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江西省赣州市辖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4°52′18″~25°36′52″,东经°9′52″~°37′13″。东毗会昌、寻乌县,南邻定南县,西连信丰县,北接于都县、赣县区。东西宽约48.8千米,南北长约84.6千米。全县国土面积.59平方千米,占赣州市面积的6%,江西省面积的1.4%。安远县人民政府驻地欣山镇,距赣州市千米,距省会南昌市千米。[1]
中文名称
安远县
外文名称
AnyuanCounty
别名
安远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江西省赣州市
下辖地区
8个镇和10个乡
政府驻地
欣山镇解放路24号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部
面积
.59平方千米
人口
35.万人(年常驻人口)
方言
客家语-宁龙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三百山,东生围,永清岩,莲花岩,无为塔,龙泉湖,永镇桥,燕子岩
车牌代码
赣B
地区生产总值
74.02亿元(年)
目录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位置
4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矿物资源
5交通
6经济
?综合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社会
?科技
?医疗
8文化
9教育
10旅游
历史沿革编辑
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年),分雩都县南三乡地,“于今县南七十里安远水南置安远县”。(唐《元和郡县图志》),以水名县,属南康郡。
隋开皇中(公元年至年)安远县并入雩都县,开皇九年(公元年),改南康郡为虔州。县境隶虔州。
唐贞元四年(公元年),分雩都县南三乡并信丰县一里,再置安远县,属虔州。
五代十国吴杨隆演天佑七年(公元年),以虔、韶二州置百胜军,县隶百胜军。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县隶昭信军。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年),改昭信军为军州,县隶军州。
太平兴国元年(公元年),改军州复为虔州,县属虔州。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3年),改虔州为赣州,县属赣州路。
今日安远
元至元十四年(年),改赣州为赣州路,县属赣州。
至元二十四年(年),并入会昌县,至大三年(年),复置安远县,仍属赣州路。
明洪武二年(年),改赣州路为赣州府,县属赣州府。
清顺治三年(年)至宣统三年(年),仍属赣州府。
民国元年(年)冬,废府,县直属江西省。民国三年(年)设赣南道,县属赣南道。民国十五年(年)废道,复直属江西省。
年6月起,属赣西南苏维埃政府赣南革命委员会;11月初起,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赣南办事处,年6月起,属中央苏区江西省。年8月中旬,属中央苏区粤赣省。
民国22年秋,属赣南专区。民国23年,赣南专区改称江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区,县隶之。民国24年3月至38年8月19日,属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年8月20日,属赣州分区。同年11月23日,属赣西南行政区。
年6月29日,属赣州专区。年5月25日,属赣南行政区。
年5月15日,属赣州专区。
年,属赣州地区,至年底未变。[2]
年7月1日,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安远县属赣州市。
行政区划编辑
截至年,安远县辖8个镇、10个乡,11个居委会、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欣山镇。
欣山镇、孔田镇、版石镇、天心镇、龙布镇、鹤子镇、三百山镇、车头镇、镇岗乡、凤山乡、新龙乡、蔡坊乡、重石乡、长沙乡、浮槎乡、双芫乡、塘村乡、高云山乡。
欣山镇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孔田镇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版石镇面积:k㎡ 人口:人 邮编:342 代码:
天心镇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龙布镇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鹤子镇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三百山镇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车头镇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镇岗乡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凤山乡面积:94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新龙乡面积:k㎡ 人口:30人 邮编: 代码:
蔡坊乡面积:96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重石乡面积:62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长沙乡面积:76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浮槎乡面积:77k㎡ 人口:15人 邮编: 代码:
双芫乡面积: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塘村乡面积:.5k㎡ 人口:人 邮编:342 代码:
高云山乡面积:.5k㎡ 人口:人 邮编: 代码:
参考资料:[3]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人;其中欣山镇、孔田镇、版石镇、天心镇、龙布镇、鹤子镇、镇岗乡9、三百山镇、凤山乡32、濂江镇、新龙乡、车头镇、江头乡、蔡坊乡、重石镇、岽坑乡、长沙乡、浮槎乡、双芫乡、塘村乡、高云山乡8人。[4]
年人口普查,安远县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4]
地理位置编辑
spanclass="BMap_MarkerBMap_noprint"unselectable="on""=""title=""style="position:absolute;border:0px;cursor:pointer;background:url(" 高速公路2条.2公里:①S80境内全长42.公里,途经新龙乡、欣山镇、高云山乡。共设一个安远收费站,位于安远县城北工业园。②S41境内全长85.49公里,途经浮槎乡、龙布镇、重石乡、版石镇、车头镇、欣山镇、凤山乡、镇岗乡、孔田镇、三百山镇。共设四个收费站,分别为龙布收费站(位于浮槎乡长河村)、版石收费站(位于重石乡罗坑村)、安远南收费站(位于欣山镇碛角村)、三百山收费站(位于孔田镇和务村)。
