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2日,红四军在取得大柏地胜利后,从对坊进入宁都境内,一路北进,当晚前委和军部机关宿长胜赖坊圩。13日早晨,红四军沿赖坊入城。得知消息的彭澎、王俊等人带领县城各界代表到石榴排迎接。
红四军入城后,前委和军部机关驻县城温屋(现解放路西端北侧)。毛泽东、朱德、陈毅召见了彭澎、王俊等人。向他们介绍红四军入赣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宁都的革命状况,鼓励他们壮大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要求他们发动群众,协助红军筹措军需粮饷。县城的商家临时成立招待处,朱德、毛泽东以红四军军长、党代表的名义联名给宁都县招待处写了一封请代筹军需款项的公函。
在筹措粮饷中,招待处个别执事企图将任务平均摊在中小商人头上。毛泽东、朱德得讯后,即派陈毅招见各位执事,重申红军筹款政策,制止了平均摊派的做法,使红军首次来到宁都就获得了县内中小商人的真诚拥护。
仅一天的时间,共筹得现洋元(比原计划超过元),草鞋、袜子各余双,棉布多匹。这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首次得到充裕的军需补充,全军上下每人发了4角小洋和新草鞋、新袜子。
2月14日,红四军军需处长范树德出具筹款收据给宁都商会招待处。
红军长征后,当地的药材商人邱宝泉(即公函里的“宁都招待处执事先生”),冒着巨大的风险把这份公函和收据藏在一个祠堂(陈屋祠堂)的柱子里。邱先生于年去世后,公函和收据变得不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后,陈屋祠堂改为采茶剧院办公场所,年剧院改造,木工师傅发现一根柱子有一小块是空心的,一打开,这两件文物才得以重见天日。年该公函和收据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