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宁冈新闻
宁冈旅游
宁冈天气
宁冈景点
宁冈房产
宁冈医院

宁都人文第10课诗星璀璨郑獬

郑獬

巍巍翠微,清清梅江,文乡诗国,美名远扬。

宋代,宁都文学诗星璀璨。与孙氏五贤同时代的郑獬,是宁都的第一位状元。他的诗词成就很高,“词章豪伟峻整,同辈望尘莫及”,是同时代数一数二的名家。今天,珊珊老师带来的这节《诗星璀璨,认识郑獬》带你继续学习诗词古文,走进古典风韵,去感受古代大诗人——郑獬的魅力所在。

状元在古代有多么难考,你们知道吗?古代的读书人想要求取功名,必须要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考试,从小到大的考试分别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北宋年间,宁都出了个状元郎,名叫郑獬。

郑獬是宁都县梅江镇西门人,他的祖父长期在湖北经商,幼年时他一直跟随母亲朱氏在会同鹧鸪村桃枝生活,这就是现在的会同乡鹧鸪村,因他的祖父长期在湖北做生意,后面为了求学科举的方便,他便跟随母亲也一并去了湖北安陆定居。

郑獬从小学习刻苦,勤奋上进。年少时在乡里就很有名气了,三十岁时,考中举人。第二年去京城参加会试,在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上,中了进士第一甲第一名,即我们刚才说的状元。从此后,郑獬走上了仕途。

慷慨救济有难人

郑氏一脉,大多都是行侠仗义、刚正率真、打抱不平的人,郑獬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郑獬这个人也非常好,当时郑獬家因为祖父做生意,家境还可以,城里的很多旅客都会去他家里借住,就算没有来借助,房屋有漏雨进风的,都会去帮他们修建房屋。

左右滑动浏览图片

清廉耿直郑状元

郑獬生活俭仆,反对奢侈。宋英宗即位时,朝廷动用国库里的银两,大兴土木,修建永昭山陵。郑獬对这件事十分反对,他便直接上书皇帝,他说,我们国家目前国用空乏,眼前连军晌也难以支付。人民生活得更加贫苦,还有许多人因为吃不上饭被活活饿死。现在,为了修建一座坟墓,朝廷又去横征暴敛,连有钱人家都在怨声载道,穷苦的人恐怕造反的念头都有了呢!他在信中还言辞恳切地对朝廷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当时的英宗皇帝也十分赞赏这些意见,可是这些意见却一条也没有被采纳。

又过了几年,宋神宗即位,以王安石为宰相,在全国推行新法。郑獬对推行新法不理解,多次公开指责王安石。那些对他有积怨的官吏便把他当成司马光的同党,找个茬子罢了他的官。后来有个叫吕诲的官员为他鸣不平,上疏宋神宗,这才让他调任开封,代任知府。

郑獬为官清廉,做了二十多年的官,却毫无积蓄。他去世后,家贫子弱,竟无力安葬,只好把他的灵柩停在一座寺庙里,十年之后安州知府周守腾才出面为其落葬。又过了数年,郑獬之子郑宣义带领全家人从安陆返回了宁都,并把父亲的灵榇安葬在县城西郊蔚背岭上。

文学中的郑獬

抛开他的仕途故事,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了解郑獬。他一生写诗多首,所写的《郧yún溪集》三十卷,《觥gōng记注》、《幻云居诗稿》各一卷都流传下来了。

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他在田园生活所做的一首诗,题目叫《田家》。

数亩低田流水浑,

一树高花明远村。云阴拂暑风光好,

却将微雨送黄昏。

——《田家》郑獬

在这个小村里,几亩低洼田流着浑浊的泥水,而村中有一棵开满花的大树,十分风光醒目,人们在树下乘凉,树荫遮着炎热的暑气,微风吹来,树花簌簌飘落,就好像微雨,送走了黄昏。

郑獬的《田家》,是七言句。前两句描绘了山田之家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美丽景象,后两句诗人则用云本无知来拟人,看似无理的抱怨云“不知道”。却无形的蕴含着诗人对夕阳、黄昏中雨景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很明显,在诗人的眼中,“云”被人格化了,表面上是对“云”的责怪、埋怨,实际了表达了诗人对夕阳下美景的的喜爱眷恋之情。

本节课播放量达班次,打卡班级共50班次,共有32个班级评为优秀打卡班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nggangzx.com/ngtq/809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