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天就要过年啦!
小编心里那个激动啊~~
一到过年,
不少小伙伴都会“求活动”“求安排”,
嘿嘿~
贴心的小编为你准备了一份
“宁都春节全攻略”!
想要什么活动,
这里都有~
↓↓↓↓↓
宁都过大年搬马灯
作为一个宁都人,应该不仅是熟悉,而且还是美好童年的一道风景。相信许多人在小时候都追过马灯。马灯,是用竹篾、彩布扎成马头、马尾一样的形状,装置在人的腰部,像是骑马。每年的年初一至元宵节,宁都城乡普遍有搬马灯的习俗。因为有“骏马驰骋”的舞姿表演与“洗马拆牌”的武术表演,还有“神马进村,平安吉庆”的禳神含义,故千百年来深受群众的欢迎。
在梅江、石上、田埠、东山坝、洛口、长胜、会同、湛田等乡镇的一些村庄仍保留了古老的“马灯胜会”群众性灯会组织。灯会每到一村,家家都以鞭炮迎送。
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梅江、石上、田埠、东山坝、洛口、长胜、会同、湛田等地的落村里
桥帮灯
桥帮灯的形式大致类似,是由一块块长木板连接而成,每块木板上面扎有10盏灯,由白纸或红纸糊墙,内插蜡烛。曾坊桥帮灯纸墙上还贴有红红的剪纸图案,寓意幸福安康,吉祥如意。三个地方的桥帮灯各具特色,最具盛名的要属曾坊桥帮灯了,流传在石上镇池布村的曾坊村小组,已有多年的传承历史。正月十五晚上,全村盏灯排成队,如长达近百米的火龙。由几十名壮年男子抬着进祠堂、游村巷、过家门,并登上村口山头,再返回村前的稻田里。在夜幕中,龙头与龙尾要进行各种队形的变化和表演,龙头要咬住龙尾进行反复的较量。年6月曾坊桥帮灯入选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曾坊桥帮灯:
正月十五晚18:00~21:00左右
宁都县石上镇曾坊(距县城约15公里)
(2)马头桥帮灯:
正月十三至十五晚19:00~22:00左右
宁都县田埠乡马头村(距县城约60公里)
(3)新田桥帮灯:
正月十五晚19:00~22:00左右
宁都县湛田乡新田村(距县城约40公里)
石上割鸡、添丁炮
“割鸡”与放“添丁炮”,都是祈祷“添丁添财添福寿”的仪式。在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村,头年生了儿子的人家,要在家族祠堂前举行“割鸡”仪式,祭祀先人。亲朋好友在农历十四这天都会送一大挂爆竹去做客祝贺。
割鸡:正月十四下午4点;添丁炮:正月十五下午4时
宁都县石上镇石上村(割鸡、添丁炮)、曾坊村(添丁炮)距县城约11公里
田头“妆古史”
田头元宵“妆古史”活动,是因扮装的内容为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而得名的,已延续近年。它是用木制衙轿式的小轿,打造底座与框架,使用时以彩绸、纸花、金银首饰装点得绚丽别致,内坐儿童装扮成故事人物。
正月十二至十五,大规模的活动在正月十五上午8时开始至11点左右结束
宁都县田头镇田头村(距县城约20公里)
东龙(田埠)茶篮灯
这个春节民俗活动起源于明朝,最初是当地的采茶姑娘上山采茶的时候哼出的舞曲。经过近千年的演变,演变成为当地村民闹元宵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茶篮灯形状恰似花篮,它的灯框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的,再配以彩纸贴糊,内插蜡烛。表演时,一般还配有乐队伴奏,歌曲主要以民歌和宁都本地的采茶曲为主,每到元宵前夕,当地群众都以茶篮灯巡游的方式闹元宵,祈祷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初二至十五
田埠东龙村(距县城约65公里)
大布(东山坝)兔子灯
“过灯”,是大布村一年一度每家每户都要参加的大型活动,因为形象是兔子,也叫兔子灯。“过灯”是用彩纸扎成的母子兔子形状的灯点燃后,在村庄、祠堂、各家各户巡游。“过灯”的民俗始兴于唐朝,人们把兔子视为吉祥之物,兔子灯所到之处就意味着把吉祥和好运送到了那儿。人们沿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人们祈求神灵保佑,期盼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十至十三
东山坝大布村
游扛灯
在宁都石上、东山坝等地,有一种特大的花灯要二人抬着走,还要二人扶着保护,故俗称“扛灯”。又因此灯用特技制作,能利用火力冲动各种微型戏剧人物表演动作,还能冲动各种飞禽走兽飞翔奔跑,故又名“走马灯”。
正月初十一至正月十六
石上江背、东山坝小源
中村傩戏
宁都中村傩戏在江西宁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当地村民每逢过年过节,用来祈福的一种汉族戏曲艺术,它以动作原始优美而著名。中村傩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表演当中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兼有锣鼓伴奏,人声附和等表演形式。
正月初二至十六
黄石镇中村
西布烟草龙
正月初十一至十五晚19:00左右开始
石上镇西布烟村
发桥
正月十六下午
石上镇
你还在苦恼春节去哪玩?
还在纠结要不要去外地看人头?
反正小编已经决定了,
这个春节,
就留在宁都嗨了~
快来告诉小编,
你最想去哪儿过年呢?
来源:宁都新鲜事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END—
宁都生活圈感谢你的阅读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精彩看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宁都生活圈微论坛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