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最优质的吃喝玩乐!)
宁都肉丸,是每一个赣州人都无比熟悉的客家小吃。
记得读书的时候,学校门口就有推车卖宁都肉丸的。每到下午放学的时候,空气里飘来的肉丸香味引诱着每一个孩子。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跑去买一碗肉丸,还要被看到的老师或家长说:“好脏啊,我就没看过这个卖肉丸的买过肉!”
但是不管怎么说,记忆里的肉丸香味,还是给记下来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宁都肉丸的前世今生,顺便聊聊哪里的肉丸最好吃?
赣报商城粉丝福利
”东河车站“宁都肉丸
原价10元宁都肉丸
现价只要1块钱!!!
(点击图片购买)
宁都自古就是迁徙之地,从北方迁来的人们世代定居在赣南的青山绿水间,一辈子不下山,过着勉强安定的生活。
太平天国以后,江西作为运动的主战场,和平的生活也被打乱,苦命的客家人渴求一种心灵的安慰,宁都肉丸应意而生。
(宁都傩戏)
圆圆的宁都肉丸,寓意着盛世太平,期盼着举家团圆,带着美好的祝愿,肉丸成为了宁都人过年过节餐桌上必备的一道菜。
20世纪后,随着中国劳工的兴起,客家人把吃苦耐劳的精神连同肉丸,一起带到了欧洲,北美。
宁都人做肉丸好讲究,首先要用上好的前臀,腿肉,其他部位呢,太肥做出来就不劲道,也不能太多筋,吃起来会塞牙齿。
红薯粉的比例也很关键,一般是一斤肉放三成,将肉放置在用石凿成的墩窝(有点象北方人用来做年糕的工具)里,人们手持大大的木捶,轮流着直到把肉墩成肉末。
(类似于捣糍粑)
墩好后,按先前称好肉的重量,按比例配好红薯粉,调水倒入墩窝中,与肉一起搅均,这一步非常要力气,所以宁都肉丸也叫肉撮(zuǒ)。
放置一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用手捏肉丸了,捏出来的肉丸放到沸水里煮熟,就是一个个的宁都肉丸了。
在赣州人心目里,一直有一个宁都肉丸的传说,就是铁厂下陈阿姨的肉丸。
陈阿姨肉丸店已经开了24年了,从京九路,到钓鱼台,再到铁厂下,然后是现在的小南门,这些年赣州的美食层出不穷,却依旧没有将它埋没。
这里的食客拥有着庞大的赣州人民群体,无论是清早去上学的学子,还是偶然路过的上班族,包括出来晨练的垂垂老者。总是会时不时的来到店里点上一碗,肉丸里都充满了记忆的味道。
最近胖辉去滨江一小买艾米果,吃了一碗谢阿姨的肉丸,没想到一个卖艾米果的专门店,做的手工肉丸也别有滋味。
作为上过《企鹅吃喝指南》的赣州小店,谢阿姨对自己的手工美食颇有自信:“我们家连萝卜干都是自己做的!"
搭配自制的酱油葱花萝卜干,平民美食也可以做到极致,肉丸脆嫩,满口肉香,代替了我记忆力校门口的香料淀粉丸子味。
夏季的雨夜令人惆怅,坐在东河车站听着歌,感受屋外雨声的滴滴答答,作为后起之秀,东河车站请来十八个县的师傅,只为做一碗最正宗的味道。
自制的葱油,鲜香的辣酱,东河车站有自己独特的秘方,符合赣州人咸咸辣辣的口味。小火慢熬的大骨汤,会让不吃辣的朋友也爱上这道美食。
在我看来,在赣州,每家店的宁都肉丸都各有千秋,但是现在,东河车站一份宁都肉丸只要一块钱哦~
赣报商城粉丝福利
”东河车站“宁都肉丸
原价10元宁都肉丸
现价只要1块钱!!!
(点击图片购买)
店铺信息店名:东河车站客家小吃博物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