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介绍
春/暖/花/开
年4月4日,清明;
又名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
二十四自然节气之一,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清明节放假安排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又是一季春风送暖、微风拂面的时节。春天的绿意如约而至,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也即将到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并结合我校情况,现将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4月3日-4月5日(周六至周一)
4月6日(周二回校上课)
清明饮食养生
清明“吃苦”能解热
春天人们容易“上火”,应尽量避免食用性热和辛辣食物,如荔枝、榴莲、辣椒、胡椒等。春季“降火”,人们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注意休息,多喝水或清热败火的饮料,使体内“火气”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另外,味苦食物有败火的功效,可适当选食。
少吃竹笋
中医认为,竹笋性寒,滑利耗气,多吃会使人气虚。竹笋属于发物,有诱发慢性疾病的可能。
清明最应吃银耳
银耳非常适宜在清明时节食用,银耳性味甘平,它能够保护肝脏,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还可提高人体抗辐射、抗缺氧的能力,是现代人难得的滋补佳品。
多吃药食同源养生食材
山药,甘温补脾,有助于激发体内的生发活动(糖尿病人群不可多食哦);枸杞,提升肝脏的耐受性,达到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
清明习俗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扫墓祭祀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表明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倡议文件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岁清明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文明、绿色、安全的现代殡葬祭扫新风尚,巩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共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清明节祭扫工作,特向全市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扫。倡导通过开展网上祭扫、鲜花祭扫、书写寄语、植树踏青等现代文明方式来缅怀先烈、追思先人,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变到传承优秀精神文化上来。百善孝为先,倡导勤孝敬、厚赡养,老人去世后,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让逝者欣慰,让生者无憾。
二、倡导绿色祭扫。认真遵守《赣州市禁限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赣市府办字〔〕号)有关要求,自觉摒弃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减少污染排放。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做到在祭扫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环境。
三、倡导安全祭扫。提倡错时错峰、分时分批、预约祭扫或每户派一名代表祭扫,减少人员聚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严格落实祭扫场所佩戴口罩,主动配合体温检测,扫描健康码,缩短墓区停留时间。要服从现场指挥,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遵守交通秩序、文明礼让,避免交通拥堵。
四、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引领者,主动劝阻不文明祭扫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
文明多快意,平安生幸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革除鄙俗陋习,倡导移风易俗,自觉文明低碳祭扫,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成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赣州市文明办赣州市民政局年3月22日
———“新冠肺炎”1号通告———
赣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年1号通告↓↓↓(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关于做好年清明节期间祭扫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告赣市新冠指办〔〕1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决策部署,统筹做好年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宗族、团体不组织开展集中祭扫、集体共祭等大规模群体性祭扫活动。二、全市各殡葬服务单位根据服务承载能力和疫情防控需要,采取疏堵结合方式限定人数,避免人员过度聚集,防范疫情风险。由各殡葬服务单位开展免费代祭活动,组织人员对每座墓穴进行一次环境清理、擦拭一次墓碑、敬献一支鲜花。三、市民到公墓区内祭扫,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服从指挥管理,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扎堆、不聚集,做到错峰祭扫、即扫即走,减少在殡葬服务场所停留时间。四、大力提倡市民采取居家追思、网络祭祀、书写寄语等绿色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缅怀先人,降低实地祭扫人数。五、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带头执行疫情防控要求,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文明低碳祭扫,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六、提倡尽量从家庭、家族、宗族中选派代表参加祭扫活动。原则上不组织宗亲集会、聚餐等聚集性祭祀活动,确需举办的,报当地村(居)委会、社区报备,50人以上祭祀活动应当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七、清明节期间正值我市春季森林防火期,请广大市民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祭扫,不论室内室外,严禁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封建迷信活动。八、属地公安、交通、城管、民政等部门要加强研判、制定预案,加强大型公墓区周边道路、车辆疏导、人员管控、秩序维护等工作,适当增加前往墓区公交车班次,减少私家车的拥堵,有效防范人员聚集风险。九、如国内疫情发生变化,防控措施将作出及时相应调整。赣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年3月18日清明将至,安全第一!
这些事情千万注意!
安全提醒
在节假日期间,请您切实担起监护人的责任,时刻掌握孩子动向,对孩子进行教育与监管,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教育:
疫情防控
各位家长必须时刻注意疫情防控,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麻痹大意、疏忽懈怠!
1、请学生和家长在清明假期不要离开宁都县域,更不能到目前有疫情的地区(尤其是云南瑞丽等高风险地区)。
2、如因极其特殊原因,要离开宁都县域的。学生及家长须提前向学校报告离宁原因及主要行程安排,学生及家长外出须向班主任报备。教师要离开宁都县域的,也须提前向学校领导报备。
3、家长和孩子无论出游、购物还是聚会,尽量减少接触密集人群,避免与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接触;防控措施不放松,保持卫生勤洗手,外出正确戴口罩,有病及时就诊。
防溺水安全
1、假期中外出不靠近水库、池塘、水井、石坑、河道等各种危险水域。
2、不让孩子独自或结伴到水库、池塘、河湖边嬉戏玩耍,以免发生溺水事故。
3、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交通安全
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2、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违规驾驶电动车和摩托车,未满十二岁不能骑自行车、未满十六岁不能骑电动车、未满十八岁不得驾驶机动车上路。
食品安全
1、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和“三无”食品。
2、不吃变质饭菜和不干净水果。
3、不喝生水,不吃来历不明的水果、野果和食物。
4、不吃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
5、不买无证摊点出售的食品,严防发生食物中毒。
防火安全
1、在祭扫时提高防火意识,祭扫完毕后应确认余火已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千万不要因麻痹大意而酿成火灾。
2、应避免在树林、草地和草垛附近焚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尽量选择鲜花祭祖。
3、最好携带铁锹、水桶等灭火物品,以防疏忽造成突发着火。
4、假如不慎引发火灾,不要慌张,更不可盲目逃离现场,可充分利用身边可灭火的物品进行扑打,并立即请求周围群众及园林工作人员支援,同时及时拨打、等报警电话报警。
用电、消防安全
1、要安全用电,电器使用时人不可离开,人走断电,不要乱拉乱接电线。
2、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户外活动切勿乱扔火种。
3、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4、严禁非法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防诈骗、防盗窃等安全
1、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保护好自己的私人信息,家里的电话不轻易泄露给陌生人。
2、不贪图蝇头小利,轻信中奖等消息;在家关好门,外出锁好门,看好自己的物品。
网络安全
1、教育孩子多读积极向上、健康的书籍,不能给孩子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2、教育孩子不能沉迷网络游戏、不得观看含有淫秽色情、血腥暴力、校园霸凌、自杀自残等有害内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
森林防火“十不要”
校训:做有责任心的中国人
校风:勤敏共学和融共进
教风:敬业立范责任立人
学风:博学致用芳行致远
责任编辑:刘传明
审核:雷美海曾小斌
审定:陈育新
投稿邮箱:yxgyyx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