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庆建党百年读百篇党史故事识百名党史人物

三湾改编

01历史背景

三湾改编之前,已经诞生达六年之久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拥有一支独立的军事武装。我们党整合和影响了一些国民党军队,并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但党组织(支部)都是设在团一级,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直接管连队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只做宣传教育工作,因而政治工作没有群众基础。连一级没有党的组织,就难以直接掌握士兵,团一级即使设了党的组织也难以掌握部队。可以说,我们党掌握或影响的叶挺部队、贺龙部队等所以在三大起义中被逐次击溃,缺乏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一个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在毛泽东直接领导的秋收起义中也普遍存在。

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后,毛泽东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02主要内容

三湾村地处湘赣边区的九陇山区,是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的交界地,有50多户人家,在山区算是较大的村庄。

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起义部队到达三湾的时候,减员较大,人员不足人,组织很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当时,部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雇佣军队的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之作战失利,连续行军,斗争艰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进部队存在的问题,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

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主要内容是:

第一,资遣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部队缩编为1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

第三,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士兵委员会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化娱乐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

03历史意义

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开国元帅罗荣桓

罗荣桓(-),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毛泽东与罗荣桓的革命友谊

罗荣桓是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从年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到年逝世,风风雨雨伴随毛泽东,毛泽东称其为“一生共事的人”。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对罗荣桓的信赖、依重和惋惜之情。

三湾改编

年9月,罗荣桓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后,随部队来到文家市,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三湾改编”后,部队只剩下几百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井冈山革命的火种,其中就有罗荣桓。

罗荣桓元帅与上将肖华

在人民军队历史上,有这样两位人物:红军时期,他们共同战斗在红四军、红一军团、红军总政治部,是红军政治宣传部门的精英;抗战时期,他们共同战斗在八路军第师,相继担任师政治部主任,一起率部坚持山东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在东北共同亲历了我军从东北人民自治军发展到第四野战军的全过程,为东北、华北的解放作出贡献;开国伊始,他们一起组建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干部部,都担任过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是执政条件下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干部工作的奠基者!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已经镌刻在红色军史上——元帅罗荣桓、上将肖华!

罗荣桓提出“敌进我进”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罗荣桓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且很注意开拓创新。在开创和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罗荣桓就是以这种科学态度,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著名的“翻边战术”,即在敌人“扫荡”时,不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而是“敌进我进”,在弄清敌人特别是当面之敌的动向后,选择敌人之弱点,由根据地经过边沿游击区,“翻”到敌人后方去,打乱敌人部署,粉碎敌人“扫荡”。

林月琴:忆荣桓

罗荣桓与林月琴在昆明市植物园游览的留影

我和荣桓在革命斗争中共同生活了20多年,回顾他光辉的一生,感到他毕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战斗,确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共产主义战士。可是,当我今天真正拿起笔来想为他追记一点什么时,却又觉得为难了。从哪里写起呢……想了又想,还是从荣桓和我结婚不久一个难忘的日子说起吧。

三湾改编是在人民军队诞生之初,从组织上、体制上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将一支旧式军队与农民武装为主要成分的部队,建设成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性实践,确立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民主主义制度摧毁旧军队的管理基础,起到了开创性的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开始形成。

来源:我爱历史网共产党员网及网络

绽放青春年华,谱写生命之歌

策划:曹立庆

图片和文字:王书伦

排版:叶静

责任编辑:曹立庆

审核:贾伟华

共青团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委员会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jd/9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