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大动作未来5年,已批复的各省级矿产勘查

江西

《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

规划定位

《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是江西省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细化和落实,是江西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规划》做好衔接。

《规划》基期年为年,规划期-年,展望到年。《规划》适用于江西省所辖行政区范围。

规划目标指标

1.年规划目标

(一)基础地质调查目标

主要基础地质调查预期性指标

工作类别

年基

覆盖率

(%)

新增

图幅数

新增调查

面积(平方千米)

年规覆盖率(%)

备注

1:5万区域地质调查

78

34

.00

88

含续作图

1:5万矿产地质调查

22

55

.00

37

含续作图

1:5万区域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调查

5

.00

35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修测)

71

3

.00

含续作图

(二)矿产资源勘查目标

主要矿种地质勘查预期性指标

序号

矿种

新增资源储量

计量单位

二轮期间新增

1

金属万吨

.34

.00

2

铅锌

金属万吨

.30

.00

3

WO3万吨

.68

60.00

4

金属万吨

2.50

2.00

5

稀土

氧化物万吨

15.09

20.00

6

钽铌

(Ta+Nb)2O5万吨

3.50

2.50

7

Li2O万吨

4.37

20.00

8

金属吨

95

60

9

金属吨

0

10

萤石

CaF2万吨

.00

0.00

11

高岭土

矿石万吨

.00

0.00

12

硅灰石

矿石万吨

.00

.00

13

黑滑石

矿石万吨

.60

0.00

14

石墨

矿石万吨

0

.00

15

地热水

万立方米/日

4.50

3.00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目标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指标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8-

5年平均

指标

属性

主要矿种开采总量

1

WO3(65%)吨

约束性

2

稀土

REO吨

约束性

3

原煤万吨

.00

.00

.00

预期性

4

矿石万吨

.99

.49

0.00

预期性

5

金属万吨

21.76

18.93

22.50

预期性

6

金属万吨

1.70

1.41

3.50

预期性

7

金属万吨

2.83

5.60

10.90

预期性

8

金属吨

预期性

9

Mo(45%)吨

预期性

10

钽铌

(Ta+Nb)2O5吨

预期性

11

Li2O吨

4

00

预期性

12

金属吨

6

11

16

预期性

13

金属吨

预期性

14

萤石

CaF2万吨

37.70

48.65

.00

预期性

15

高岭土

矿石万吨

54.91

71.56

.00

预期性

16

盐矿

NaCl万吨

.00

.00

.00

预期性

17

水泥用灰岩

矿石万吨

.80

.46

.00

预期性

18

硅灰石

矿石万吨

33.37

19.54

60.00

预期性

19

黑滑石

矿石万吨

22.06

54.05

.00

预期性

20

硅石(粉石英)

矿石万吨

61.94

39.18

.00

预期性

21

饰面用石材

矿石万吨

.48

.76

.00

预期性

22

地热水

流量万吨/年

.65

.96

.00

预期性

23

矿泉水

流量万吨/年

38.05

41.65

50.00

预期性

矿业及其延伸产业

总产值

亿元

.94

-

预期性

矿产地储备数量

9

-

8

预期性

(四)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目标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属性

1

矿山数量

5

预期性

2

大中型矿山比例

%

8.84

12

预期性

3

矿山

“三率”

水平

开采回采率达标率

%

79

90

约束性

选矿回收率达标率

%

78

80

约束性

综合利用率达标率

%

48

55

约束性

4

绿色矿山数量

32

预期性

(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年

指标属性

1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

公顷

约束性

2

矿区土地复垦面积

公顷

约束性

总体布局

1.规划分区

结合江西省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围绕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和勘查方向,划定重点勘查区41处和限制勘查区处。

(一)重点勘查区(41处)

按照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国家产业政策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在成矿条件有利和找矿前景好的地区,以及大中型矿山深部和外围等具有资源潜力的区域。共划定重点勘查区41处,总面积.20平方千米,其中落实

国家级重点勘查区(17处)

划定省级重点勘查区(24处)

重点勘查区一览表

类型

名称

国家级重点勘查区(17处)

相山、桃山、白面石、河草坑、贵溪盛源、修水董坑-保峰源、赣中、东乡-德兴、九瑞、东岗山-铜山、塔前-朱溪-赋春、崇-余-犹、武宁-修水大湖塘、香炉山-黄竹坪、于都盘古山-赣县长坑、于都银坑-宁都青塘、贵溪冷水坑等地区,总面积.32平方千米。

省级重点勘查区

(24处)

