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中山樵、孙逸仙。”
他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帝制”,他就是孙中山!
“我们现在这个地步,要赶快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那么我们中国还可以有救。不然,中国就要成为一个亡国灭种的地位,大家要警醒,警醒!”
在离他出生地近公里远的江西赣州宁都县,这里有一条中山街、一座中山桥(田头镇孙屋村),还有两个保存完好的东平侯及夫人墓。而唐朝东平侯孙誗被认为是孙氏的客家先祖,每年都有许多孙氏后人到宁都拜谒纪念。
“孙誗的第三个孙子迁到这个孙屋村定居、世代繁衍,从第八代开始从宁都孙屋迁往福建,最后落脚到广东中山县翠亨村,到了第35代就出了伟人孙中山。”
今年79岁的邱常松是宁都县知名学者、宁都县客家联谊会副秘书长。他著有《孙中山客家始祖在宁都》一书,将宁都与世纪伟人孙中山紧密联系,但他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论断的人。
“在年,研究孙中山家世的权威人士,这个研究客家历史的大师,罗香林教授,他是中山大学终身教授。他就写了一本《国父家世源流考》,就提到了孙中山的(客家)先祖叫孙誗,就是在江西宁都。”
罗香林否定了孙中山祖先在明代从东莞迁到香山的说法,可是也没有详细说明其在宁都的这段历史。直到年,邱常松在田头镇孙屋村撰写《宁都地名志》时,偶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证据。
“是孙中山先生的客家祖籍家谱,这本族谱表明,孙中山先生是孙氏远祖——唐朝东平侯孙誗的子孙,发现了这个孙氏族谱以后嘞,就证实了罗香林教授所欠缺的这段历史,就把它衔接起来了。”
年初,邱常松参加了民革江西省委、江西大学、宁都县政府组成的实地考察组,证实了孙中山的先祖在宁都定居情况。这本被发现的孙氏族谱至今保存在宁都县田头镇孙屋村的孙屋祠堂,孙屋村多人口,有一半以上是孙姓人。
年6月27日,新华社也报道了新闻《孙中山客家先祖在宁都》,所以权威论证了孙中山的客家先祖就在宁都。
年11月,孙中山的亲孙女孙穗芳,也就是孙科的女儿,在宁都参拜了孙誗墓,她计划赠送一座孙中山铜像到宁都,并希望更多的孙氏后裔前来寻根觅祖。
“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就是天下为公嘛,为大家着想、为人民服务。我们这里家风啊、民风也很淳朴。读书的人也很认真,每年都是四五个(考上大学),很喜欢读书的。”
如今的孙屋村,小河环绕而过,村容古朴自然,文明整洁,邻里融洽,四季水稻、烟叶、油牡丹轮换种植,村民勤劳致富。
年10月,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7个月后,受江西都督李烈钧的邀请赴赣访问。10月25号他抵达南昌,骑着枣红骏马在大校场(如今的八一广场)附近阅兵,到百花洲参加文化界座谈会,最后赴妇幼保健院发表演讲。孙中山阅兵所经过的这段路,在年拓宽改修后统称为“中山路”,在南昌期间他曾两次经过这条路。
为了纪念孙中山,今天中国许多城市都有一条重要道路被命名为“中山路”,但南昌的这条中山路是他真正走过的中山路中为数不多的。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孙中山当时暂驻之所。
“孙中山在百花洲行辕,现在中山路商铺的后面。那个地方没有开放,原址没有动,那些房子都是原来留下来,后来日本人侵略南昌被飞机炸掉一半。你去看,气魄是很宏伟的。出则繁华,入则幽静。”
有人建议在这里建一个孙中山纪念馆,树立孙中山塑像。民革江西省委参政议政部肖涵静告诉记者,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
“这本书《孙中山年谱长编》,最权威的一部孙中山的行程记载。这里很清楚。10月25号抵达南昌,在欢迎会上讨论了铁道,集权分权,江西城围扩建问题。”
在民革江西省委的一个办公室,倚墙而立的书柜上摆满了一排排有关孙中山的著作与书籍。参政议政部肖涵静对孙中山访赣的这段历史耳熟能详,他说史料记载,年,在来南昌的前一天,孙中山在九江短暂停留了四个小时。
“他看到城墙上挂了好多国家的广告牌。孙先生就说依据外国法律无论在哪个地方设立广告牌,都必须征得主人同意,还要缴纳一定租金,我们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警察厅长就向各国驻九江领事发出通告,要他们3天内撤销广告,办理租用手续。各国强权领事政府都置之不理,警察厅就派人来拆除。最后外国商行没有办法,补交了租金,从此九江收回了广告权,还收回了租界的起闭权,维护了国家的部分主权。”
后来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江西,特别是九江进行了描述。他说希望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建设一个鄱阳港,把这个港口建设江西富省的唯一商埠,港口建设长江右岸,鄱阳湖左侧,和庐山山麓形成三角地带。把江西的矿产资源、景德镇瓷器流通出去,形成一个工商业的中心和南北铁路的中心。他也提出了对长江水道的整治意见。
他不仅是个革命家,更重要的是一个建设者。实现国家的民主、富强,让人民摆脱贫穷、愚昧,这是他最大的一个梦想。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都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纪念这样一个伟大人物。”
来源:广播江西
扫一扫或长按图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