高速公路两条:寻乌至全南高速公路、宁都至定南高速公路。
安远至全南高速
安远收费站
年12月26日上午九时十六分,寻全高速公路安远至全南段正式通车,结束了安远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了全省(江西)“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寻全高速公路项目是《若干意见》重点支持的建设项目,是《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后我市的第一个重大建设项目,也是我省“县县通高速”的收官项目之一。项目的建成对完善赣南地区、赣闽两省区域高速公路网,提高地区综合运输效益,改善通行条件,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寻全高速公路信丰至全南段与大广高速公路并线,在信丰小江互通相接。安远至信丰段,途经安远、信丰2个县8个乡镇,路线全长51.公里,全线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80千米每小时。
省道4条:省道S、省道S等。国道3条:①G南昌-惠来。②G东山-泸水。③G石狮-水口。铁路:规划赣龙厦高铁和瑞梅铁路。[5]
经济编辑
综合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0%,增幅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万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10.7%,其中工业增加值万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14.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2.0:25.3:42.7,其中一产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二产同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三产同比上升了0.5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4元,比上年增长18.3%。[6]
第一产业安远县稻作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被打破,脐橙、食用菌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中部崛起中实现产业富民。安远县为典型的山区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水稻、西瓜、林木、生猪等是传统大宗农产品。20世纪80年代,县内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不断提高粮食、西瓜、蓄禽产量的同时,调整农产结构,发展果业和特种养殖,投身商品流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末,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安远人民从发展农村经济的探索中认识到,要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实现脱贫致富,就必须挣脱自然经济的羁绊,跳出农业办农业,调整产业结构,走规模开发的产业富民之路,下大力气发展脐橙产业。经过全县人民近十年的努力,脐橙产业蓬勃发展,一跃崛起为安远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年,安远县被国家列为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园艺产品(脐橙)出口示范区。年,安远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脐橙)出口示范基地县。至年,全县建起万亩以上果业基地10个、千亩以上示范区个、精品果园余个观光果业带2个,果品加工企业23家。温柑、脐橙两大产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从年的.7公顷、吨发展到14公顷、10.万吨。安远柑橘类果品产值3.2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32.57%。[5]
农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1%,增幅同比上升了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万元,增长7.8%;林业产值万元,增长4.6%;牧业产值万元,增长4.8%,渔业产值万元,增长1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万元,增长10%。[6]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5亩,同比下降0.9%。其中稻谷种植面积亩,下降1.4%;瓜类种植面积15亩,增长6.4%;花生种植面积亩,增长22.3%;蔬菜种植面积亩,下降3.8%。年末水果种植面积亩,比上年扩大亩,增长10.2%。[6]
全年粮食总产量吨,同比下降1%;水果产量吨,同比增长13%,其中柑橘产量307吨,同比增长13.5%。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吨,同比增长10.7%。生猪出栏29.9万头,同比增长17.8%。家禽年末存笼只,同比下降17.8%。水产品产量吨,同比增长4.2%,其中养殖业产量吨,同比增长6.9%。[6]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品产量(吨)
比上年(±%)
产品名称
产品产量(吨)
比上年(±%)
一、稻谷
-0.9
二、花生
34.8
①早稻
44
0.2
三、果用瓜
15
-9.3
②中稻及一晚
2.4
四、水果
13.0
③二晚
-2.8
五、蔬菜
10.8
参考资料:[6]
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
安远县是
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4张)
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优质园艺产品(脐橙)出口示范区,被国家农业部列入赣南湘南桂北柑橘产业优势区。安远县“三百山”脐橙荣获“绿色食品证书”和“无公害产品标志证书”,荣获全国唯一的脐橙类绿色农产品殊荣,在中国赣州第二、第三届脐橙节上连续两届评为赣南脐橙金奖。
其他主要特色农产品有:黄金西瓜、甜橙、三百山脐橙、鸡腿蘑、香菇。
特种养殖产品有:麻羊、河蟹、三黄草鸡。
特色食品有:苦笋罐头、东江泉酒、豹骨酒、饮料、米粉、韭菜面条、三百山矿泉水、月亮巴。
第二产业安远工业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
安远县工厂