德安彭山、庐山、庐山西海、九岭东、南昌、十二公包-炉古岭浮梁金家坞、景德镇、万年-弋阳、横峰葛源、广丰-玉山、金溪宜丰同安-奉新甘坊、万载黄茅-高安村前、蒙山、宜春-芦溪、武功山、宜春雅山、井冈山、永丰、兴国、石城、崇义丰州、会昌-寻乌等地区,总面积93.88平方千米。

(二)限制勘查区(处)

根据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规划要求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矿产资源勘查活动实行一定限制的区域。主要包括具有资源保护功能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两类,共划定限制勘查区处,面积.22平方千米。其中,具有钨、稀土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41处,面积4.93平方千米,与限制开采区一致;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处,面积.29平方千米,与禁止开采区一致。

具有钨、稀土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41处)

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限制勘查区(处)

(三)探矿权设置区划

划定非稀土矿保留勘查规划区块(24个)

稀土矿保留勘查规划区块(12个)

新设勘查规划区块(22个)

2.开采规划分区

(一)重点矿区(37处)

总面积.32平方千米

落实国家规划矿区(16处)

龙南重稀土矿区(1)、龙南重稀土矿区(2)、寻乌轻稀土矿区、定南中稀土矿区、赣县(北)中稀土矿区、赣县(中)重稀土矿区、赣县(南)中稀土矿区、安远中-重稀土矿区、信丰(北)中稀土矿区、信丰(南)中、重稀土矿区、全南中稀土矿区、大湖塘钨矿区、相山矿区、江西金山金矿区、九江县城门山铜矿区、德兴铜矿区等,总面积.55平方千米。

划定省级重点矿区(21处)

吉安县井头铁矿区、安福县杨家桥铁矿区、瑞昌市武山铜矿区铅山县永平铜矿区、德兴市银山铅锌矿区、贵溪市冷水坑银铅锌矿区、武宁县蓑衣洞钨矿区、修水县香炉山钨矿区、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区、大余县漂塘钨锡钼矿区、崇义县茅坪钨锡钼矿区、全南县大吉山钨矿区、安福县浒坑钨矿区、分宜县下桐岭钨矿区、于都县盘古山钨矿区于都县黄沙钨矿区、会昌县岩背-凤凰峒锡矿区、安远县园岭寨钼矿区泥竹塘区段、春市四一四钽铌矿区、横峰县黄山-松树岗钽铌矿区、上饶县朝阳磷矿区等、总面积.77平方千米。

(二)限制开采区(41处)

总面积4.93平方千米

资源分布区(29处)

修水县香炉山、武宁县大湖塘、浮梁县徐家尖、浮梁县朱溪、安福县浒坑、分宜县雅山、分宜县下桐岭、丰城县徐山、崇仁县聚源、宜黄县大王山、井冈山市杨坑、泰和县小龙、兴国县画眉坳、万安县红桃峰、遂川县碧洲、上犹县丰田坑、崇义县淘锡坑、崇义县茅坪-大余县樟斗、大余县九龙脑、大余县白井大余县西华山-漂塘、赣州市笔架山、赣县长坑、于都县庵前滩于都县黄沙、于都县盘古山、赣县罗垅、赣县东埠头、全南县大吉山等,含国家规划矿区1处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2处,总面积.47平方千米。

稀土资源分布区(12处)

赣县田村、赣县大埠、赣县阳埠、赣县韩坊、信丰县安西、定南县甲子背、全南县长城、龙南县富坑、龙南县足洞、安远县岗下、寻乌县项山、定南县沙头等,含国家规划矿区11处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4处,总面积.46平方千米。

(三)禁止开采区(处)

生态保护区: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2处,含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6处)

有具体坐标范围的12处,庐山、官山、九岭山、马头山、阳际峰、武夷山、铜钹山、赣江源、井冈山、齐云山、五指峰九连山等

无具体坐标范围的40处,桃红岭梅花鹿、鄱阳湖、鄱阳湖南矶湿地、伊山、瑞昌红豆杉、铜鼓棘胸蛙、三十把、五梅山靖安潦河大鲵、云居山、峤岭、长江江豚、都昌候鸟、鄱阳湖鲤鲫鱼、鄱阳湖银鱼、青岚湖、黄字号黑麂、瑶里、鸳鸯湖、玉山信江源、高天岩、羊狮幕、玉京山、铁丝岭、五府山、南城老虎脑、宜黄中华秋沙鸭、华南虎、大龙山、老虎脑、凌云山、水浆、岩泉、抚河源、七溪岭、井冈山大鲵南风面、阳岭、章江源、桃江源等

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42处)

