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小布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东临洛口镇、钓锋乡;南连黄陂镇、大沽乡;西北与东韶乡、吉安地区的的永丰县中村乡、上溪乡接壤,是宁都县也是赣州市最早的边陲建制乡之一。镇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市场繁荣,素有“宁都小香港”之誉称,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年,小布镇被评为”江西省十大休闲旅游小镇“。小布原名小浦,意指建在水边的小镇。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年7月28日,小布镇入选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小布茶闻名遐迩,中国特色小镇、国家卫生镇、江西省十大休闲旅游小镇、江西省魅力乡镇十强、江西省第五届文明村镇、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金光熠熠。
小布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小布镇是宁都县也是赣州市最早的边陲建制乡之一,早在年就开设了小浦乡,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了6次名称的更换,直到年6月撤乡建镇,更名为小布镇。小布镇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镇内有钩刀嘴、庐穆峰、庙龙山、岩背脑瀑布等自然风景区,圩镇有始建于清朝嘉庆18年的万寿宫。
小布镇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小布镇是一块红色故土,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政治、军事指挥中心,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侦察台在小布镇赤坎成立。红军总部在小布赤坎召开了庆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大会。在小布镇,毛泽东、朱德、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许多光辉足迹。年由总参三部出资修复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侦察台旧址。年1月28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于小布总部签发“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随后,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小布镇陈家土楼正式开课。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招收了12名学员,后一路迁往西安,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游
万寿宫
小布万寿宫始建于清嘉庆十八年(年),距今年历史,是目前除南昌万寿宫外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庙,原址在木坑村的塔下组,现搬迁到现在的小布街。
万寿宫内有天蓬、戏台、酒楼、钟鼓楼等,左侧设有三官堂,右侧设有谌母殿,下两侧分别有土地祠、白马庙,复制雄雌石狮子和化钱炉,庄严雄伟,具有古代文物鉴赏之值。总占地面积约四千平方米,正堂为高明殿、许真君、吴猛、甘战神像居中,正门顶上“福我西江”四个金字,还有皇帝命名“敕封万寿宫”圣旨牌位。
老街
小布老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原址在木坑村的塔下组。从清嘉庆十八年起,这里便陆续建起了三庙,即真君庙、老官庙、石仙庙,并先后建房多间,于是百姓聚集,一个新的集市很快形成。所有经商务农者均以客家人为主,街道设置叫棋盘形,圩上有大街、横街、鱼行三条主街,加上老官庙、鸡行、姜行、豆子糯米行、番薯芋子行、线香草鞋行、柴行等小街小巷子有七八条之多,各街各巷集中通往圩市中心——万寿宫酒楼下。
朱德同志旧居
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朱德同志居住在小布赤坎村“邱屋”。在此居住期间,朱德同志同毛泽东同志一道领导军民总结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经验,组建了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和第一支无线电侦察台,开创了红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新纪元。同时还指挥红军在广昌、乐安、宜黄、南丰、宁都一带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筹粮筹款,为粉碎敌新的“围剿”作充分准备。