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创办了木材厂、造纸厂、活性炭厂等以木材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90年代中后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乡镇企业日益式微,国有工业企业经营困难,纷纷倒闭、破产,大量工人下岗待业。期间,为改变工业落后局面,曾着力发展私营经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但受交通、通讯、资源、人才特别是观念和指导思想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国有工业改制破产后,私营经济也难有起色。进入21世纪,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制定“产业富民,工业兴强,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依托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基础,着力发展工业经济,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矿产工业和脐橙精深加工,先后引进明俊、明达等近二十家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落户安远,形成脐橙加工、矿产、冶金、食品、制药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经过近5年的努力,安远工业经济一枝独秀,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走上了工业兴县的发展之路。至年,县内已有地方工业企业17家,涉及建材加工、矿产开发、森林开采、果品保鲜、服装生产、电器组装、机械制造、药材研制、玩具制造等30余种门类,全县工业年产值由年的.73万元提高到.6万元。[5]
安远县工业园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工业园,是为破解发展难题而全力打造的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安远县工业园立足脐橙深加工、稀土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服装鞋帽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导向型经济。
红井林业、华田源电子、科迪电子等一批投资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已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投资万元改善了安定和安信公路主干道。黄坑至上濂、版佑线至铁丰和孔田至桂竹帽三条县乡公路已动工建设。版石和镇岗两个千伏输变电工程已竣工或基本竣工。
安远工业园成立于年4月,总规划面积1.15万亩,其中九龙小区亩,版石小区亩。共有入园企业3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
安远工业园区逐渐形成了以高美(安远)电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电子制造、以农夫山泉、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以山香药业有限公司为主的制药业、以明达功能材料有限公司为主的矿产品深加工四大支柱产业。
安远工业园区强化跟踪协调综合服务,实行园区干部人员挂牌上岗服务制度和挂点企业联系制度,树立了“快节奏、高效率、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创建和谐平安工业园。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利税再创历史新高。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含稀土公司)万元,同比增长79.4%;实现工业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21.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2.5%,比年下降了7.9个百分点。[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65.1%;实现利税万元,同比增长.5%,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工业利税再创历史新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3%,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6]
主要工业产品有:山香园片、松香、饲料、胶合板、刨花板、储烯树脂。
年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品名
单位
产品
产量
比上年(±)%
品名
单位
产品
产量
比上年(±)%
钼精矿
吨
.2
17.3
灯具及照明装置
万套
43
-84.3
软饮料
吨
.5
96.1
玩具
千元
41.9
供电量
万度
24
11.7
塑料制品
吨
.4
0.3
中成药
吨
.2
-16.5
混合稀土金属
吨
-66.2
参考资料:[6]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商业贸易、餐饮、住宿、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信息中介、广告服务、移动通讯、休闲旅游、保健按摩、网络服务、设计装潢、金融保险、基金证券等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县内商厦林立,县城街头夜宵经营品种丰富,通宵营业,闻名赣南,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安远旅游业,借香港回归掀起开发的热潮,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县已辟建三百山、虎岗温泉、仰天湖、九龙嶂、龙泉山、无为公园、永清岩、永兴山、莲花岩、燕子岩、东生围、尊三围等20余处观光景点,基本形成以探幽三百山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旅游线和以探寻苏区时期红军活动遗址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线,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年,三百山景区和温泉度假区建设新增投资万元,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东风湖电瓶车道完成路基建设,高尔夫练习场等康体运动项目投入经营。开通了赣州至三百山旅游快速直通车。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万元,分别增长20.1%和20.7%。[5]
社会编辑
