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宁都县第二教育片区按照县教科体局的统一部署,在片区主体校——宁都一小举行了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这次比赛着眼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促进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给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平台。片区各成员校共推出8位选手参赛,多位青年教师观摩了本次比赛。
赛前篇
为使本次比赛顺利进行,给参赛选手们一个公平公正的赛课机会,曾小斌主任组织赛课教师进行抽签,先抽赛课顺序,再抽上课班级,每个班级的实力都旗鼓相当!
参赛的八位青年教师,都是各校区通过初赛后获胜的佼佼者,他们的精心备课、巧妙设计都彰显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个人魅力,他们娴熟的教学技能和饱满的热情使得每一节课都风格迥异,精彩纷呈。
比赛中
一起看看老师们的风采吧!
宁都县第九中学的王涛老师把“游乐园”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个情景串起了整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王老师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经典课例,对坊小学的王小娣老师和长胜小学的赖芳清老师带来的都是这节课。两位老师都分别通过三个步骤渗透转化思想:第一步数方格,感知转化。第二步剪、拼操作,运用转化。第三步公式推到,还原转化。
易堂学校的王华花老师以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汪汪队”的主人公贯穿始终,设计新颖有趣,“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王老师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含义,逐步建立“倍”这一概念。本节课王老师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宁都县第一小学的彭国芹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对策问题_田忌赛马》。彭老师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入手(如师生对决、男女生对决),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从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彭老师的教学设计趣味十足,教学流程生动,层次分明,重视知识的延伸性,是一节上出了深度和高度的数学课!
黄石小学的宋玲玲老师带来的的是《方程的意义》,整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老师提供的天平图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再把这些式子进行分类,从中得出方程的意义,教学的整个过程符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田头小学的郭康美老师执教《6的乘法口诀》,从复习到新知的学习,再到知识的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整节课下来,她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热烈。
育新学校的张玉芳老师带来《植树问题》一课。开课的导入采用手指谜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手指后,又利用手指帮学生初步理解间隔的意思,很直观。整节课教师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表格的设计很方便学生发现诸多的数学问题。
学习是可贵的,交流是精彩的,大师们的课不仅吸引着我们的学生,还有后方好学的老师们!
颁奖篇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评委们公平公正的评出两名一等奖,他们是宁都县第一小学的彭国芹老师和易堂学校的王华花老师,还评出六名二等奖,他们是王涛、王小娣、赖芳清、宋玲玲、张玉芳、郭康美六位老师。最后由宁都县第一小学陈育新校长和宁都县教科体局教研室李崇河主任、宁都县第一小雷美海副校长和曾小斌主任为获奖教师和指导老师颁奖!
教育家叶圣陶说得好“得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得教育天下”。青年教师肩负着“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使命,此次大赛将鼓舞教师们在教育道路上大胆探索、一往直前,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心里有诗,自在远方,相信宁都的教育在这一批乐学善思的好教师的铸造下会越来越辉煌!
校训:做有责任心的中国人
校风:勤敏共学和融共进
教风:敬业立范责任立人
学风:博学致用芳行致远
责任编辑:崔芸
图文:李燕华
审核:雷美海曾小斌
审定:陈育新
投稿邮箱:yxgyyx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