有具体坐标范围的14处,庐山、云居山-柘林湖、高岭-瑶里梅岭-滕王阁、神农源、大茅山、三清山、灵山、龟峰、龙虎山、武功山、仙女湖、井冈山、三百山等

无具体坐标范围的28处,秦山、灵岩洞、洪岩、洞山、华林寨-上游湖、葛源、杨岐山、青原山、船屋、麻姑山、流坑潭湖、罗汉岩、白水仙-景江、陡水湖、通天岩、聂都、梅关-丫山、汉仙岩、小武当、百丈山-萝卜潭、玉笥山、翠微峰、玉壶山、南崖-清水岩、象湖、天门岭、相山等

省级以上地质公园(11处,同地质遗迹保护区)

有具体坐标范围的7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功山、石城、云居山-柘林湖、神农源等

无具体坐标范围的4处,象山、洪岩洞、铜鼓、五指峰等

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17处)

铜岭古铜采冶遗址、祥集弄民宅、湖田古瓷窑遗址、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闽淅赣省委机关旧址上饶集中营旧址、洪州窑遗址、吴城遗址、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流坑村古建筑群、吉州窑遗迹、湘赣省委机关旧址、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瑞金革命遗址、赣州城墙、关西新围和燕巽围等

其他

国家和省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中其他禁止开采的区域,在市县规划中落实具体名称和范围

其他区域:

国家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旅游专用公路沿线两侧等,按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禁止开采的区域

勘查开发区域布局与主要方向

区划

名称

勘查目标

开发目标

矿业目标

鄱阳湖地区

新增地热水00立方米

/日,大中型矿产地3个

年产地热万吨

0亿元

赣东北地区

新增铜万吨、铅锌50

年产矿石量铜0万吨、铅锌

亿元

万吨、金30吨、银

吨、高岭土万吨、黑

滑石0万吨,大中型

万吨、金万吨、银85

万吨、高岭土30万吨、水泥用

灰岩3万吨、黑滑石万

矿产地9个

赣西

新增铜60万吨、钨

年产钨精矿(WO%)7

0亿元

(WO3)25万吨、钽铌

吨;矿石量煤万吨、铁

((Ta+Nb)2O5)00吨、锂

万吨、铜万吨、钽铌

地区

(Li2O)15万吨、金15吨、

万吨、锂50万吨、金20万吨、

地热0立方米/日,大

盐矿万吨、水泥用灰岩

中型矿产地7个

3万吨、地热水万吨

赣中南

新增铜40万吨、铅锌20

年产钨精矿(WO%)3

0亿元

万吨、钨(WO3)35万吨、

吨、稀土(REO)吨;矿石

锡2万吨、稀土(氧化物)20

量铜万吨、铅锌万吨、

万吨、金15吨、银

锡40万吨、金20万吨、银15

地区

吨、萤石(CaF2)万吨、

万吨、萤石80万吨、高岭土50

高岭土0万吨、地热

万吨、盐矿万吨、水泥用

水00立方米/日,大中

灰岩0万吨、饰面用石材

型矿产地13个

万吨、地热水万吨

勘查开发基地建设与重点工作部署

区划

名称

基地建设

重点工作部署

鄱阳湖地区

省级资源产业基地3个:庐山地热、庐山西海地热、南昌地热

重点调查评价区1个

重点勘查区3个

储备保护区1个

赣东北地区

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1个:江西德兴-九江铜金

银铅锌矿(德兴);

省级资源产业基地4个:景德镇陶瓷、万年-弋阳水泥、广丰-玉山黑滑石磷矿等非金属矿、贵溪冷水坑银铅锌矿

重点调查评价区2个

重点勘查区12个

重点矿区7个

储备保护区1个

赣西地区

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2个:江西德兴-九江铜金

水泥用灰岩矿(九瑞)、江西武宁-修水钨矿(大湖塘、香炉山);

省级资源产业基地6个:丰城煤炭、樟树盐化工、赣中铁矿、宜春新坊稀有金属矿、宜春同安稀有金属矿、武功山地热

重点调查评价区4个

重点勘查区13个

重点矿区10个

赣中南地区

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2个:赣南钨矿(崇余犹、

于都-赣县、全南大吉山)、赣州稀土矿(赣县、三南-安远、寻乌);

省级资源产业基地7个:井冈山地热、永丰饰面用大理石水泥用灰岩萤石矿、于都银坑-宁都青塘金银多金属矿、兴国氟化工、石城氟盐化工、会昌氟盐化工、崇义陶瓷

重点调查评价区2个

重点勘查区13个

重点矿区20个

储备保护区6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1个

规划重点

1.勘查重点

重点勘查矿种:铀、地热、页岩气、煤层气等能源矿产,铜、铅、锌、锡、钽铌、锂、金、银、富铁等金属矿产,萤石、黑滑石、晶质石墨、高岭土、陶瓷土(瓷石)、水泥用灰岩、硅灰石、透辉石、硅石(粉石英)等非金属矿产;

