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豆腐水大家已经知道了,尜尜又是什么呢?
字典上说,尜是一种儿童玩具,现在一般叫陀螺,打尜就是抽陀螺。但北方过去的打尜不是抽陀螺,而是类似于现代的垒球,用木板或木棍敲击,有一套规则,适合多人竞技。有专家考证,这是由古代的击壤发展而来。但击壤的“壤”有一尺多长,三寸多宽,击上几次就累了,实在不适合越来越文弱的人类来游戏,于是就有了“尜”和“打尜”。
科学的发明,多出于对自然的认识和模仿,自然界什么像尜呢?最常见的就是禽蛋。你看这上小、中大、下小的字形结构,不是特为蛋造的字么?古人造字,象形是第一法。
宁都一直把外形像蛋的东西称为尜尜,鸟蛋是叼子尜尜,蛋形的果子也这样叫,比如枞尜尜。单说尜尜,则一定是鸡蛋。酶豆腐水嘟尜尜,就是往尜尜液汁中掺入酶豆腐水,嘟出来的菜金黄中带有赤红,滑嫩中含有辣味。很早以前宁都就有酶豆腐水蒸尜尜和嘟尜尜,自从毛主席来到宁都黄陂镇的观音排村的村民朱大嫂结合这两道菜好的特点,做出了酶豆腐水嘟尜尜。
那是年3月25日,朱大嫂高兴坏了。她住的祠堂里有空着的厢房,上午朱总司令来了,原打算住下,拉了一通家常,转了几圈却走了。下午,毛主席和贺子珍搬来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观音排防空条件好,朱总司令临时找了个借口让毛主席来住,自己去了丁家排。朱大嫂不管这些,她只想给客人做顿好吃的,“我的手艺啊,可是观音排数第一的,尤其尜尜嘟得好。”她盘算着炒点腊肉,嘟个尜尜,拌些莙荙,打碗豆腐汤,喜滋滋就下了厨房。但一站到灶前她就呆住了:她的菜谱辣味不够,听说毛主席及其夫人都很吃辣,三菜一汤只一个辣菜怎么行?总不能让毛主席光吃酶豆腐吧?“酶豆腐?在尜尜里孱点酶豆腐水吧。”朱大嫂有了主意,一点不犹豫,就忙起来。
毛主席在观音排住了20天,召集了多次军事会议,主持了赣西南苏维埃主席代表会,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朱大嫂一直在毛主席和贺子珍身边。此后,虽然偶尔还能听到消息,朱大嫂却再也没见过毛主席。直到年,县政府派人送来请柬,说毛主席记得观音排,记得酶豆腐水嘟尜尜,请朱大嫂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朱大嫂这时才满眼泪花。
千里迢迢,朱大嫂最后还是没去北京。年国庆观礼的盛况,上世纪80年代,垂暮的朱大嫂从邻居的黑白电视机里看见了。但酶豆腐水蒸尜尜的美味早已在宁都流传开来,作为乡村烹调高手的朱大嫂,因这一名菜为人们所知。
来源:《美食宁都》
今日宁都长按左侧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