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旧址暨毛泽东、项英、曾山、徐特立旧居
旧址名龚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平方米。年修缮。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此成立。年12月底至年2月下旬,毛泽东、项英、曾山、徐特立居此。毛泽东居此期间,整理了《兴国调查》《寻乌调查》,并写下了这两篇调查的前言,填就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上半阕。旧址大门外墙有舒同当年手书革命标语两条。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
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
旧址名龚氏家廟。始建于清乾隆年间。8年由原总参三部修缮,并复原陈列。年12月底至年2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驻此。年1月6日,红军通过半部无线电台(收报机)在此首次侦收到国民党通讯社消息,标志着红色电波的发源。
花果山生态茶园
面积约1千亩,种植品种为福鼎大白,是“小布岩茶”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群山环峙,云雾缭绕,产出的茶芽叶肥壮,持嫩性强,有效化学成份含量十分丰富。
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成立旧址
旧址名张氏家廟。始建于清末。年修缮。年2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于此成立,主任由毛泽东兼任,下设宣传处、组织处、秘书处和总务处,每处有工作人员数名。
红一方面军总交通队旧址
位于小布赤坎村的“熊家祠”,系砖木结构,保存完好。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交通队驻此,当时黄志军同志任队长,冯文斌同志任政委。里面保存了较多当时红军领导、战士们书写的标语。
食
小布霉鱼
小布霉鱼做法源于霉豆腐,又分干霉鱼和湿霉鱼两种做法,其先有干后有湿。在此基础又霉鸭、霉鸡、霉猪肝、霉牛肉等一系列做法。霉鱼历史悠久的特色风味菜,口味独特,香、辣、咸、鲜,下酒下饭。干霉鱼为传统霉鱼,到了每年冬天在家家户户都会做,常和腊肉腊鸭一起作为过冬、过年、宴客的菜。湿霉鱼起于80、90年代冰箱流行,摆脱了季节限制,可以现做现吃。两者的区别在于:其一做法不同,湿的霉鱼去掉了封坛油浸的步骤,两腌渍的时间也不一样;其二口味、口感不同,干的经封坛油浸发酵后更咸(由于要长时间保存)、香醇、鲜(由发形成的特有味道)、口感紧实,湿的更鲜、香辣、表皮香酥内里嫩滑。
宁都松丸
松丸的大致做法大致差不多,一个水烫,一个蒸,而大多数人都喜欢用来蒸。松丸的主料是萝卜和菜脑,特别是用菜脑做的更好,这样吃起来味道更鲜美。至于其它的佐料,一般是葱、瘦猪肉和薯粉。做法:一般来说,都是用萝卜切细丁,后用盐腌制20分钟左右,接着把萝卜里面的水份用手捏干,把猪肉剁碎后腌味,葱切细丝,再把萝卜放入锅内干炒,不要放油,放入瘦猪肉(瘦猪肉里面要有些肥肉更好),等萝卜出水差不多时,放入小葱调色,然后铲起来,加入薯粉汁拌好,用手弄成团,小小的如兵乓球一样,最后上蒸锅。开蒸了,很快的,大约十分钟就可以吃了。
三杯鸡
三杯鸡是江西民间风味菜,起源于宁都,为贵宾宴席用菜,风味独特,历史悠久。据传很久以前,有一乞丐,母子相依为命,母病卧床奄奄一息,儿为母尽孝,设法讨来一只母鸡,用契缸钵盛煮,向富户讨来一杯米酒、一把盐、一匙油掺和一起,炖熟喂其母,不料鸡香四溢,引来隔壁一位官厨,尝之味道甚鲜。后来,这位官厨不断改进制作方法,以一杯素油、一杯酱油、一杯水酒为调料,并取名“三杯鸡”。其制作工艺经发展,演变至今,唯用陶钵炖煮形式不变。原料为鸡一只,植物油、酱油、糯米酒、姜、葱等。方法是:将鸡宰杀剖好,洗净切块,放入陶钵中,加盐适量拌匀,放入油、酱油、酒各一杯,将生姜片、葱白扎盖鸡上面。陶钵置炉上先用旺火煮10多分钟,间隔翻动几次,后转温火收汁。上桌时去掉姜、葱,淋上少许麻油。此菜以其色泽红润油亮,质地滑软细嫩,原法醇厚,香味浓郁,味美咸鲜而闻名。年《中国建设画册》曾刊载此菜谱,向海外推荐。8年入选北京奥运会主菜单。
擂茶
宁都的擂茶历史悠久。宁都客家人食擂茶的习俗始自唐,盛于宋,有一千多年历史。今全县各地食擂茶的习惯仍很盛行。一般用来招待女客。青塘、赖村一带不论男女客人均以擂茶为上品予以招待,还把擂好的茶泥作为馈赠贵宾的礼品。宁都的擂茶有水擂茶、米擂茶之分。宁都擂茶香(佐)料多种多样,香、酥、鲜、甜,各具食味、营养丰富,既解饥、渴,更利脾胃、助消化。
大块鱼
大块鱼是宁都餐桌最受欢迎的一道家常菜,它的做法是将草鱼切成三指宽在大块,姜切丝,葱切段,青椒切成斜刀片。锅放油下鱼块,煎至两面黄,烹料酒、姜、葱、青椒,放水、盐、味精煮入味即成。食之鱼内鲜嫩,味道鲜美。
住
宁都国际酒店
晨
李萌丽
江财旅游s
一个纯干货的旅游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