科技安远县推行科技兴县战略,认真落实知识分子待遇政策,在全社会营造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鼓励发明创造,鼓励智力参与分配,鼓励科技人才承包、创办企业,为经济建设服务。围绕粮食、果业、食用菌、生猪等产业兴办农民夜校,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实施星火计划和农民知识化工程,一批乡土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以粮食、果业种植为主的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农业、医疗、水利科技骨干为主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至年全县有科技人员人,比年增长26.3倍;高级职称人数从无到有,发展到人;中级职称人,比年增加人,初级职称人,比年增加人。[5]
医疗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为主体的县、乡、村医疗服务网络,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业病、地方病,提高医技水平,推行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年,全县拥有医生人,病床张,分别比年增加22%、18.4%。[5]
文化编辑
安远文化底蕴深厚。明朝大学士安远县知县宋濂在安远开风气之先,其倡导的儒雅、好洁、自信、笃学、好客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安远九龙嶂是赣南采茶戏发源地。明朝中期,安远茶农在茶叶生产、贸易过程中创作了集歌舞于一体的采茶灯,清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赣南采茶戏,广泛流传于赣南和周边省市。年赣南采茶戏被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茶童戏主》。传统剧目《睄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历演不衰,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第一批非物质史化遗产。21世纪初,安远县采茶文化迎来繁荣的春天,先后整理创作出采茶扇舞、采茶健身操等采茶文化产品。
楹联文化厚积浦发,中国第五个、江西省首个“中国楹联之乡”的安远,处处弥漫着浓浓的联韵,构筑起安远国学文化的家园;南乡大堂音乐流传于安远南部,是一种源流失考的在红白喜事上吹奏的佛教音乐,喜则欢快、明亮、悠扬,哀则凄切、悲凉、忧伤;有多年历史的五节瑞龙,地方色彩浓郁,给人民带来美好的祝愿;原建于北宋绍圣四年的无为寺塔六面九层62米,巍峨挺拔,高耸入云,见证了安远佛教文化的繁荣;鹤子郭氏汾阳堂简朴大气,雄浑厚重,是安远具有秦汉时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永镇长廊瓦桥凝结了安远先民杰出智慧和高超建造技艺;东生围、丹林围、恒豫围等一批客家古代围屋体现了客家建筑的独特风貌,被称为汉代坞堡活化石。县内尊三围革命遗址是土地革命时期唯一以客家围屋作为战场工事的历史遗存。红色的土地处处展现着安远人民勤劳、勇敢、智慧、自信的精神风貌。[5]
教育编辑
至年,全县办有幼儿园24所,小学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完中3所,职中1所,幼儿学前入园人数人,在校初中学生18人,在读高中学生人,与年相比,分别增长34.8%、37.8%和16.6%,县内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考取国内大中专院校人。[5]
旅游编辑
安远境内主要景点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安远三百山景区(9张)
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升围、莲花岩、无为塔、龙泉湖、永镇桥、永清岩、燕子岩等。其中东江源头三百山是江西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北有庐山、南有三百山”之称,山内瀑布众多,有独特的原始森林景观,三百山虎岗温泉群水温高达75℃。
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安远县属于原中央苏区片区。[7]
东生围
安远县境内遗存大量具有客家特色的房屋——围屋,其中最为出名、保护最为完善的是镇岗乡的东生围、磐安围以及革命遗址尊三围,三处均为方形围屋,比圆形围屋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其中,东生围俗称老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远县城南20公里的镇岗乡老围村,该围屋长94米、宽73米,它是集祠、家、堡于一体,是国内目前留存下来最大的方型围屋,堪称安远最有标志性又最有沧桑感的人文景观。它是由当地大财主陈朗廷建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年),同治七年(年)全面竣工。东生围是赣南围屋中的典型代表。它的外墙全砖结构、围内室外铺地全部用卵石、实心炮楼做法独特,为客家围屋中仅有,是研究赣南围屋类型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被称为“东方古堡”。
半天塘古瓷窑遗址(古文化遗址)
半天塘古瓷窑遗址,位于镇岗乡高峰村半天塘。建于明朝时期。分布于半天塘村的碗窑下、杨梅溪、晒禾坪、架子背四个地点,有五座古窑,均为斜坡式龙窑,遗物堆积层厚1.5至3米,面积约1平方米。烧制青色、白色、褐色釉瓷,碗窑下窑还烧制青花瓷,各窑烧制的器物多为生活日用瓷、白釉瓷多以水草、菊花瓣、梅花、蔓草纹为主,青花瓷碗、碟等器皿饰有太极,坎卦纹和“福、禄、寿”等吉祥语,烧制多采用叠烧法。年12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越国世家宗祠
《越国世家》宗祠,位于安远县长沙乡筼筜村,始建明成化丁亥年(),明万历、清康熙、乾隆、宣统和民国曾6次修整和增建,宗祠由门楼和三幢厅组成,门楼为硬山顶单昂建筑。底平面长8.9米。宽3.8米。三幢厅由前、中、后三幢厅堂组成。纵深43.3米,内宽9.4米。前幢厅内有木匾二块,一是清道光三十年立的“圣旨”匾,
二是清代诗人钟元弦手书“画获遗辉”匾,门楼左侧7米处有一建于乾隆五年的二柱,无楼式石牌坊,高4.68米,24米,年4月有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筼筜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卢氏宗祠
石口卢氏宗祠位于凤山乡石口村,始建于明代,清代扩建。解放后卢氏村民集资又进行过修葺,宗祠砖木结构,风火墙,歇山顶。祠为一进三厅,内有天井,上厅十柱承托梁架,两侧建有厢房,厅正面的楼阁三斗拱承托出檐。面宽广40米,进深米,占地面积平方米。是安远县现存最大的客家宗祠。年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为宗祠四周20米。
莲花岩
莲花岩位于车头镇车头村莲花小组,是安远县重要的游览、避暑之胜地。明隆庆年间(~)知县周昶命僧明慧建新佛宇,题日“莲岩洞天”,并留下“岩虚天构宇,洞古佛留龛,石壁高连汉,天泉直泻潭”之佳诗句。佛宇依岩而建,楼廊飞檐从岩中悬出,在苍松翠竹簇拥下,更显幽雅飘洒、绚丽,内楼设神龛,置观音坐莲佛像,神态端庄慈祥,佛宇前建有书屋一幢,供游客歇息,岩东侧有一天然石塔,岩前有一古时相传每日出米,够供僧客膳食,因僧贪心凿大其孔,乃出砻糠三年而止的石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