限制勘查矿种:高硫煤、湿地泥炭、砂金等国家、省人民政府宏观调控限制性勘查矿种;

坚持综合勘查与评价、老区与新区、深部与浅部结合的原则,加强重点勘查区、大中型老矿山的攻深找盲与探边摸底,全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2.开发重点

鼓励开采铀、地热、煤层气等能源矿产,铜、金、银、钽铌、锂、铁等金属矿产,萤石、黑滑石、硅灰石、盐矿、水泥用灰岩、高岭土、陶瓷土(瓷石)、硅石(粉石英)、饰面用石材等非金属矿产,以及矿泉水等液体矿产;

以战略性矿产或区域优势特色矿产为主,所划定的资源储量大、资源条件好、具有开发利用基础、对全国和我省资源开发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型矿产地和矿集区。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逐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控。加大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破环调查,规范生产矿山的监测监控,严格禁采区开采活动的监督管理。

湖北

《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

规划定位

《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是落实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我省“十三五”时期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行动纲领。

《规划》以年为基准年,以年为目标年,展望到年。适用范围为湖北省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目标指标

类型

指标

规划期

展望期

属性

矿产资源勘查

公益性地质调查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平方千米

预期性

1:5万矿产远景调查/平方千米

50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平方千米

9

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处

10

15

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页岩气/千亿立方米

1

1.25

铁(矿石)/万吨

0

0

锰(矿石)/万吨

铜(金属)/万吨

80

铅锌(金属)/万吨

80

金(金属)/吨

50

60

铌(Nb2O5)/万吨

锂(LiCl)/万吨

10

12

晶质石墨(矿物)/万吨

磷(矿石)/亿吨

5

5

钾盐(KCl)/万吨

60

7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重要矿种年开采总量

铁(矿石)/万吨

0

锰(矿石)/万吨

70

90

铜(矿石)/万吨

金(矿石)/万吨

岩盐(矿石)/万吨

石膏(矿石)/万吨

水泥用灰岩(矿石)/万吨

0

0

饰面用石材(矿石)/万立方米

钨矿(精矿)吨

约束性

磷(矿石/标矿)/万吨

2

0

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矿山总数

2

0

预期性

大中型矿山比例(%)

10

12

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80

85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平方千米)

40.49

约束性

“三区两线”矿山复绿面积(平方千米)

30.48

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面积(平方千米)

75

总体布局

落实湖北“两圈两带一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三个层次的《规划》空间格局。

宏观:突出强调规划的引导作用

中观:作为项目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依据作用

微观:空间管制依据作用

1.战略引导布局

勘查开发利用区域:根据我省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勘查开发现状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结合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按照鄂东地区、鄂南地区、鄂西地区、鄂西南地区、鄂东北地区、鄂北地区、鄂西北地区和鄂中地区共八大片区进行勘查开发布局。

勘查开发(产业)基地:在成矿潜力大且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重点成矿区带内,综合考虑资源储量、开发基础条件、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确定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九大矿产资源产业基地:鄂西油气(页岩气)能源资源基地(KF)、黄石-鄂州铁、铜、金、非金属矿资源产业基地(CY)、宜昌-兴山-保康磷矿资源产业基地(CY)、宜昌优质石墨资源产业基地(CY)、荆襄磷矿资源产业基地(CY)、潜江-荆州-云应石油盐卤资源产业基地(CY)、随州-枣阳金、饰面石材资源产业基地(CY)、竹山-竹溪银、金、铌-稀土、绿松石资源产业基地(CY)、麻城-罗田饰面石材资源产业基地(CY)。

2.重点工作布局

重点规划分区

重点调查评价区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3.管理功能分区

重点勘查区(个)

限制勘查区(87个)

重点矿区(42个)

限制开采区(个)

禁止开采区(个)

规划重点

1、推进2个(国家重点)能源资源基地

鄂西油气(页岩气)能源资源基地

宜昌-兴山-保康磷矿资源产业基地

2、勘查重点

重点勘查石油、天然气(页岩气)、铀、地热、铁、锰、铜、镍、金(岩金)、银(热液型)、钾盐(含钾卤水)、优质硅石、膨润土、硅灰石、萤石、饰面石材、矿泉水等矿产及“三稀”、晶质石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

