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国家拉开扶贫攻坚大决战。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赣州市政公用集团全面落实“扶贫到村、帮扶到户、合力攻坚”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突出问题,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期间,集团先后共派出三批扶贫工作队挂点在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和文明村开展扶贫工作、在马头村开展驻村脱贫攻坚工作,贫困村基础设施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公共服务保障实现全覆盖,特色优势产业获得较大发展,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年,受集团党委的委派,队长钟贞兴、队员许瑞雪、刘灏宇接过脱贫攻坚接力棒,从城市来到乡村,从集团走进马头村,走进田间地头。工作队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以“打底子、强班子、找路子”为思路,从宣传党的政策、抓实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着手推进驻村工作。三年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等,马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全村共有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已全部脱贫,贫困村出列,人均年纯收入翻了近两番,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一步一步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马头村驻村第一书记钟贞兴
他是集团驻马头村第三批扶贫工作队队长,也是该村第一书记。
为解决马头村供水不足,水质差,雨水季节尤为浑浊的问题,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集团争取资金和技术人员推动建设马头村吨/日一体化自来水增容提质工程。协助马头村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建设工作,促成马头村党支部与集团机关党支部“支部联建”,增强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发展产业建设,在巩固白莲、水稻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成立专业合作社,拓展肉牛养殖产业,并链结贫困户参与发展,年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收益8万元。完成了挂点村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减贫任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增长至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5万元。
钟贞兴回想这3年的脱贫攻坚之路,似乎很慢,我曾为了解决村民难题而彻夜难眠;似乎也很快,转眼间马头村就变了模样,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亲身参与、见证这一变化,我深感自豪!
马头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许瑞雪
他是硬汉,粗活累活总是抢着干,身体健康一边放,面对困难不退缩,哪怕受了伤也绝不喊一声疼,但他却把一片柔情给予了马头村全村人,舍小家顾大家。
脚印泥土,心入农家。化解村里矛盾纠纷,入户走访宣讲政策,他以“绣花”功夫和“啃”硬骨头的精神,落实好精准扶贫的每一项工作。照顾年迈的老人为其买药,为行动不便的大爷补办低保卡、身份证,他用真心换真情,最终收获了乡亲的认可与信任,被老百姓称为“暖男”。
许瑞雪投入真情实意,多做实事、善事,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就能赢得群众的真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要能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可以远离家庭,可以挥洒汗水,可以承受委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扶贫干部的新篇章。我为自己是集团扶贫工作队的一员而感到无比光荣!
马头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刘灏宇
他利用自身是宁都人会说本地方言的优势,顶着酷暑和严寒,坚持每个月定期上门遍访贫困户,走烂了好几双运动鞋。每次上户除了采集贫困户信息和宣传落实帮扶政策外,刘灏宇还经常主动帮贫困户做家务、干农活;鼓励他们发展产业、积极就业;为他们完善材料、争取补贴等,村里的贫困户一提起他纷纷都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后生人蛮好,比亲人还亲哟!”
为了方便大家开展帮扶工作,刘灏宇在忙碌之余利用自身所学的绘图技能,绘制出一张全村贫困人口彩色分布图,成为了帮扶干部人手一份的“藏宝图”。
刘灏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沉下身子,去到群众身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才能更好地拉近党群干群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更好地脱贫致富。今后我还将继续保持“铆足一股劲、闯出一条路、干成一番事”的态势,让马头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好。
来源:水务公司
编审:文化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