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霍少孟与本科生王奉宇入选了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快来为他们点赞支持吧~
(点赞通道见文末)
霍少孟
编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
性别男出生年月-06
民族汉族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事迹简介
年9月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先后担任班长,学院党建办公室副主任,学生党建办公室联盟秘书长,校青马工程精英班班长等职务。年8月至年7月于江西省宁都县黄陂中学支教,任江西队队长,发起小红苗助力红军后代成长计划,为3名红军后代筹集助力基金元;年5月入选学校“1+3”辅导员计划,分配校团委工作,协助负责组织宣传与科技实践工作,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个人故事
扎根老区锤炼信仰教书育人书写芳华霍少孟,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届毕业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江西队队长,年8月至年7月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陂中学支教。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级硕士研究生,入选学校“1+3”辅导员计划分配至校团委工作,协助负责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宣传工作。无悔的大学:服务同学中茁壮成长大学期间担任班长、院党建办公室副主任、学院兼职辅导员、校“青马工程”精英班班长等职务;曾入选校“英才工程”领袖计划;曾发起学校首届党支部书记论坛,任学校党建办公室联席会首届秘书长;曾获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二等奖、“百生讲坛”一-湖北省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优秀主讲人、校十佳共产党员、校长奖学金、院士奖学金、学海学生骨干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任学院党建办公室副主任期间,摸索构建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组织学院党员风采大赛、拟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答辩会、支部风采立项、党员集中教育、党支部委员培训、红模仿大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了“设岗定责”“支部立项”等学院党建品牌工作;带领党建办学生骨干前往武汉、北京、南京等地高校交流学习学生党建工作经验;发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届学生党支部书记论坛,当选为学生党建办公室联盟首任秘书长。最美的青春:教书育人中坚定理想在宁都县黄陂中学支教中,发扬钉钉子精神,深耕厚植。教学中,他狠下功夫勤钻研,任教六年级(7)班、(8)班数学科目,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名列年级第一第二;担任黄陂中学团支干事,负责学生会、广播台、图书馆管理工作,每月为六年级上一次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班会,组织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学生理想信念的转变;积极参与当地青年与志愿服务工作中,参加县五四青年论坛做专题发言,赴兴国参加全省支教志愿服务工作调研,参加宁都县青年企业家论坛、读书会、“宁都清粘(青年)街头清扫”、旅游嘉年华等志愿活动。支教中,将自己的目光聚焦于留守儿童和红军后代成长助力上,走进宁都县黄陂镇留守孩之家,陪伴留守儿童共度中秋节、儿童节,带领留守儿童参观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与宁都科技馆,开展周末辅导等等;发起“小红苗”助力红军后代成长计划,带领红军后代走进武汉、走进大学参观学习,并为黄陂中学九(1)班胡婷姐弟三人初步筹得“红军后代助力基金”元,受当地县委县政府高度肯定,并受宁都县电视台专题报道。年11月,带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江西队作为唯一青年群体代表入围江西省最美青春故事评选,年5月获评“赣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年6月他获评赣州市首届“最美青春故事”人物。拼搏的未来:时代浪潮中担当重任支教结束返校后入选学校“1+3”辅导员计划,分配至校团委工作团委工作中,霍少孟同志善思善行,勇担重任,踏实肯干,出色完成交付的工作任务。策划推动“学习之路”系列主题教育,实地寻访带领学校“青马工程”学员奔赴陕北农村梁家河触摸感受习近平总书记青春奋斗足迹,登上井冈山追寻信仰;实事宣讲推动“学习之路”主题宣讲团的成立,带头走进团支部宣讲,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校青年中落地生根;实务践行组织学习总书记讲话系列活动,开展户外团课聚引领成示范。组织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告会、落实学校省第十四次团代会代表选举工作、协助学校十九大信息报送工作、指导学生组织等,均变现出色。工作期间,指导第四纪全媒体中心获评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专业工作室;组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校内遴选活动,获评全国先进组织单位;此外当选学校第十二党代表大会代表;获评湖北省高校新任辅导员试岗履职培训班“培训表现突出者”,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中国电信奖学金”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等荣誉。
王奉宇