3、开发重点

鼓励开采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地热、铁(高磷赤铁矿和超贫磁铁矿除外)、锰、铜、金(岩金)、银(热液型)、晶质石墨、优质硅石、硅灰石、矿泉水等矿产。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

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综合治理的要求,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模式与机制,完善源头管理与过程监管,统筹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三区两线”矿山复绿和矿区土地复垦工作,逐步构建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矿区土地复垦的长效机制。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包括: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恢复区域38处、矿山复绿重点区域9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的重点区域7个。

山西

《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

规划定位

《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是落实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全省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各类专项规划和编制省级以下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依据。

《规划》以年为基期,─年为规划期,展望到年,适用范围为山西省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目标指标

规划主要指标

指标

属性

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平方公里)

[]

预期性

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平方公里)

[]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平方公里)

[]

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平方公里)

[]

晋中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平方公里)

[]

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重要矿种

新增资

源储量

新发现大中型

矿产地个数

煤炭(亿吨)

[60]

[5]

铝土矿(亿吨)

[1.2]

[9]

铁矿(亿吨)

[2]

[3]

铜矿(金属量万吨)

[3]

[2]

金矿(金属量吨)

[4]

[2]

石墨(万吨)

[]

[4]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重要矿种年开采总量

原煤(亿吨)

10

煤层气(亿立方米)

铝土矿(万吨)

4

铁矿(万吨)

0

铜矿(矿石量万吨)

矿产地

储备数量

对主焦煤和无烟煤进行战略储备,数量为8处左右。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

矿山数量及大中型矿山比例

矿种

矿山数量(个)

大中型矿山比例(%)

煤炭

95

铝土矿

50

铁矿

20

铜矿

20

20

绿色矿山比例(%)

25

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80

约束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平方公里)

[]

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平方公里)

[]

备注:[]为累计完成数。

总体布局

1.资源产业基地建设

积极落实9个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建设,推动沁水盆地煤层气基地建设,落实29个国家规划矿区,作为重点监管区域,打造新型现代化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区,实行统一规划,优化布局

煤炭基地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

煤层气基地建设:河东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

铝土矿基地建设:以10个铝土矿资源集中区为依托,构建南部、中部和西部三大铝工业产业集群

铁矿基地建设:忻州─吕梁铁矿基地

铜矿基地建设:侯马─垣曲铜矿基地

国家规划矿区(29个)

矿种

名称

个数

煤炭

大同矿区、轩岗矿区、岚县矿区、平朔矿区、朔南矿区、河保偏矿区、西山矿区、东山矿区、霍东矿区、霍州矿区、离柳矿区、乡宁矿区、晋城矿区、潞安矿区、阳泉矿区、汾西矿区、石隰矿区、武夏矿区

18

煤层气

沁水-屯留矿区、左权-昔阳矿区、沁源-安泽矿区、古交-交城矿区、保德-兴县矿区、柳林-石楼矿区、乡宁-吉县矿区

7

铝土矿

兴县铝土矿区、宁武-原平铝土矿区、汾阳-孝义铝土矿区、交口-汾西铝土矿区

4

2、重点工作布局

重点调查评价区(6个)

重点勘查区(55个):煤炭18个、煤层气14个、铁矿6个、铝土矿11个、铜(金)矿5个、石墨1个。

重点矿区(51个):煤炭18个、煤层气14个、铝土矿10个、铁矿7个、铜(金)矿2个。

限制开采区

禁止开采区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规划重点

1、勘查重点

进一步勘查煤炭、铁、铝土矿、金、铜、铅、锌、钼、银、锰、金红石、冶镁白云岩、石膏、高岭岩、矿泉水等矿产。

2、开发重点

鼓励开采煤层气、金、锰、银、金红石、三稀矿产、石墨、脉石英、石膏、高岭土、膨润土、珍珠岩、花岗岩、含钾岩石等14种我省短缺矿产和优势矿产;有计划开采铝土矿和钼矿。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

严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准入管理

重点区域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制度

建立并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监督检查制度

探索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采矿损益评估制度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包括:全国规划中安排的27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本省划定12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甘肃

《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

规划定位

《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是落实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以年为基期,以年为规划目标年,展望到年。

规划目标指标

基础地质调查评价规划主要指标

项目类别

完成面积

(平方公里)

规划期末覆盖率(%)

属性

1:5万区域地质调查

31.28

1:5万矿产地质调查

41.54(占国土),55.73(占基岩出露)

