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宁都县印发
《宁都县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操作指南》
指导全县工业企业在织牢
“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疫情防控的基础上
统筹抓好复工复产
◆
一、企业复工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企业用工人数备足口罩、红外体温探测仪、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资。
2.在企业内设立符合要求独立的临时隔离场所。
3.对生产车间、办公区域、电梯、食堂、宿舍等生产生活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4.备足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5.安排宁都本地、未外出、且身体健康的企业员工返岗;人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员工一律暂不返厂;宁都以外的其他员工返厂后须由企业组织隔离14天以上,经检测无咳嗽、发热等症状后,再返岗。
6.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复工方案,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的工作职责。
二、企业复工报备流程
1.企业报备申请
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向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提出申请,园区外规上工业企业向县工信局提出申请,规模以下企业(小微企业)向各乡镇提出申请、县民企局备案,员工人数人以上的企业,由县工信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各乡镇分别受理并统一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企业复工备案表
(2)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承诺书
(3)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复工方案
(4)本地返岗员工名单、外地返厂人员信息(含14日内流动信息)
(5)企业防控防护物资及原材料储备清单
2.组织现场审核
县企业复工复产督导组收到企业复工申请后,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审核未通过的,暂时不得复工。三、复工后的疫情防控
1.封闭管理
1.厂区内有员工宿舍和食堂的,一律实行封闭管理,原则上人员不得进出。
2.对厂外居住的员工逐一登记,并把登记信息报送员工居住所在社区(村组),实行“两头监管”。
3.厂区只设一个进出通道,并在出入口设置检测卡口,落实24小时人员值守,对进出人员严格进行体温检测,做好信息登记,所有人员必须配戴口罩。
4.对外来人员和车辆,尤其是物流运输人员和车辆,做好信息登记,识别来源地,防止疫区人员和车辆进入厂区。对确需进入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车辆和物资进行消毒处理。
5.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实施全员健康检测,对出现发热、咳嗽症状人员立即隔离观察,第一时间报当地疾控部门,按要求送诊,对疑似或确诊病例,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对密切接触人员立即实施隔离,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6.加强厂区周边环境整治,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须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
2.厂区管理
1.在生产车间、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显目位置设置疫情防控宣传标语。编印疫情防控知识手册,人手一份,营造群防群控氛围。
2.建立消毒区域清单,对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员工宿舍、食堂、电梯、卫生间、小卖部等公共场所及通风口、空调等关键位置进行定时消毒,并在公共洗漱场所摆放洗手液和擦手纸。
3.保持办公场所、宿舍、食堂等人员集聚场所通风,原则上不使用空调。
4.厂区内娱乐运动场所一律停止使用。
5.建立口罩回收区,集中消毒处理。
3.生产管理
1.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实行分批返岗、轮班轮岗、错峰生产,采取签字上岗和“小班制”模式。
2.推行网上办公、网上招聘、网上洽谈,提倡行政人员分散办公。
3.工作期间员工间保持安全距离(工作岗位距离保持1.5米以上),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4.食堂管理
1.实行餐具消毒,配备洗手液,保持食堂清洁。
2.实行分批次用餐,推行盒饭制,严禁排队取餐、集体用餐,就餐人员距离保持1米以上,不相互交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5.宿舍管理
1.指定专人24小时值守,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2.保持宿舍干净整洁,合理控制每间宿舍住宿人员,严禁相互窜门、私自外出。
四、建立工作制度
1.信息报送制度
实行复工复产企业情况日报告制度,园区内报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园区外规上企业报县工信局,小微企业报各乡镇、并报县民企局备案。
2.监督检查制度
各督导组确保每天对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督查,并不定期抽查。
3.责任追究制度
对未报备擅自开工及存在问题拒不整改的复工企业,责令停产,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核查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来源:宁都工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