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在长期的争取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中,得到了众多外国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许多重大事件都曾有外国人参与,就说人民军队的创建和早期土地革命时期,有不少的外籍人员参加红军,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成长为一名军官,其中,红军井冈山斗争时期,有一位担任过红军连长的外国同志,他就是朝鲜人陈龙鹤。
陈龙鹤,出生于京畿道骊州(今属韩国)一个破落两班家庭,本贯骊州陈氏。在13岁那年,朝鲜爆发了著名的“三·一”运动,陈龙鹤虽然年纪尚小但也深受鼓舞。在念中学时,陈龙鹤结识了汉城著名的左派领袖吕运亨,吕运亨介绍他去中国东北朝鲜人开办的秘密学校学习,在学校里,陈龙鹤立志要成为解放祖国的将军,老师们便推荐他投考黄埔军校。
年1月,陈龙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四期炮科学习,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他思想先进,并光荣地入党。黄埔军校毕业之后,他与同期毕业的组织成员一起,投身北之中,随后,在组织的协助下,组建总指挥部警卫团,卢德铭任团长,陈龙鹤受组织的委派也成为该团的一员。
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时。在武汉的警卫团积极响应,立即率部由武汉出发东进江西参加南昌起义,然而,当这支队伍抵达江西抵达奉新时,才知道南昌起义主力已经南下广东,且与南昌起义部队联系中断。没有赶上大部队的警卫团受到敌人的堵截,只得到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休整待命,随后参加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年9月9日,陈龙鹤所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他随部从修水西门出发,到渣津一带宿营,经过一系列的作战,由浏阳文家市出发,向井冈山进军,经桐木、小枧,到达萍乡芦溪宿营,此时,遭到了敌人的夹击,部队损失严重,团长卢德铭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其中比较完整的只有原警卫团一营。
三湾改编后,部队终于上井冈山,由于干部损失巨大,陈龙鹤作为黄埔毕业的组织成员受到重用,很快被提拔为排长、连长。这一时期,成为这支只有几百人的队伍骨干的成员,就象陈龙鹤当上排长连长的人,只要活到建国后,大部分都成为开国元勋或开国将帅。
两支红军在井冈山会师之后,红四军在宁冈龙市成立,大大增强了根据地的军事实力,也引起敌人的惊恐,敌人立即调集大部队对井冈山根据地“进剿”,其中,陈龙鹤任职31团,先后参加了先后参加了著名的五斗江、龙源口、三打永新和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
首战五斗江,年4月下旬,杨如轩率全师兵力,向井冈山根据地大本营宁冈推进,一个团从七溪岭方向切入,一个团拿山、五斗江方向突进,企图对宁冈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陈龙鹤所部奉命到宁冈、永新交界的七溪岭阻击敌七十九团。红四军在五斗江设伏,待敌主力进入包围圈后,全线出击打得敌八溃不成军,我军一鼓作气,乘胜追至永新,在我军的凌历攻势下,军心大乱,弃城而逃。红军占永新城。
二个月后,敌人又一次重兵对井冈山进行围剿,红四军抢占了新比溪岭的制高点望月亭,战斗打响后,敌人凭借最果的部队”优势装备,集中七八挺机枪,抢占了地势险要的车风口,压向望月亭,均被红军打退,我英勇的红军向敌前线指挥部发起攻击,是役,红军溃敌两个团,歼敌一个团,缴枪七八百支,敌师长带伤逃跑。红军胜利进占水新城,史称龙源口大捷。
在这期间,红四军主力下山转入外线,山上只有三十一团一营和三十二团留守,而湘赣敌军以4个团向井冈山进犯,妄图乘虚摧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迫使我红军大队无法返回,我军在黄洋界力挫湘军,并发起反击,重创敌人。在战斗中,陈龙鹤连表现英勇,凭借险要地势,杀伤了大量湘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随后,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不久,长汀整编时,陈龙鹤所部三十一团改编为第三纵队,并与赣南地方武装合编为红十二军。陈龙鹤担任第七支队二十一大队大队长,此时,赣军、湘军对闽西根据地发动会剿,红军决定进军闽中,威胁漳州,迫敌增援,消灭敌人于运动之中,向闽中进军的第一天,红四军以战斗力较强的第三纵队第七支队担任先锋。
此时,由于红军在闽中没有群众工作基础,筹措给养困难,加上天气炎热,又正值雨季,病员增多,为此,经过经过研究,决定放弃进军闽中的计划,转回闽西,并一举占领闽西重镇龙岩。随后,红四军以第三纵队为前卫,向漳平前进。
第三纵队以第七支队为前卫,在新桥附近和敌人三四百人打了一仗,把敌人击溃。此时,不甘心失败的福建军阀张贞部又派来重兵,进行激烈抵抗,激战半天未打下。杀红了眼的二十一大队大队长陈龙鹤,直接召集队伍里的党员组建敢死队,冲向敌人阵地,最终突破了闽军防线,击溃敌军千余人。
可惜的是,在带敢死队冲锋过程中,大队长陈龙鹤身负重伤,部队本想将其带到医院治疗,但在抵达漳平城之前,陈龙鹤就因伤势过重不幸壮烈牺牲。
“蓝天无语书铁史,青山有情感忠魂”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魂长存!永远长眠在这块红土地上。后人为了纪念为位异国来的英雄,井冈英烈,给他塑了雕像,铜像背依青龙山麓,坐西朝东,烈士浓眉大眼,气宇轩昂,令人肃然起敬。无数后人来这里深切缅怀这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