1:5万水文地质调查

0

9.39

1:5万城市地质调查

1:25万区域地质及生态地质调查

65.64

1:25万区域重力调查

75.18

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59

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67

22.45

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00

2.82

页岩气调查及潜力评价

煤层气潜力调查评价

8

煤炭调查及潜力评价

非金属矿调查评价

矿产勘查规划主要指标

矿种

资源储量单位

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属性

亿吨

40

预期性

煤层气

亿立方米

页岩气

亿立方米

0

矿石亿吨

4

V2O5万吨

60

金属万吨

50

金属万吨

60

金属万吨

金属万吨

7

金属万吨

2

WO%万吨

10

金属万吨

10

金属万吨

5

铂族

金属吨

2

金属吨

金属吨

90

铌钽

(Nb+Ta)2O5万吨

30

稀土

REO万吨

60

冶金用石英岩

矿石万吨

晶质石墨

矿物万吨

凹凸棒石粘土

矿石万吨

饰面石材

万立方米

4

注:新增查明资源储量为-年累计数量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属性

开采调控总量(矿石亿吨)

1.5

预期性

矿业产值(亿元)

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结构

大中型矿山比例(%)

5

矿产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

“三率”水平达标率(%)

90

约束性

绿色矿山比例(%)

8

预期性

注: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指本行政区内实际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设计要求的矿山数量占矿山总数的百分比。

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规划目标

属性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公顷)

7

约束性

历史遗留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公顷)

5

总体布局

统筹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推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大力推进资源产业基地建设,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勘查开发区域布局

河西地区。包括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和武威市。该区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也是我省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中部地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州、定西市(除漳县、岷县)。该区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核心区,是我省沿黄河生态走廊的重要建设区域,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陇东地区。包括平凉市、庆阳市。位于鄂尔多斯含油气盆地西部,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石油资源富集区。

南部地区。包括甘南州、陇南市、天水市、定西市漳县和岷县。该区位于西秦岭成矿带,是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建设区域。

2、资源产业基地建设

黄陇资源产业基地(甘肃部分)

甘肃陇南资源产业基地

甘肃甘南资源产业基地

甘肃金川资源产业基地

甘肃张掖—酒泉资源产业基地

兰白资源产业基地

3、管理功能分区

重点勘查区:围绕北山、祁连山、西秦岭3个成矿带和鄂尔多斯含油气盆地、潮水盆地等划定重点勘查区40个。其中能源重点勘查区11个,非能源重点勘查区29个。

限制勘查区:划定限制勘查区1个,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

国家规划矿区及重点矿区:全省共13个国家规划矿区、22个重点矿区。

限制开采区:划定限制开采区1个,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

禁止开采区:划定禁止开采区个,均为生态功能区。

规划重点

1、勘查重点

重点勘查煤层气、页岩气、煤炭、地热水、铀、铁、铜、铅、锌、镍、钴、铂族、金、银、锑、铬、钒、钾盐、晶质石墨、石英岩、凹凸棒石粘土、萤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磷矿等。

2、开发重点

鼓励开采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地热、铜、镍、钴、铂族、金、银、钒及钾盐、晶质石墨、冶金用石英岩、磷等矿产。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

强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严格矿山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

积极开展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工程。

推进新建和生产矿山土地复垦。

加快历史遗留矿山损毁土地复垦。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包括:红古区窑街煤矿区等35个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重点治理区的矿区。

浙江

《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

规划定位

《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是“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国家及省矿产资源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期年为年,规划期至年,并展望到年。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范围。

规划目标指标

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基准年

(年)

规划目标

(年)

指标

属性

矿产资源勘查

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

大中型金属矿产地

/

4

预期性

大型非金属矿产地

/

5

大型地热井

/

4

新增资源储量

金属万吨

/

10

铅锌

金属万吨

/

30

金属万吨

/

5

WO3万吨

/

10

金属吨

/

10

金属吨

/

0

萤石

CaF2万吨

/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矿山数量

矿山总数

约束性

其中建筑用石料矿山数量

大中型矿山比例

%

58

65

预期性

年开采量

WO3(65%)吨

≤04

约束性

明矾石

矿石万吨

9

≤15

建筑用石料

矿石万吨

0

预期性

石灰岩

矿石万吨

普通萤石

矿石万吨

70

75

叶蜡石

矿石万吨

47

70

地热

万立方米

74

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

75.4

>95

约束性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绿色矿山建成率

%

61

>90

矿山粉尘防治达标率

%

50

废弃矿山治理率

%

/

>90

提供可利用的矿地面积

/

00

预期性

注:1.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新增资源储量均为五年累计数。2.指除地热以外的经营性矿山。3.年全省矿山总数为个,其中工程性矿山个,经营性矿山个。经营性矿山中,地热9个,其余固体矿产矿山及矿泉水开采企业个。4.依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年)》制定。5.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三率”达到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要求的矿山数量占矿山总数的百分比。6.指完成治理的废弃矿山数量占应治理废弃矿山总数的百分比。

