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3日,三湾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宁冈县,当晚至5日,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在宁冈古城联奎书院召开扩大会议,即“古城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除少数人外,与会者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意见。
???年10月中旬,毛泽东在酃县水口看到国民党报纸,得知南昌起义主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并闻知长沙、湘南的工农运动没有起来,遂“放弃了准备退往湘南的想法,坚定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茨坪。11月初,毛泽东率部回到茅坪,“开始创建以宁冈为大本营的井冈山根据地”。至此,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完成了“引兵井冈”的转折,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走上探索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
位于湖南省和江西省交界的罗霄山脉年1月,为了解决军需问题,毛泽东率部从砻市(宁冈县城所在地)出发,攻占遂川县城,并于1月24日成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亲自指导颁布施政大纲,共有30条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土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多方面政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蓝图得到初次呈现。
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燃起的革命星火,引起国民党的恐慌。年2月上旬,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下令驻吉安的杨如轩部向井冈山发动第一次“进剿”。2月18日,工农革命军取得宁冈新城大捷,击破赣敌进犯。2月21日,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主席文根宗。2月下旬,在毛泽东的指导下,经前委讨论决定,将永新、遂川交界的井冈山区茨坪、大小五井、白银湖等地划出,成立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到年2月,毛泽东成功地创立了以井冈山为依托,以茶陵、遂川、宁冈等三县苏维埃政府为政治中心的湘赣边界根据地。三县红色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年初,湖南省委指示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策应湘南暴动。所谓湘南暴动,主要是朱德带领南昌起义余部发起的。湘南暴动起初比较顺利,而且帮助地方武装快速发展了革命力量。为保存有生力量,年3月29日,朱德率部向井冈山转移。几乎同一时间,毛泽东在砻市集中工农革命军第一、第二团准备接应。4月21日,何长工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与朱德部队主力在沔渡会合。24日,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王尔琢等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会见,随即召开会议,决定两部联合,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4日,两军在砻市广场举行胜利大会师,正式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军直辖4个团,即由南昌起义军余部组成的第二十八团,由湘南宜章农民军组成的第二十九团,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组成的第三十一团,由袁、王部队组成的第三十二团。至此,井冈山的兵力从原来的多人增加到多人,其中的主力是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一团。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
朱毛红军会师后,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军事实力,却也引起湘赣两省敌军的仇视。年4月下旬,赣敌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率全师兵力扑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进剿”。毛泽东、朱德召集红四军军委会议,商议作战方针,决定:避敌主力,攻击侧翼,声东击西,集中兵力歼敌一路。会后,朱德、陈毅、王尔琢率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团担任主攻,迎击敌第八十一团;毛泽东,何挺颖率第三十一团到宁冈、永新交界的七溪岭阻击敌第七十九团。4月底,第二十八团与敌人在黄坳遭遇。第二十八团系南昌起义部队,身经百战,打敌人一个营原本不在话下,但朱德却让第二十八团虚晃一枪,退守小行洲,继而派第二十九团悄悄地向黄坳疾进,将敌人团团围住。在第二十九团的凌厉攻势下,敌人军心大乱,最后溃散而逃。红四军第一次占领永新城。
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的谢氏慎公祠召开,选举产生湘赣边界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任书记。为了统一边界各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领导,5月底,毛泽东又在宁冈茅坪召集了湘赣边界各县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湘赣边界工农兵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边界政府下辖茶陵、遂川、宁冈、永新和随后成立的酃县、莲花等6个县政府。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式确立。
扫码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