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拨款的扶贫项目,被人偷工减料建成了“豆腐渣工程”,被村民质疑是在“套取扶贫资金”,存在大量的腐败问题,这是中国江西网《问政江西》近日接到来自宁都县黄陂镇王布村村民的举报。
采访录音
千万工程未公开招标
据村民介绍,今年宁都县黄陂镇王布村的垇上、新屋、村里、禾坵、樟田坪等多个村小组获得国家“村村通”惠民工程——村道硬化工程近万元的扶贫资金。这些资金被用以建设包括当地村道硬化、绿化等配套项目。
本来是大家齐声叫好的民生工程,但村民们却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工程开始时就没有经过公示及公开招标,为的就是方便有些干部利用职权,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承包工程牟利,即使是工程开建了,也未树立工程公示牌,工程的相关信息对村民们来说都是空白。村民们对此也有不少异议,也向村干部提出过,但一切照旧。
工程偷工减料成豆腐渣
村民表示,在工程被承包并多次转包后,最终大都由没有施工资质的个人进行承建,工人也是附近没有专业技能的村民,工程监管上更是空白。承建人为了能尽可能的获利,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
工程使用早被禁用的“p·p32.5”水泥
从网友提供的照片和视频可以发现,道路被修得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锯齿路”,“就拿村里小组范围内的路面来说,设计规划中路宽为4.5米,而事实上许多地方只有2米多一点”,网友还表示:“整个王布村村道硬化工程中,不少路面未通过验收就已经出现路面开裂的现象”。
道路被修得宽窄不一、曲折不平
村民们觉得难以置信的是,多个村小组均发现道路土基层并没有经过压路机夯实,路基层上还有松土、杂草等异物,也没有铺设垫层,施工方就直接在土基层上铺设混凝土。问题还不仅仅如此,村民更是发现就铺设在土基层上的混泥土都是江西省早已命令禁止使用的标号“p·p32.5”的水泥,“这些水泥都是从福建运进来的,不符合标准,根本达不到施工要求”村民质疑:“这样的物料和施工,建好的路怎么能通得过验收?只能说背后有利益勾结,这些人才敢肆无忌惮。”
县纪委将介入调查
针对网友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宁都县政府办,政府办工作人员称不清楚情况,让记者黄陂镇反映问题。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宁都县纪委,纪委信访室工作人员回应,将向领导汇报此事,并介入调查。另外,因事情涉及国家扶贫资金,将会优先处置。《问政江西》将继续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