总体布局

1、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设

六大石料开发基地:湖州中部基地、杭州外围基地、宁绍平原南缘基地、温台沿海平原内侧基地、金衢盆地边缘基地、舟山群岛基地

六大石灰岩开发基地:长兴、富阳、建德、金华、衢州、诸暨

四大萤石开发基地:遂昌-江山、武义-兰溪、常山新昌、龙泉八都

两大叶蜡石开发基地:泰顺龟湖、青田山口-北山

四大地热开发基地:依托嘉兴-湖州、金华-衢州-丽水、宁波-绍兴、杭州周边

2、重点工作布局

重点调查评价区(8个):诸暨-绍兴铜、金重点调查评价区、龙泉-遂昌金重点调查评价区、开化桐村-衢江上方铜、锡重点调查评价区、大洲-杜泽铜、铀重点调查评价区、安吉金、银、铜重点调查评价区、临安学川-河桥锡、银重点调查评价区、开化杨林-淳安结蒙铜、金重点调查评价区、仙居-三门金重点调查评价区

重点勘查区(22个):金属矿产9处、萤石3处、地热10处(衢江双桥-新路重点勘查区、临安学川-淳安结蒙重点勘查区、淳安双溪口-开化华埠重点勘查区、绍兴平水-诸暨璜山重点勘查区、遂昌-龙游-松阳重点勘查区、江山廿八都-定村重点勘查区、龙泉八都重点勘查区、天台-三门花街重点勘查区、泰顺洋滨-龟湖重点勘查区、临安昌化-湖州西部萤石重点勘查区、江山峡口-遂昌黄沙腰萤石重点勘查区、诸暨南部-天台西部萤石重点勘查区、湖州太湖南岸重点勘查区、嘉兴平原重点勘查区、临安湍口-於潜重点勘查区、杭州之江-转塘重点勘查区、建德-龙游重点勘查区、杭州湾新区重点勘查区、新昌-嵊州盆地重点勘查区、江山市淤头盆地重点勘查区、武义重点勘查区、仙居重点勘查区)

规划禁采区

规划开采区(26个)

规划限采区(2个)

规划重点

1、勘查重点

加强地热、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勘查,加强铜、金、银、锡等金属矿产深部勘查,加强玻纤用叶蜡石、地开石等新材料矿产勘查。

2、开发重点

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所需的建筑用石料、石灰岩(水泥用、钙粉用、脱硫用)、萤石、叶蜡石、地热等矿种的需求。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

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绿色矿山建设

加大废弃矿山治理,提升复垦还绿效益

重庆

《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

规划定位

《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对重庆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全面部署,是落实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重庆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实行宏观调控、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规划》以年为基期,以年为目标年,展望到年。

规划目标指标

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指标

序号

矿种

新增资源储量

属性

单位

—年

1

页岩气

亿立方米

6

预期性

2

煤层气

亿立方米

3

地热

万立方米/日

2

4

矿石万吨

5

铝土矿

矿石万吨

6

天青石万吨

7

岩盐

矿石亿吨

15

8

萤石

矿石万吨

9

毒重石

矿石万吨

10

饰面石材

万立方米

0

11

矿泉水

万立方米/日

0.2

注:页岩气、煤层气新增资源储量为探明地质储量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主要指标

指标

单位

属性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主要矿种年开采总量

天然气

亿立方米

80

预期性

页岩气

亿立方米

煤层气

亿立方米

7

煤炭

原煤万吨

0

地热

万立方米/日

8

矿石万吨

矿石万吨

铝土矿

矿石万吨

天青石万吨

20

毒重石

矿石万吨

40

萤石

矿石万吨

60

重晶石

矿石万吨

60

岩盐

矿石万吨

水泥用灰岩

矿石万吨

7

矿泉水

万吨

50

饰面石材

万立方米

矿产地储备

3

预期性

矿业经济发展

矿业产值

亿元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

矿山数量

预期性

大中型矿山比例

%

45

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

%

90

约束性

绿色矿山数量

35

预期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

公顷

0

约束性

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面积

公顷

总体布局

优化五大功能区域矿业发展战略,明确矿业发展方向助力产业发展,建设勘查开发基地推动矿业发展,扩宽地质服务领域发展绿色矿业。

1、勘查开发基地建设

重庆市七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基地:涪陵、忠县—丰都、南川、綦江、荣昌—永川、渝西(潼南、璧山、大足)、开州—巫溪

