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听口音,尼也是讲客个?”
“涯是河源紫金个。”
“大姐,听你声音,梅县松源的吧?要不是蕉岭北礤人?”
——以文会友,听声问人。方言,是一个人外部形象里相当重要的一个特征,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跑不掉。见多识广者,或对方言有特别研究者,听上一句半句,就可以断出“兄弟”、“大姐”老家何处,大范围到哪个县,哪个市,小到哪一个镇,甚至村。不可谓不是高人也。
客家话这个方言大系统内部的差异太大,不同片区,再到县、镇之间的口音、用词习惯等都有差异。
客家人与客家人之间,常常都被“客家话”搞晕。
时不时会听到有人这么说,梅县客家是最正宗的。
我一直反对这个“正宗”之说。因为,有了正宗,就一定会有不正宗,哪谁是不正宗的?
只云身是客,谁都不正宗。
梅州市过去七县一区,不同口音有五六套,有些明显,有些微小。例如五华话、兴宁话、丰顺话,不用品味,半句话就分清了。
都是客家人,江西赣州人与福建上杭人坐下来,彼此能够听懂的,估计百分比不会太高。
不过,撇开“正宗”与“不正宗”之争,有一个事实是,广电单位要找客家话节目的主持人,基本以梅州市梅县为主,而梅县,又多以松口区域为主。过去著名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主持人即选自松口镇。广东电台、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中,客家话版的主持人,也选自梅城,到梅州台挖角。
我们只能这么弱弱地戏说一下,梅县客家话只是电视、广播的“指定用品”,如同矿泉水被运动会指定专用一样。我们不能说被指定的,就是“正宗”的吧?
世界那么大,无处不客家,家家都正宗。
当然,我们都不是语言专家,我们说的是现象。
下面来一段专家的文字——
客家话分布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
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又称“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
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
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河源所属的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等;广东深圳、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
依据内部的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客家的,也是世界的!读完了,请您点赞、转发吧!
联系方式:
qq.白癜风资讯网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