,正是这洛口镇麻田村人。
唐僖宗年间,朝廷腐败,黄巢之乱等农民起义各居一方。虔州各县兵匪峰起,民不聊生。一直在洞察形势风云的卢光稠与同乡谭全播义然聚兵起义,短短数天即占据虔州,卢光稠宣告自任刺史,实行武装割据,担负起保卫、巩固、治理、开发虔州的重任。
在赣州的历史上,走马灯似的,有数以千计的人就任过州府长官,而这一州之长的官职几乎99%由外地人担任,卢光稠却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位赣州土生土长的最高行政长官,也创下了赣州历史上统治时间长达33年的最高纪录。
就和任何官员都想在自己为官之时造福一方一样,卢光稠对生育他的这片土地倾注了更多的感情,扩军戍边、广聚人才、减奸除暴、广扩城池、鼓励垦殖……卢光稠政绩卓著,纵使在战火纷飞年代,赣南百姓却依然能够安居乐业。卢光稠时代建造的皇城、拜将台、郁孤台及寿量寺等,至今仍是赣州市游客最多的景点。有专家评点,现赣州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它保留了皇城的总体结构。
厮人已逝,但卢光稠折射的豪杰之风依然在洛口镇崇尚延续。江山交替,才人辈出,清代举人李仙友、李昌期,中共少将卢文新、梁玉振等一批又一批洛口人引领着这个千年古镇融入历史洪流。今天,你依然能看到民众自发集资为卢光稠建立的祠庙。庙中红烛常明,香火甚旺。慕名前往祭拜者,络绛不绝。每年正月,民众仍循传统,高抬卢光稠的高大塑像,奉为神灵,巡游村镇,以古老虔诚的仪式祭拜,祈祷保佑安康福寿。
走到今天的洛口镇,依然可以看到许多绝无仅有的客家古建筑。至今仍保留完好的古街落、古戏台、古祠堂总让人有一种穿越时光梦回千年的感觉。这里也是邱氏、卢氏、李氏等客家先民的发祥地,散落于全球各地的客家人,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回到这方宝地寻根访祖、实地考察及旅游观光。而这个镇历经千年却依旧保留完整的客家民俗,则更是人们不得不前往造访的理由。
洛口镇南云村,就是这样一个村庄。它以其响亮的民俗活动竹篙火龙闻名于世。这里,依然居住着千余户因战乱而南迁的卢氏家族。为抗击瘟疫入侵,他们创造了竹篙火龙这一象征力量和抗争的形式。他们将这一活动形式保留了下来,并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这一震憾人心的独特民俗艺术。每年八月十五,十里八乡的群众赶往南云,即使在外地工作的南云子孙也会尽量赶回家乡过节,为的就是要参加竹篙火龙活动,所以这里的中秋节比过年还要热闹。据说这个时候的南云村人最团结,平日里的恩恩怨怨、磕磕碰碰全都烟消云散。竹篙火龙,也成了一条维系民众和睦相处的纽带。
乾坤朗朗,斗转星移。时间却并未破坏这里的灵秀,相反,当地党委政府借由仿古村居改造以及民俗文化的保护挖掘,使得历史在现代得到了二次演绎。经过重建的卢王庙更显庄严肃穆,而竹篙火龙这一民俗也已写进了县情教育读本,并演变成了文艺节目走上了电视舞台进入千家万户。“作为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名镇,保护并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它发扬光大,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洛口镇镇长童建明这样告诉记者。
和谐古镇大道自然
大自然的馈赠,是美丽乡村建设最可贵的宝藏。它让身处城市和乡村的居民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泥土的芬芳,记得住乡愁;并且通过对于自然的感官体悟,最终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而洛口镇,不仅得山水之灵气,更兼千年历史文脉之传承,合二者于一身,以此塑造的美丽乡村品牌不仅秀丽,又多了许多可令人深读的内涵。
洛口,古因地处上东江与上西江汇合口坝地中,名曰龙口,后因“二水合流梅川之口”得名洛口。这里是宁都县梅江河的源头,大自然的万般秀丽浑然天成,引人遐思的天然风景,犹如一片片浓缩精华的枫叶,静静地撒落在群山之中、梅江秀水之畔。
当地党委政府按照“生态环境美丽,社会繁荣稳定,人民和谐幸福”的目标,努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修建的沿江大道和洛口中街大桥,一江两岸成了百姓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圩镇面积也由2.8平方公里迅速拓展到4.5平方公里,千年古镇在保留历史原貌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气息。重新规划建设的沿江防洪堤上,绿草茵茵,遍布圩镇主次干道的香樟树,让人一进乡镇就神清气爽。
“历史上,洛口一直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重镇,遵循自然的规律,未来的洛口,要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提升城市品位,使洛口成为宁都且名副其实的北部中心镇,全县的副中心。”镇党委书记陈东海踌躇满志。在他的案头上,一份关于洛口镇的规划也让这个千年古镇的未来更加明晰,更加具体--
抓环境管理,树立古镇形象。以主要交通干道、江河要道、圩镇街道和公路沿线村、人口中心村为重点,全面开展以“治脏、治堵、治乱”、“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圩镇环境整治,建设健康环保的人文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抓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品位。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高起点、高规格启动洛口镇中长期建设总体规划。依托两条国省道改扩建契机,统筹圩镇规划,打造一批宜居社区。以新党政大楼为标志性建筑,继续打造“一江两岸”景观。建设洛口文化广场,实施好省道S至圩镇连接段工程、中心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及中街大桥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
抓民生改善,促进和谐稳定。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为首要,全力推进扶贫开发攻坚,让油茶、脐橙、香菇、优质稻等特色生态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石。在年完成G、S洛口段两条国省道的升级改造工程,新建谢坊大桥,力争年底竣工通车。抓好中心小学标准化及公立幼儿园建设以及河堤工程建设。
抓社会治理,提升法治水平;抓干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抓党的建设,增添党组织活力……一桩桩,一项项,让这个千年古镇再次迸发出无穷的活力。正是正午放学时分,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在美丽的河堤江岸,满脸都是笑容。依山傍路、青山绿水、冬暖夏凉,坐落于香华古寺脚下的洛口镇中心敬老院内,多名老人居生活在这个占地30多亩的庭院式建筑中,惬意之情溢于言表。一如该镇正在广泛开展的最美洛口人评选活动,这种和谐景象不仅仅在校园,在敬老院,它已深深地渗透进了洛口镇每一名民众的心里。
是的,今天的你,行走在这座千年古镇,也许不会一下子发现能冲击眼球、震动身心的壮景奇观,但却开启了一次启悟心灵的自然之旅。你收获的可能是卢光稠一生跌宕起伏命运给予的启示,可能是他坚毅正直以及爱国、爱乡、爱民的高尚品德给予的教化;也可能是客家先民质朴民风唤醒的纯情。你开始能领悟这些村庄、河流、山脉想传达的美好。这份美好,有伟人的胸怀,有民族的恬淡,也有大好河山、鸡鸣犬吠所承载的一切。
卢王故里在黄昏的暮色里静了,凤凰在竹篙火龙的舞动中,飞上了梦中的梧桐,山泉低扬,山风暖思,理想的美丽乡村,在这座千年古镇洛口,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
扫一扫或长按图中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白癜风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