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精装)
钱穆著
作者就孔子生平,针对二十五种疑辨做解释,此疑辨均为治学者感兴趣或应了解之主题。
内容简介: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
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
本书提要钩玄,折衷群言,而以《论语》为中心大本。其间取舍从违,实不专为讨论孔子之一生,乃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一部人人必读书。
《四书释义》(精装)
钱穆著
由钱穆先生讲义《论语要略》《孟子要略》与钱穆先生一九五三年所撰《大学中庸释义》合订而成。
内容简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系儒家之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钱穆先生所著《四书释义》分为《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大学中庸释义》三个部分,对“四书”做阐释与发挥。
其中《论》《孟》两书裁为要略,分门别类,有助于学者把握两书要领;《学》《庸》则为其释义,备列全文,使学者体悟篇中宏旨。
《周恩来家世》
李海文主编秦九凤/周秉宜/张能耿副主编
积四十年之力,三地四方合作,近二十年首次增补修订,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章百家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周氏家族史全面、权威的渊源考,作者以权威的资料、详尽的史实,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全面、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周恩来的家族史,并以周恩来个人家族史的兴衰为参照,展现了大时代下中国家族的发展与兴衰。
从这本书中,不仅可以了解周恩来的家族文化对其的影响、熏陶,也能窥见整个中华民族家族文化的发展流转。
《合掌录:阎崇年对话星云大师》(增订版)
阎崇年星云大师著
历史学家与佛教宗师合掌相聚----讲史·谈禅·养生·修心·悟道。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和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的对话辑集。二位大家畅谈了人生、历史、哲学、宗教、读书、文学艺术、修心养生等诸多话题。他们的人生阅历和感悟如水流月明,启发人心,给人禅悦与智慧。
《回家的路:高秉涵回忆录》
高秉涵口述张慧敏/孔立文撰写
乡愁七十年,老兵高秉涵的一生传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著名媒体人柴静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没有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本书主人公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少年离家,一世乡愁。
乱世游离尝尽世间疾苦,漂落台湾夜校苦读学习改变命运。作为军中法官,荣获蒋中正与蒋经国父子颁发“忠勤勋章”;作为执业律师,马英九亲自为其颁发“杰出律师服务奖”。年近花甲开始奔波两岸运送老兵骨灰回家,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他情系乡梓,心系家国,曾身穿律师袍站在“倒扁”前台,携妻子儿孙返乡认祖寻根,公开发声反对“台独”。他就是台湾老兵高秉涵,让我们听他讲述自己的别样人生。
《困守与反攻:冷战中的台湾选择》
林孝庭著
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沈志华推荐;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亚洲馆藏部主任著作;从海外解密档案中解读冷战与台湾。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过去十年来,从美国、英国与台湾各地的学术与史政档案机构所收集的档案中爬梳而来,包括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务院与历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档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台北“国史馆”、“国防部”史政局等地的大量解密史料,对冷战时期的两岸关系、台美关系与国民党的海外秘密活动,进行有系统的建构、分析与论述。
内容包括:冷战边缘─美国与冷战初期的中国边疆、蒋介石与朝鲜战争关系探源、冷战初期蒋介石的“敌后工作”与“第三势力”、台海危机与两岸密使、冷战高峰时期的西藏问题、东南亚冷战场上的蒋介石、冷战与台湾研发核武争议。
《质疑克里希那穆提》(精装)
克里希那穆提著
收录克里希那穆提与各领域人士的对谈。面对质疑,他会如何解答?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印度心灵大师克里希那穆提与各领域人士的对谈,包括:乔纳斯·索尔克(医学博士);大卫·博姆(英国皇家学会终身会员,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授);普普尔·贾亚卡尔(作家);罗纳德·艾尔(作家兼电视制片人)等等。
在这些谈话中,面对来自各行各业人士的疑问和质疑,克氏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寓于对谈当中,但是个中感悟,需要读者自己体会。
《蒐书记》(精装/平装)
辛德勇著
嗜书瘾君子的觅书实录,历史学家、藏书家辛德勇先生记录书与人的一次次神奇缘分。