主城及周边地热、煤层气勘查开发基地

合川—永川—荣昌煤、煤层气、锶、岩盐勘查开发基地

綦江—万盛—南川煤、煤层气、铝勘查开发基地

城口—开州—巫溪锰、毒重石、饰面石材勘查开发基地

云阳—万州—长寿天然气、岩盐勘查开发基地

彭水—酉阳萤石、饰面石材勘查开发基地

秀山—酉阳锰、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开发基地

2、重点工作布局

重点调查评价区(18个)

重点勘查区(15个):涪陵页岩气、南桐煤田煤层气等9个能源矿产重点勘查区,城口毒重石、城口锰矿、彭水萤石等6个非能源矿产重点勘查区。

限制勘查区(个)

重点矿区(20个)

限制开采区:都市功能拓展区(不含已划为禁止开采区的区域);四山地区(不含已划为禁止开采区的区域)

禁止开采区(个)

规划重点调查评价区

重点调查评价区(18个):涪陵页岩气重点调查评价区;渝西(潼南、璧山、大足)页岩气重点调查评价区;开州—巫溪页岩气重点调查评价区;南川页岩气重点调查评价区;忠县—丰都页岩气重点调查评价区;綦江页岩气重点调查评价区;荣昌—永川页岩气重点调查评价区;永荣煤田煤层气重点调查评价区;南桐煤田煤层气重点调查评价区;观音峡背斜煤层气重点调查评价区;沥鼻峡背斜煤层气重点调查评价区;“大都市区”浅层地温能重点调查评价区;城口锰矿重点调查评价区;长寿—云阳一带三叠系海相钾盐调查评价区;重庆市钪、锂、镓、铝土矿综合调查评价区;重庆市酉阳—秀山锰铅锌综合调查评价区;重庆市老厂坪铅锌矿调查评价区;南桐煤田煤系地层共伴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区。

规划重点勘查区

重点勘查区(15个):涪陵页岩气重点勘查区;渝西(潼南、璧山、大足)页岩气重点勘查区;南川页岩气重点勘查区;忠县—丰都页岩气重点勘查区;綦江页岩气重点勘查区;荣昌—永川页岩气重点勘查区;南桐煤田煤层气重点勘查区;观音峡背斜煤层气重点勘查区;沥鼻峡背斜煤层气重点勘查区;城口毒重石重点勘查区;城口锰矿重点勘查区;渝西锶矿重点勘查区;彭水萤石重点勘查区;渝东南锰矿重点勘查区;南川—武隆铝土矿重点勘查区。

规划重点矿区

重点矿区(20个):涪陵页岩气重点矿区;忠县—丰都页岩气重点矿区;南川页岩气重点矿区;綦江页岩气重点矿区;永川—荣昌页岩气重点矿区;渝西(潼南、璧山、大足)页岩气重点矿区;綦江—万盛煤、煤层气重点矿区;永川—荣昌煤、煤层气重点矿区;“大都市区”温泉产业重点矿区;巫山赤铁矿重点矿区;城口锰矿重点矿区;秀山—酉阳锰、铅、锌重点矿区;南川—武隆铝土矿重点矿区;石柱老厂坪背斜铅、锌重点矿区;大足—铜梁锶矿重点矿区;城口毒重石重点矿区;彭水—黔江萤石、重晶石重点矿区;云阳—万州岩盐重点矿区;合川岩盐重点矿区;长寿岩盐重点矿区。

规划重点

1、勘查重点

重点勘查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地热、矿泉水、锰、铝土矿、锶、萤石、方解石、毒重石、岩盐、铅、锌等矿种。

2、开发重点

重点开采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地热、矿泉水、锰、铝土矿、锶、方解石、毒重石、岩盐等。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点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强化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加快绿色矿业发展

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严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规划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重点治理区(23个):天府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中梁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缙云山—青木关片区煤炭及建材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渝北区复兴—兴隆片区煤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松藻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南川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永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秀山鸡公岭、笔架山、溶溪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城口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北碚区天府—中梁山建材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铜锣山片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渝北石船片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永川、江津何埂、朱杨片区建材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奉节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永川黄瓜山片区煤炭及建材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长寿明月山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开州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歌乐山建材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华岩至小南海片区建材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江津珞璜片区建材非金属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铜梁、大足锶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黔江城区建材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合川盐井—铜梁西泉片区煤炭及建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

未完待续......

碳矿家

25

碳减排、碳交易、碳金融,矿山、矿业、矿产,行家、专家、大家,我们不想一网打尽,我们只想分享我们的感知。

分享精彩信息-点击右上角,选择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矿业领域碳减排环保信息,请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tq/181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