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学习党史,是为了不忘初心。从年到年,时间跨越百年,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中共党员到如今拥有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中国号”乘风破浪的巨轮,百年历史,风雨兼程。我们读党史、学党史,从英雄先烈们的身上,汲取初心传承的力量。
在庆祝百年之际,伍家岗区梧桐邑幼儿园党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深化党建统领保教工作的重要举措,不断汲取红色力量,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党员、教职工和每个孩子的内心。梧桐邑幼儿园共推出33期红色故事,具体安排如下:
党史回眸---教师篇
主讲者:教师李欣
内容简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并没有让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失去信念。相反,他们前赴后继,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的火种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井冈山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这里过去长期有"山大王",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枪。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党史回眸---亲子篇
主讲人:梦梦三班彭俊宁
内容简介:朱德(年12月1日-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朱德的扁担》是开国上将朱良才同志撰写的文章,该文主要讲述了当年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和红军指战员一起挑粮的故事,实质讲述了红军官兵一致、讲革命榜样的作用。几十年来,该文章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编辑:李欣
初审:鲁玉华
终审:周南海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