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百姓健康的ldquo老区样本rdq

“救护车一响,耕牛肥猪都白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曾经是不少群众难以摆脱的梦魇。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地处革命老区的宁都,把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改善民生,提高百姓医疗水平,写就了一个贫困县守护百姓健康的“老区样本”。这是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生动体现,老区人民更多地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完善设施筑牢健康“防火墙”

“以前的妇幼保健院夹杂在小巷里,条件简陋,去看病心里直犯嘀咕。现在的县妇幼保健院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周到细致。”日前,王连生的大女儿临产,一个电话,医院就派车去接,不到10分钟就到了,女儿和外孙均平安。如今,医院成为患者心中的“温馨之家”,接待临产孕妇由以前每年余人上升到如今的每月多人。

不管在县城,还是在乡村,该县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大步推进。

长胜镇真君堂村村民黄林华是个老病号。以前因村卫生所条件简陋,无法进行新农合的报销,他有时要到几公里外的镇卫生院就医。如今,新建设的村卫生所面积近平方米,设有观察室、诊断室、中药房、西药房等,增加了电脑等设备。“小病不出村就能治,还可以直接报销,方便多了”。

如何筑牢健康“防火墙”?年以来,该县共投入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4.5亿元,病床数由张增加到张,医生数量由人增加到人。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三大院”异址新建并投入使用,改建25个乡镇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个村卫生所,基本上满足了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需求。

提升服务构建健康“安全网”

“医院及时派车出诊,这条命就丢了。”回忆起去年9月突发疾病,离县城60多公里的宁都田埠乡马头村村民温建华到现在还感到后怕。

当天深夜,她突然下腹疼痛难忍。医院接到急诊电话后,立即派出“母亲健康快车”出诊,医院,经过手术抢救,转危为安。

“‘母亲健康快车’是以‘送健康理念、送健康知识、送健康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服务。”医院院长魏大林介绍,“24小时全天候为广大困难妇女儿童免费接诊。”

近年来,宁都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实际开通各具特色的温馨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健康宁都”的安全网正徐徐铺开——

医院开通“银医自助终端”,将个人金融、就医、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功能相结合,从挂号、候诊、就诊、缴费、取药各个流程环节为患者节省时间;医院开通绿色急救通道,实行24小时急诊,急危重患者处置实行“三先一后”,即先检查、先抢救治疗、先手术,后办理入院手续;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一对一”全程陪同服务,从产妇登记入院到分娩后指导产妇科学育儿、母乳喂养,再到出院时结算报账,均有医务人员全程陪同服务……

减轻负担撑起健康“保护伞”

“我家穷,根本没钱治疗,是‘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救了我的命。”周红英说,医院的免费血透让她生命延续了下来。

“周红英”们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近年来,宁都积极推进健康惠民工程,撑起健康“保护伞”,让群众看得起病。该县参合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基金使用率达95%以上。至年,全县共补偿参合农民.19万余人次,补偿资金达6.43亿元,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救护车一响,耕牛肥猪都白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曾经是不少群众难以摆脱的梦魇。从年1月起,宁都县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进行零差率销售,乡、村两级基药配备及使用率均达80%以上。年,全县群众门急诊69.1万人次,住院9.7万人次,门急诊次均费用37.29元,比实施医改前降低22.7%,住院次均费用.23元,比实施医改前降低了23.8%。

宁都还积极推进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破解“看病贵”。至年,共救治白血病儿童32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人,完成白内障手术任务例,共为名尿毒症患者进行免费血透,25名妇女接受了“两癌”免费手术治疗,名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接受了免费救治,名农村孕产妇获得住院分娩补助,补助资金达.36万元。

省社科院研究员马雪松认为,地处革命老区的宁都,把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改善民生,提高百姓医疗水平的做法值得肯定。“宁都模式”更是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生动体现,老区人民更多地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近几年来,宁都城乡居民正享受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普照。

(本报记者梁健)

赞赏

长按







































权威白癜风专家
云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ly/233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