内容简介:
辛德勇教授不仅是史学界颇有成就的学者,因读书而爱好收藏书籍。看本书收录的文章,可以分享他买书、藏书、读书的经历和体会。
这里面既有买书藏书的经验之谈,又有关于图书尤其是古籍的知识介绍,甚至是独家秘笈。这些文章曾深受读书人、爱书人的好评,首次结集成专书。
《人间花木》(精装)
周瘦鹃著王稼句编
著名作家、园艺家周瘦鹃作品,倍受花木爱好者追捧的经典。
内容简介:
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宇宙间一切天然的美,或者人为的美,简直是无所不爱。所以我爱霞,爱虹,爱月,爱云;我也爱花鸟,爱虫鱼,爱山水;我也爱诗词,爱字画,爱金石。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美的结晶。
《生命的奋进——五大师回忆录》(精装)
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著
这是一本了解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五位大师青少年时代求学历程与人生轨迹的必读书。
内容简介:
本书所辑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五位国学大师的文章,自述其青少年时代怀乡忆亲、读书做人的经验,行文浅易清晰,内容亲切感人。
五位大师出身贫寒,目睹近代中国的激荡与变迁,自觉奋发向上,探索学问,一路走来,成就了非凡的学问和人格,留名于中国文化史。
回望大师们的人生轨迹,其青少年时代意志之坚强,读书之勤勉,心怀之宽广,求真之热诚,仍可激励和启发当今青年一代。
《中国食谱(第二版)》(精装)
杨步伟著
赵元任作注,胡适、赛珍珠作序,一部关于中国烹饪艺术与饮食美学的名著,二十多种文字出版,畅销七十年。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杨步伟的两部著作:《中国食谱》(HowtoCookandEatinChinese)和《怎样点中餐》(HowtoOrderandEatinChinese)。
年,杨步伟随丈夫赵元任定居美国,她放弃了热爱的医生本行,成为低调的家庭主妇。她写了《中国食谱》,向西方人介绍中国菜与饮食文化,由女儿赵如兰译成英文,赵元任作注。
她从中餐烹饪原理、用餐礼仪写到东西方文化差异,兼介绍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出版后被《纽约时报》报道,广受欢迎,再版二十多次。后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在欧美持续畅销数十年。
因此,杨步伟又写了《怎样点中餐》,由女儿赵来思译成英文,赵元任作注。在这部书里,杨步伟介绍了如何在美国吃地道的中国菜肴,她坚持认为“筷子比刀叉灵活,筷子应该统治世界”。
《故乡之食》(精装)
刘震慰著
一册中国版的吃货地图,曾风靡台湾妇孺皆知,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舌尖上的中国,味蕾上的故乡,一部让你垂涎三尺、食欲大增的书。
内容简介:
民以食为天,“食”在我国向来受重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又经过五千年的研究发展,“食”在我国,已经是一种独步全球的艺术。
本书全面介绍中国各地饮食菜肴以及饮食习俗,文字生动活泼,读来口舌生津。一卷在手,饱览故乡美食,重温风土人情。
《从大渡河勇士到导弹司令:开国中将孙继先》
周燕东宁著
讲述一位人生经历十分丰富、极具传奇色彩的开国将军——孙继先。
内容简介:
孙继先是一个出生在山东曹州黄河故道的苦孩子,为谋生路,出逃从军。穿越二十余年的炮火硝烟,他从参加宁都起义的二等兵成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中将。
在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他作为红军先遣团的营长,在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率领由17名勇士组成的渡河奋勇队,乘一条小船,分两批,冒着枪林弹雨,成功渡河,为中央红军继续北上打开一条通道。
他身怀武功,在抗日前线和解放战争中,身经百战,却没有负过伤,是少有的福将。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他临危受命,组建导弹试验部队,在戈壁荒滩上创建中国第一个导弹训练基地,当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航天城,并担任首任司令员。他率领开创者们以“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豪迈气概,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用坚实的足迹书写了铭记史册的人生。
《你不知道的台湾》
熊子杰著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及两岸多名政商界人士联合推荐;以最新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力证两岸同属一家。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个中国原则出发,讲述台湾自有史料记载以来至今,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与大陆的深厚渊源。
书中引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及新近考古研究成果进行充分论述,有力证明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本书叙述语言生动、活泼,所述史实有利于读者了解台湾与大陆的渊源,拉近两岸尤其是湖南与台湾的关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