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王玉峰上榜!!!
53名江西“最美扶贫干部”名单分别是王明君南昌市纪委市监委派驻安义县石鼻镇果田村第一书记
赖政兵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派驻庐山市白鹿镇玉京村第一书记
李然九江市教育局派驻庐山市蛟塘镇芙蓉村第一书记
医院派驻武宁县大洞乡彭坪村第一书记
刘继红九江市公安局派驻德安县塘山乡石源村第一书记
邹道银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派驻修水县东港乡岭下村第一书记
程光虎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永修县立新乡后岗村第一书记
谢敏中共江西省委信访局派驻浮梁县黄坛乡南溪村第一书记
张春才江西省监狱管理局派驻莲花县神泉乡神泉村第一书记
朱琪萍乡市安源区妇联派驻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乌石村第一书记
张健万中共莲花县委办公室派驻莲花县六市乡山背村第一书记
钟海云新余市民政局派驻新余市仙女湖区河下镇垱头村第一书记
喻宇飞中共分宜县委办公室派驻分宜县洞村乡南村村第一书记
熊革进鹰潭市农业农村粮食局派驻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洪桥村第一书记
欧阳红卫赣州市卫健委派驻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澄籍村第一书记
陈红军江西省民宗局派驻赣州市南康区赤土畲族乡杏花村第一书记
江广浙中共赣州市委组织部派驻赣州市南康区浮石乡窝坑村第一书记
江建明江西省商务厅派驻信丰县大塘埠镇新龙村第一书记
刘光辉中共赣州市委政法委派驻大余县新城镇分水坳村第一书记
杨卿一中央党校派驻安远县三百山镇咀下村第一书记
张扬帆江西省军民融合研究院派驻定南县鹅公镇大风村工作队员
许立新江西理工大学派驻兴国县崇贤乡崇义村第一书记
赖旭鲲中共宁都县委组织部派驻宁都县安福乡社溪村第一书记
王峰赣州市扶贫办派驻于都县罗江乡苏坑村第一书记
钟志文江西省财政厅派驻瑞金市叶坪乡朱坊村第一书记
欧阳代德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办派驻会昌县庄口镇大排村第一书记
吉志雄全国供销总社派驻寻乌县晨光镇高布村第一书记
医院派驻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冲下村第一书记
潘晨宇中共江西省委编办派驻万载县潭埠镇山塘村第一书记
宋海涛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派驻靖安县罗湾乡哨前村第一书记
陈毅杰中共宜春市委政法委派驻樟树市洲上乡小洲村第一书记
陈卫东江西省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派驻铅山县稼轩乡岩前村第一书记
廖晓锋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派驻上饶市广信区湖村乡西龙岗村第一书记
张晨辉上饶市政府办公室派驻上饶市广丰区东阳乡管村村第一书记
罗朝晖上饶师范学院派驻德兴市昄大乡泸口村工作队员
张利姿上饶市妇联派驻玉山县樟村镇青山坝村第一书记
管建军中共上饶市委宣传部派驻鄱阳县高家岭镇站前村第一书记
王玉峰中共横峰县委办公室派驻横峰县葛源镇清湖村第一书记
吴文巧余干县良种场派驻余干县鹭鸶港乡雷溪渡村第一书记
陈利鄱阳县公安局芦田派出所派驻鄱阳县芦田乡孤山村第一书记
罗帅民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派驻吉安县横江镇良枧村第一书记
方敏军吉安市交警支队派驻遂川县雩田镇村口村第一书记
吴页宝吉安市农业农村局派驻永新县禾川镇卞田村第一书记
刘旸瑒江西省教育厅派驻吉水县八都镇东坊村第一书记
张鑫彧井冈山市扶贫办派驻井冈山市拿山镇沟边村第一书记
雷鸣吉安市吉州区农业农村局派驻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牢石村第一书记
吴能永永丰县君埠乡派驻君埠乡大田村驻村工作队员
陈春情江西省政协办公厅派驻黎川县洵口镇皮边村第一书记
潘毅中共江西省委政研室派驻金溪县琅琚镇下东漕村第一书记
杨锟中共抚州市委办公室派驻南城县株良镇城上村第一书记
卢彬抚州日报社派驻金溪县陈坊积乡润湖村第一书记
周重军江西省农垦办派驻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第一书记
程鹏宇中共广昌县委党校派驻广昌县甘竹镇龙溪村第一书记
王玉峰,男,中共党员,横峰县委办干部。年11月,因工作需要,被选派到横峰县葛源镇清湖村里挂职第一书记。一直以来,他主动汲取苏区的红色文化精华,学习方志敏事迹,弘扬方志敏精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认真领会新时期的脱贫政策,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扶贫纪律,吃透扶贫政策,落实扶贫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脱贫攻坚中,争做群众满意的“勤务兵”。他是村集体经济建设的“引路人”
清湖村是国家十三五贫困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均衡,没有规模产业、集体收入微薄,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坚持驻村工作,遍访农户,深入了解他们“两不愁三保障”情况。深入田间地头,考察水利建设、农作物品种、产量等情况。根据自己的走访调查结果,结合村情,撰写了一篇关于建设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又会同村书记及村班子完善报告内容,形成统一思想后,召开党员会议、群众代表会议,征求本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见、建议。最终,敲定全村的产业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循序渐进、一点带面、全面振兴,突出种养殖业、来料加工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创收。年初,他和村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在镇茂兴农业开发公司的技术指导,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产业发展股本金注资的方式,流转农户土地50亩,种植覆盆子中草药。按照6:4比例进行分红,即净收入的40%归村集体、60%给对接户贫困户。随后,按照镇集体经济规划,与关田村共建亩黄桃基地,与枫林村共建亩杨梅、亩枇杷基地。年,建成0.1兆瓦的光伏基地,年收入在7—8万元,惠及全村贫困户。年,为进一步充实集体经济,他又与村两委商议盘活闲置资产事宜,经过运作,成功租出荒山3亩、村委会闲置场地0平方米,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年底全村贫困户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比预计时间提前1年。年,围绕“阳光清湖”建设,落实扶贫巩固提升政策,建成村级合作社8个、扶贫车间2个,创业示范点1个,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50名。镇村两级提供公益性岗位48个,其中非贫困户12个。至此,清湖村从一个“空壳村”,变成一个产业多样化、集体收入稳定的“实心村”。他是村容村貌建设的“搭桥人”
清湖村三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人居集中,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群众意见较大。为改变这一现状,在驻村第一天,王玉峰就在思考如何让这个村实现华丽的脱变。他积极推进村重点工程建设。吃准政策,凝聚村“两委”班子,主动对接全县秀美乡村“6+3”项目,结合脱贫攻坚“四大战役”活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好“五拆五清”“七改三网”、道路建设等工作。他注重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围绕苏区文化,重点推介清湖村3个秀美乡村点,让其搭上镇旅游发展班车。鼓励村民兴办农家乐,民宿,建立火龙果基地、草莓基地,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利用旅游节、文化节、联谊会等平台,通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