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龙村位于江西省宁都县东大门田埠乡境内,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目前有余户,人口达余人,东龙是个聚族而居的古村,全村人中98.5%的人姓李,只有30余人姓陈。 历史上的东龙富甲一方,以“千年古村,半千古塔、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而名动江西。有的专家冠之为“中国江南第一宗祠村”,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封建宗族社会繁荣和谐的典范”、“中国封建时代宗族社会兴衰史的缩影”,年在赣州市首届和谐魅力乡村评选为最佳历史文化奖。
东龙建村于唐代,原名东屯,因其“东南有一脉群山,蜿蜒起伏,形如卧龙”,故改名东龙村。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其先祖建村时,该地崇山峻岭,为开辟新天地,带领子孙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其精神可嘉,感动东海龙王,东海龙王带领其龙子龙孙,虾兵虾将,帮助建村至现在的“高山盆地”,村民为纪念东海龙王,遂决定把东龙改为“东龙村”。 宋乾德五年(公元年)石城半迳李翊俊来东龙经打猎,看见这里山水秀美,风光奇丽,是块风水宝地,久久不忍离去,于是举家迁居东龙,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从此李氏子孙真正开始发达,至今繁衍生息了年,鼎盛(明清)时期,东龙有多户,共多人,明代临川陈际泰称其为“万瓦参差,如大都会”,清翰林院学士孔敏英称其为“架上金盆”,“真桃源洞欤”客家古村。
东龙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历史上客家人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从中原迁到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客家一直把自己当作是客居在他乡的中原人氏,所以自称为客家人。正是这样的心态,客家人对于祖先特别的尊崇,所以每个客家古村都大规模的兴建祠堂,在客家村落中最好的建筑肯定是祠堂。东龙全盛时期,有大大小小上百座祠堂,但是风雨剥蚀,目前只有48处,其中有相当一部份保存完好,其建筑结构、室内装饰、门窗木雕都别具一格,至今仍然灿烂夺目。 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客家古村,去感受东龙千年的沧桑。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