编号3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研究生
性别男出生年月-08
民族汉族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事迹简介
在大学本科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跟随导师开展早三叠世腕足动物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古生物领域权威期刊之一《PapersinPalaeontology》上,受到国际知名古生物专家的正面评论。以此成果为基础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湖北省特等奖。获评“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个人故事
他是大家眼中的石头迷,在他的寝室里,几百公斤的石头,是他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出野外“捡回来的”。他是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获评全国青少年车技创新奖和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获评第四届长江学子。大学四年基于6个省份30多条剖面调研和近个日夜的研究,他发现了早三叠世(2.5亿年前)腕足动物的新物种,并做首次报道,填补了生物大灭绝后腕足动物的演化空白,也对腕足动物迟缓复苏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将腕足动物的复苏时间提前了约万年。年以第一作者在全球古生物领域权威期刊《PapersinPaleontology》.上发表学术论文,受到国际知名古生物专家MaurizioGaetani正面评论。求学问道,坚守地质初心王奉宇出生在青海,他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河滩“捡石头”。“就是爱,没有理由”,王奉宇自己也说不出迷,上石头的原因。基于热爱,他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入学不久就选定宋海军教授作为导师,选定早三叠世的腕足动物作为研究方向,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为了能够鉴定采集到的早三叠世的腕足动物化石,他先后阅读了国内外数百篇文献和专注,其中不乏德文和俄文的文献。他将这些论文和专著中所描述的腕足动物化石--提取出来,以国际上公认的分类体系为基础,仔细甄别,去伪留真,共整理出了个属个种,最终建立了自己的三叠纪腕足动物数据库。他几乎所有的寒暑假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野外,他以超乎常人的热情投入到文献整理、野外工作和化石鉴定中去。”求真务实,踏遍群山找寻真知早三叠世早期研究报道的腕足动物化石十分稀少,全球范围内仅找到了6个种,并且化石数量十分稀少,探究这一时代的腕足动物演化规律和当时生态系统的恢复成为学界的一个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王奉宇将大学期间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用来出野外,寻找腕足动物化石。四年来,他的足迹踏遍西藏、湖北、广西、贵州、安徽、湖南6个省市自治区,对共计30多条地质剖面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几十本的野外记录,上万公里的野外考察找寻,终于在湖北采集到珍贵的枚腕足动物化石标本,在大灭绝后早期阶段,化石标本如此丰富的腕足动物群绝对是-个罕见的发现。为了鉴定所发现的腕足动物化石的种属,他所有课余时间都在博物馆里处理研究化石。他对所发现的枚腕足动物外部轮廓和外部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了腕足动物从幼体至成体外部形态的成长规律。豌豆大的腕足化石,他0.01mm、0.01mm的切片,通过多个切面的精心磨制和系统观察,成功复原了所发现腕足动物化石的内部构造。为了弄清发现的化石的前世今生,他系统的收集整理资料,经常通宵看文:献,查资料,通过上百篇文献和专著中关于腕足动物研究结果的整合集成,他对这一时期的腕足动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大胆质疑,填补生物演化空白经过反复比对和论证,他在枚标本中共鉴定出3属3种其中1新属1新种。他将新种其命名为“利川诺贝尔”,这一发现填补了大灭绝后早期腕足动物演化的空白。且这些腕足动物化石都属于大灭绝后的新类型。对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的腕足动物迟缓复苏的观点提出质疑,将腕足动物的复苏时间提前了约万年。在宋海军老师和陈晶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年,他经历了投稿拒稿,改后再投的反复折磨,最终这一成果被发表在全球古生物领域权威期刊之一《PapersinPaleontology》上,受到国际知名古生物专家MaurizioGaetani的正面评论。以此成果为基础他参加了年的挑战杯竞赛,获得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于年获评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而在研究过程中,他尝试创新研究方法,其中用于化石研究的“饰白化石的氧化镁喷涂装置”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11313555)。志向崇高,做新时代地质青年青山不改,激情依旧,创造缤纷,不留遗憾,是他的座右铭。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渴望,脚下永远充满去探索的力量。不忘地质人的初心,用知识和行动去探寻更多的地学奥秘,牢记青年人的使命,把小小的地质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他痴迷于化石,不断探索寻求真知的优秀事迹,在海内外校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同时也被人民日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