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全民的国情意识,以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县情是国情的组成部分,加强国情教育宜从加强县情教育着手,以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县情是历史,也是信息,学习它掌握它,能使人聪明起来,成熟起来。谚语云:“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小孩”。这说明公民懂得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宋代思想家范仲淹也说过:“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这告诉人们,一个领导干部的素质,要具备历史知识,才不致成为有勇无谋的赳赳武夫。作为地道的宁都人,或者客居宁都长期在宁都工作的同志,要建设好宁都,首先要了解宁都的古今。做工作,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县情意识。
我县广大人民和公职人员,虽生在宁都,长在宁都,工作生活在宁都,但对宁都古今并不全面了解。如宁都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经济发展的潜能有多大;宁都有多少座大山,多少条河;历史上有哪些风云人物;为何称宁都为“文乡诗国”、“赣南粮仓“、“何谓宁都三魏”、“易堂九子”、“孙氏五贤”,以及近代史上的“宁都起义”、“宁都会议”是怎么一回事等等,不一定全知道,这些,在《宁都县情三百回》中都能找到简明答案。
古人云:“观今宜鉴古”。我们提倡了解过去,鉴古是为今。观今必从县情、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思故图进,开创未来。这就是编者们含辛茹苦,为读者编写这本书的宗旨。
已经出版的新编《宁都县志》,是宁都县情总汇,但新编《宁都县志》文字浩瀚,版本过大,不便携带,且书价也贵,不少读者因得不到一本县志为憾事。为满足读者渴望县情资料的需要,又适应读者的经济能力,县志办始从县志中精选了三百个问答编为一本。此书堪
称县情精华荟萃。它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版本很小,便于收藏携带,书价也便宜,既适用于县乡各级决策人员,也适用于一般干部和社会青年。
县情与国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提倡从县情出发思考问题,建设家乡,必须以符合国情和服从国情为最高准则。诚望本书读者,掌握县情知识,增进国情意识,为建设家乡,加速振兴中华进程而努力。
谢明生
年3月
明天开始,
我们将从地理篇开始,带大家重温历史。
感谢大家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