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上海,灯红酒绿。曾记得,年前,嘉靖三十二年(年),一个叫李国纪的宁都人开始在松江筑城,共修城墙米,箭台20座,敌楼4座,最后积劳成疾,死于松江府通判任上。当时,松江面临海滩,常遭倭寇侵扰。
那个时候的松江是绿色的,而如今这片区域叫上海。年初夏,上海闵行区的凌晨,街灯还亮着,一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骑个摩托,沿着街道在每一家餐馆门前放上一袋青菜。他叫彭春生,是宁都县会同乡的农民,在闵行区曙建村租了六亩地,一半种辣椒,是宁都鳅鱼串;一半种空心菜,是宁都龙蕹。除了在市场卖,他还给这条街道的餐馆免费送一些。送了一个星期了,他想送出一整个绿色的夏天。空心菜但今天不同了。最后一个餐馆有点偏僻,却早早开了门,老板在门口等着。老板说:“我买你的菜。菜确实嫩,昨天有客人说曾在宁都下放过几年,认得龙蕹。还说做法也不同,能不能教教我?”彭春生笑了,他等的就是这一天,没有宁都做法,是浪费了龙蕹啊,那么水灵鲜嫩的,怎么就炒炒了事呢?他答应了,立刻向厨师们示范怎么焯蕹菜,怎么煨辣椒,怎么凉拌,厨师们都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彭春生告诉他们,自己只会种菜,没下过厨,做法是知道的,程序就是这样,要做得好,还是要去宁都学。龙蕹但这已经够了,餐馆用大牌子打出宁都凉拌龙蕹的菜名,那清爽鲜嫩足以诠释什么叫口齿留香。最热情的是曾经下放来宁都的知青,这个时候都到了知天命而耳顺的年纪,常常邀了伴来品尝着蕹菜,共话当年青葱时光。知青们还专门开了网站,上传许多宁都的照片,还有知青回到宁都,投资办了脐橙园。彭春生的6亩地种了12年,夏天每天都要卖出两三百斤蕹菜,餐馆都会提前一天订货,他也照样早早送菜,收入自然不错。今年他回到老家会同乡,盖了三层新房,和儿孙乐享天伦。而宁都龙蕹的菜种却留在了上海,还有那片菜地和弥漫着宁都风味的夏天。来源:美食宁都
编辑:宁都新鲜事
订阅\\\\投稿
①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