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美食之腊肉腊肠:
作者:郑汉明
立冬了,田里庄稼被收割殆尽,林间的果实也一起被收回家里,然而宁都客家人却没有消停,他们要准备过年前制作的食品了,灌香肠和晒腊肉就成为了家家户户要做的最主要事情。
香肠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是指将动物的肉绞碎成泥状,再灌入肠衣制成的长圆柱体管状食品。而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日光下曝晒过程所成的加工品。香肠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是客家人在过年期间最喜欢的一种食品。
在宁都,过年期间吃自制的香肠腊肉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一直保留到了今天。现在,虽然市场上已经有各种品牌的香肠腊肉销售,但宁都人就是认为没有家里自制的有味道,所以家家户户还是喜欢自己做。
过去,由于生活贫穷,家里自制的香肠腊肉也不多,一般都舍不得吃,只有等到有客人来时,才会切上一两节拿出来做招待。因为那是一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大多数人都家境不佳,要想真正吃上一顿香肠腊肉,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可现在不同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到立冬过后,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阳台上,到处都晒得满满的,那一串串的香肠腊肉,不但显示出了生活的富庶,也已经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宁都人把制作香肠叫做灌香肠,就是把肉拼命往小肠里灌进去的意思。它的主要材料是瘦猪肉和肥猪肉,比例大概为三分之一,还要小肠。至于佐料,糖、盐、酒是少不了的,还需要加什么就根据自己喜好了。做时要把小肠刮成肠衣,将肉切成手指头大小的块状,并把肥肉瘦肉拌匀。再将糖、盐、白酒等调味料加入肉中拌和均匀。然后在肠衣的一端用白线扎住封口,肠衣的另一端套在漏斗嘴上,然后将调好味的肉块装入漏斗中,慢慢往肠衣中灌,用手将肉块轻轻从肠衣入口处往肠衣的下端挤,挤得稍紧一些为好(但不宜过分使劲,以免把肠衣挤破),直至将肉块灌满。再用消过毒的针在灌好的肠衣上刺一些小孔,以排除香肠内的空气和水分,再将肠内的肉挤紧实。然后用细线按15厘米左右为一节扎好。挂在通风处晾,晾至香肠干燥发硬为止,剪去每节的扎线即可收藏。
而腊肉,过去一般都是在农历腊月(农历十二月)加工,故称腊肉。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腊肉的制作不难,先取皮薄肥瘦适度的新鲜猪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肉块形状。辅料配制可以有盐、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然后腌渍几天,就可以晾晒了。做得好的优质腊肉色泽鲜明,肌肉呈鲜红或暗红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干爽、结实、富有弹性,有腌腊风味。
制作香肠腊肉,现在宁都人不一定都是用猪肉,生活水平不同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也就有人用牛肉、狗肉、羊肉、兔肉等等来做香肠,也可以腊鱼、腊鸡、腊鸭、腊牛肉、腊狗肉……很多很多的。只要是想到了要用什么肉去做,都是可以的。
香肠腊肉做菜的方式有很多,既可以就这样蒸来吃,也可以配以其它蔬菜,如大蒜、辣椒等,炒成各种风味的菜,下酒下饭均可,很受人们欢
来源:郑汉明微博编辑:宁宁
爆料请加,视内容奖30-元不等话费
新店开张、产品促销、企业招聘、品牌推广、活动宣传等请联系:
声明:本微刊图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