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临近过年
但似乎大家都没有什么真实感
很多人更期待的也只是放假
而不是过年
似乎春节这个习俗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
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
过年还不如直接抢红包
但老常州人不这么觉得!
他们虔诚地准备着年货
烹饪着离家儿女爱吃的美食
等待着春节大团圆
老常州过年的记忆
总是与灶台、炊烟联系在一起
男人提早出门采办年货
女人在家准备做馒头团子
小孩们跟着帮忙打下手
肉馒头、菜馒头
萝卜丝团子、青菜团子、豆沙团子
即使是小编这类挑食的孩子
看着云里雾里的水蒸气
闻着从蒸笼里传出的香味
都忍不住的流口水
每次看到热气腾腾的馒头、团子端出来时
多少人忍不住就上手抓起一个要吃
却被热气烫到了手
大人总是一边笑着骂你是皮猴
一边捏出一个不烫手的给你吃
这才是小编心中的过年啊!
蒸馒头
腊月二十五凌晨,大多数人家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要准备蒸馒头。据说是过年蒸馒头,取意是蒸发,希望来年大家能够发财保平安,二来也是在春节图个开心、热闹。为了满足所有人口味上的需求,大多数家庭会包很多不同馅的。
包团子
快过年,团子几乎是老常州人家家户户都一定会准备的。要包团子的日子里,家里的妇人都会赶早起来和面、发酵。为了不感到寂寞,总会约上三五个妇人去一家一起包一起蒸团子。一般都会准备青团子白团子两种。青团子是豆沙馅和芝麻馅的,白团子是萝卜丝馅和青菜肉馅,为了方便区分,心灵手巧的女人们还会捏个尖来区分。尤其是萝卜丝团子,应该是很多常州人的最爱。
做鱼圆
鱼圆,是常州人过年必备的一道百搭菜品。如今依旧不少人为了买上中意的鱼圆,甚至不惜起个大早,东奔西跑。但小编小的时候,大多数人家还是自己准备做鱼圆。常州人对鱼圆的要求很高,大人凌晨为了买到新鲜的草鱼早早去了菜场挑选,然后宰杀洗净漂清血水,再斩成细腻的鱼茸,继而用手捏挤出一只只月牙形的鱼圆。再讲究点会将鱼圆放在鸡汤里一起煮,鱼圆因为吸收了鸡汤的鲜香而更入味。鱼圆受欢迎,除了美味,吃起来现成方便,同时寓意着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并符合中国人过年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腌咸肉
除此之外,在常州,那是肯定少不了腌制咸鱼咸肉再晾晒的。每次准备前,都会看看天气确保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有太阳的好天,买下几十斤鲜嫩肥美的草鱼和胖瘦均匀的猪肉。宰杀、洗净、撒盐腌渍入味、晾晒。由于味美可口,又能长期保存,所以旧时家家都会准备很多。
寓意着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并符合中国人过年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吃馄饨
老常州人在除夕中午是会准备馄饨吃的。新年吃馄饨取其混沌初开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意,意思是粮食满囤,五谷丰登。不同于街边小吃的馄饨,家里包的馄饨个个皮薄馅多个大,吃几个就能吃撑。
祭祖饭
祭祖,常州人俗称“炯仰”。奉行“百善孝为先”的常州人以前都会在吃年夜饭前进行祭祖活动,家家必祭。供品基本上为三荤三素,三荤是:红烧肉、红烧鳊鱼(整条的)、白烧鸡肉或三个煎鸡蛋;三素是豆制品:豆腐、百叶和豆斋饼、豆芽菜、青菜。还有供水果、糕点的,也可以不供,但是有一样一定要有,就是常州的“豆斋饼”,这是不能少的。
热气腾腾的菜上桌后,先有家长拈香在大门口低声念道:“请列祖列宗回来吃年夜饭。”然后斟酒,此时就不能碰桌凳了,请祖先一一安坐。接下来就是按辈份先后行跪拜礼。祭祖活动结束后,家人会把饭菜端回厨房,热一下就可以食用了。
年夜饭
年夜饭,也称团圆饭。对于常州人来说,这绝对是一年的重头戏。除夕之夜,一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围坐一桌,品尝美酒佳肴。按民间的传统习俗,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桌上有冷盆、热炒、大菜、点心等等,一般少不了鱼。鱼取“余”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而且要切记吃鱼一定不能吃完,要留一点。那天晚上即使不会喝酒也会小酌一杯,庆祝自己与家人进入新年。
除夕夜的晚上总是热闹的,有时候团圆饭还没吃完,外面炮仗烟火声就响了起来。小孩子在外面看起了烟火,大人饭后搓麻将打牌,这是一年最放松的时刻。而到了第二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出门拜年啦!
年复一年
常州人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却总觉得没了以前过年的滋味
其实,离家的儿女回家承欢膝下
陪着父母吃个团圆饭
年,就已来到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