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亟待恢复宁都县城至竹笮乡侧排村、水口村公交班线的建议
提案人:彭灏 肖逸仙
内容:毗连宁都县城的竹笮乡侧排村、水口村,早于年—年上半年期间就已开通了县城至其两村每天两班往返的公交班线,年下半年,该公路进行改造升级,自公路工程的开工建设,其公交班线停止营运至今,而当地村民渴望早日恢复公交班线的强烈愿望与日俱增,有好路无运行班线的现象使部分群众产生了怨气。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恢复宁都县城——竹笮乡侧排村、水口村公交班线,并调定公交车次为每日4至6班往返。
一、恢复该公交班线具有充足的客源和历史营运基础
竹笮乡侧排村、水口村位于宁都县城以西8公里、12公里,两村辖22个村小组,拥有人口余人,早在—年上半年,当时为沙石公路、路况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县里为了方便两个村的村民出行,就开通了由宁都县城西厢村出发,途经土围村上枝坊,侧排村天子地、高山圩、杨柳寨、上侧排,水口村的公交班线,且每天均有两班往返。现如今宽4.5米水泥路已经建成八年多了,路况条件好了很多,该公交班线至今仍未恢复营运,对此,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群众百思不得其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交通设施的更加完善,原本应提档加速的公交班线,为什么在原来路况更差的条件就有公交车,现在有更宽阔的水泥路,反而就没有公交车。
该公交班线不仅方便竹笮乡侧排、水口两村的出行,而且覆盖到梅江镇的碧岸村、土围村,可以为该区域上万群众的出行带来便利。
二、恢复该公交班线拥有充分的理由和现实社会效益
在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上,这两个村的农民群众基本上到县城赶集,不仅比到乡政府圩镇要近上约10公里,而且天天可以交易,买卖也更好做。由于没有开通公交车,两村农民兄弟到县城采购农资、售卖农产品十分不方便,年纪较大的农民只能走路到县城,单程要花近2小时,往返需近4个小时,一些老年人卖点蔬菜、农产品都要凌晨2点起床出发,卖不了多少钱,还要花费一天功夫。“出行难、运货难”成为了脱贫攻坚的拦路虎。
该公交班线沿途村组均处竹坑水库沿岸和翠微峰景区域,该地盛产白莲、西瓜、广东芋头、三黄鸡等农副产品,“两村”日益成为宁都县城的后花园,特别是凌云大道、外环路通车以来,“两村”与宁都县城近在咫尺,该公交班线恢复运行,有助于推动当地生态农业、观光休闲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恢复该公交班线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是沿线群众的民心所向。希望有关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把尽快恢复该公交班线作为精准扶贫措施,使该区域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早日步入小康生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