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开始,一则《宁都发通知禁止捕卖野生萤火虫》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8月8日,记者从宁都县林业局获悉,该县林业局是在7月中旬发布的这一通知。通知严禁单位、组织或个人在县辖区内从事非法捕捉、收购、销售野生活体萤火虫的活动,明确“对于非法捕捉、收购、销售野生活体萤火虫的,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收缴捕捉工具和没收非法所得,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同时呼吁公民共同监督和举报(举报-)。
据了解,目前商家在网上出售的萤火虫,不乏是野外滥捕捉到的,这种行为直接毁灭了正在求偶、交配的萤火虫,对萤火虫种群来说是致命的。据民间保护萤火虫组织“萤火虫生态线”志愿者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公开举办放飞萤火虫的商业活动已达60余场。在环保志愿者的呼吁下,不少商业活动及时叫停。淘宝网也在今年5月向卖家发布了“关于野生活体萤火虫的禁售管理公告”,全面叫停平台上活体萤火虫售卖,这是国内网售平台首次对贩卖萤火虫行为表明态度。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志愿者团体“萤火虫生态线”向淘宝递交了一封希望禁售萤火虫的公开信,而宁都籍90后小伙岳桦是发起人。
根据公益组织“萤火虫生态线”的调查,宁都县小布镇应是国内捕捉贩卖萤火虫产业的重要源头之一。年7月中旬,岳桦回家乡开始了对小布镇萤火虫产业链长达两年的跟踪,他发现每到傍晚或清晨,村民骑着摩托车奔向山间田野,打开转向灯,引诱着寻着光芒而涌来寻求配偶的雄虫。因萤火虫发光和向光是为了交配繁衍,这样一网打尽,很容易就断了种群延续。捕虫人有足量的萤火虫后,会送到“虫头”那换钱,“虫头”则雇人在家里将萤火虫分拣到一个个矿泉水瓶中,每个瓶子装50至只左右,里面再放点细树枝和抹有蜂蜜的湿纸巾,保证萤火虫存活。这些野外捕捉的萤火虫很快就被售卖掉,不少“虫头”开网店,萤火虫最贵能达到每只3至5元,最便宜也要1.5元。岳桦了解到,这些萤火虫,最终被用于楼盘开盘、公园主题活动以及婚礼等各种场合。
记者在网上了解到,人工繁殖萤火虫成本每只达到20元,而对比网价,“虫头”们根本不可能靠养殖赚钱。反之,萤火虫被捕捉后,存活时间很短,在运输过程中,平均死亡率为22.52%,最高甚至会达到75.8%。因淘宝网是“虫头”们一大销售终端。在抵制“捕萤”产业链的过程中,年5月23日,岳桦等人将一份公开信发送到淘宝内部人士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处,其中详细介绍了萤火虫产业链的现状。第二天,淘宝网发布“关于野生活体萤火虫的禁售管理公告”。目前,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活体萤火虫”,已看不到直接出售活体萤火虫的商家。
据悉,宁都县萤火虫产业链一事引起了江西省林业厅的重视,今年6月中下旬,省林业厅曾派人到宁都调研此事,由林业部门牵头,提议将萤火虫列入保护名录,此事将报人大立法审定;目前宁都县以县林业局的名义发了通知,禁止捕捉和销售野生萤火虫。(记者罗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