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麦》(旧称裙子戏),传统小戏。通过农民杨洪高和妻子田金花上南山种麦情景,反映了客家人勤劳、朴实、乐观、风趣的性格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其中《凉亭对歌》和《南山播种》两段有许多优美的舞姿身段。过去有“花旦怕演《种麦》”的说法,因为该戏演出时自始至终无间歇,对歌时男问女答,即问即答,非有坚实基础者不能胜任。该剧于年由黄后桂、廖文根据传统本加工整理,后于年参加赣南区传统戏会演。
《张三当布》,根据传统小戏《双当布》《单当裙》两剧改编。描写长工张三受尽财主李四夫妻的剥削和压迫,借机惩罚财主的故事。该剧保留了传统喜剧的风格,当进入闹剧情节,令人捧腹时,全剧戛然而止,表演方面有其独持风格。年由邓文钦改编、导演,彭墨文配曲,吴庆照担任舞美设计。同年参加赣南区戏曲观摩会演,获节目奖,演员一等奖、三等奖和艺术劳绩奖等多项奖项。赣南区许多专业剧团纷纷移植上演。
《瞧相》,宁都采茶戏传统小戏。描写浪荡公子朱相公借看相之名,调戏凤阳花鼓女艺人,而女艺人勇敢机智,反其道而行之,将朱相公痛骂了一顿,使之落荒而逃。年,该剧参加赣南区传统剧目会演,获剧本整理奖。
《寿诞记》,根据民间传说和宁都道情同名曲目改编而成的八场悲、喜、闹剧。内容描写广西梧州百万富翁梁鸿嫌贫爱富,企图拆散女儿梁四珍与女婿赵玉麟的婚姻,不但没达到目的,反而被忠贞的爱情击败。该戏前半部为生、旦戏,唱做并重;后半部为生、旦、丑相互交锋戏,闹、喜结合。由邓文钦改编导演,彭墨文、曾习华配曲,吴庆照担任舞美设计。从年10月首演至今,已超越千场,是宁都采茶剧团历年来演出场次、观众人次、经济收入最多的一个剧目,成为剧团保留剧目之一,也被其他剧种移植演出。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统剧目。年,宁都采茶剧团移植赣剧。本,《梁祝姻缘》;年,移植越剧本《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直按照宁都采茶戏传统路子演出。
《才郎别店》又名《蔡鸣凤辞店》,传统剧目。描写湖广襄阳富家公子蔡鸣凤醉后误伤人命逃往苏州,与店主张莲结为夫妻。三年后,蔡别店还乡,被前妻朱竹莲勾结奸夫陈大雷杀害,恰被小偷魏打算窥见。张莲赶来为蔡鸣凤鸣冤,告于官府。魏打算挺身作证,案情大白。此剧在新中国成立前分两本演出,上本名《才郎别店》,仅演《别店》《送郎》两折,为小生、花旦唱功重场戏;下本名《新八出》,有《探亲》《被害》《联堂》等折,平时只演上本。全剧曲调除本调外,还有比古文、洋烟歌、联弹、哭板和具有独持风格的数板。
《落马桥》,传统剧目。描写剧中人杜伯高外出收租后,继妻王氏为独占家产,与其弟王山龙合谋,企图害死杜伯高前妻留下的一双儿女金哥、银锭。姐弟俩经过重重苦难,在落马桥与父相逢。最后该剧以王氏遭天谴雷击毙命作结。年,结局改王氏“天雷报应”为“自放毒自遭殃”。该剧《放羊梦会》一折为花旦、小生唱功重场戏;《设计害命》一折为小丑、彩旦做功重场戏。
《毛朋记》又名《茅棚记》,传统剧目。描写毛朋与张玉英的爱情故事。原分上、下本,有《解粮》《抄家》《三打》《南楼会》《对金钱》等折。新中国成立后,只演上本(至《南楼会》为止)。下本《对金钱》描写张玉英死后投胎为一哑女,15年后与毛朋相遇,吐出半块金钱,顿时能说话,毛朋见到半块金钱遂询问缘由,张玉英叙述前生姻缘,与毛朋合对金钱,终于旧梦重圆。此剧《三打》为小生、花脸唱功重场戏,《南楼会》为小生、花旦唱功重场戏,每折都有许多大段对口的连唱带数戏,被老艺人称为“捡尺戏”,即检验演员有无真功夫的戏。
《青龙山》,传统剧目。描写剧中人傅官保终日吃喝嫖赌、不思进取,被桃妹骗光万贯家财后沦为乞丐。一日行乞至青龙山尼姑庵,遇到被自己无情逐出家门的妻子熊氏,熊氏对其以德报怨。在老尼与熊氏的开导帮助下,傅官保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此剧尚有下本《丝棉记》,以天雷击毙桃妹结束,迷信色彩较重,新中国成立后停演。
《一条心》,宁都采茶戏现代小戏。描写农村女青年李爱珍与父母不谋而合,集资兴办地方工业,歌颂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一心为公的先进思想。全剧恰如其分地运用了传统的表演程式和音乐语言。该戏由邓文钦编剧和导演,年参加江西省第一届现代戏观摩会演,得到著名剧作家、时任江西省文化局局长石凌鹤的赞赏。后由中国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开全省县级剧团由国家级唱片公司灌制唱片之先河。
◆◆◆
往期回顾
↓戳这里↓
茫茫人海中,在这里与你相遇
↓戳这里↓
这些“戏痴”的症状你占了几条?快来看看吧~
↓戳这里↓
跟我学采茶.步子动作教学
↓戳这里↓
采茶戏吹乐打丨打排鼓
↓戳这里↓
赣南采茶戏大咖黄善志教你跳矮子步,还不赶紧学起来!
?官方
?官方50
?投稿邮箱:
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