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毛主席与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在延安凤凰山驻地一起合影留念。毛主席兴致勃勃地在照片上亲笔题字:“井冈山的同志们”。前排左起为宋玉和、谭冠三、谭政、滕代远、萧克、林彪、毛泽东、高自立、何长工、曾玉、欧阳毅;第二排左起为:胡友才、孙开楚、谢汉文、江华、朱良才、吴溉之、李寿轩、张际春、谭政文、李克如、韩伟、龙开富、谭希林、刘型、陈伯钧、张令彬;第三排左起为徐日文、曹里怀。
发表在井冈山报上的文章
建国后,从年到年,我国被授予将帅军衔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共人,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名,少将名。在这些将帅中,亲身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就达56人,约占3%。其实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如果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或许在这些将帅的名单中,还要增加许多。还有一些解放后从部队转业到各级党政领导岗位上没有授衔的将领,如毛泽东、谭震林、滕代远、何长工等。
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开国将帅名单如下:
元帅(5名):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恒。
大将(3名):粟裕、黄克诚、谭政。
上将(15名):萧克、张宗逊、邓华、彭绍辉、宋任穷、赖传珠、杨至成、陈士榘、陈伯钧、朱良才、杨得志、黄永胜、贺炳炎、赵尔陆、李聚奎。
中将(21名):王紫峰、王辉球、毕占云、肖新槐、杨梅生、李寿轩、张令彬、张国华、欧阳毅、周玉成、赵镕、姚喆、晏福生、唐天际、曹里怀、韩伟、赖毅、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
少将(12名):王云霖、王耀南、龙开富、刘显宜、吴树隆、杨绍良、张平凯、张树才、郑效峰、黄连秋、曾敬凡、赖春风。
朱德元帅(-)四川仪陇人。南昌起义后任第九军副军长,三河坝分兵后与陈毅率残部领导了湘南起义,井冈山会师后任红四军军长。
彭德怀元帅(—)湖南湘潭人。年加入唐生智湘军当士兵,年被保送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随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战争,年1月任湘军团长。7月率部发动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同年12月,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林彪元帅(—)湖北黄冈人。黄浦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时任11军24师(师长为叶挺)的连长,随朱陈上井冈山。
陈毅元帅(—)四川乐至人。南昌起义时任第11军25师73团政治指导员,25师是北伐军“叶挺独立团”改编的,战斗力是参加起义各部队中最强的.当师长周士弟、师党代表李硕勋离开后,与朱德率余部走上井冈山。
罗荣恒元帅(-)湖南衡山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于同年7月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后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到井冈山。
粟裕大将(-)湖南会同人,侗族。年作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教导大队班长参加南昌起义,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历任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挺进师任师长、新四军1师师长、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解放后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谭政大将(-)湖南湘乡人。年3月加入国民革命军。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在井冈山任毛泽东秘书,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解放后曾担任总政治部主任。
黄克诚大将(-)湖南永兴人。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历任红三军团师长、八路军旅长、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解放后曾任总参谋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
萧克上将(—)湖南嘉禾人。作为国民革命军24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湘南宜章暴动后上井冈山,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历任红六军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第4野战军参谋长。解放后曾任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五届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常委。(目前 健在的经历南昌起义和井冈山初创时期的将军)
张宗逊上将(—)陕西渭南人。黄埔军校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连长。历任红5军团第14师师长、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红3军团第4师师长,八路军师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1野战军副司令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和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
邓华上将(-)湖南郴县人。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历任红军时期团政委、师政委,师团政治处主任,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44军军长,第4野战军15兵团司令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 副司令员兼 副政治委员、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彭绍辉上将(—)湖南湘潭人。年参加平江起义后上井冈山。历任红5军 师师长(独臂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六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师教导团团长、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 野战军七军军长。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宋任穷上将(—),湖南浏阳人。参加秋收起义。解放后曾任东北局 书记、中央组织部、12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副主任。
赖传珠上将(—),江西赣县人。年2月参与领导赣县农民武装暴动,3月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任 军团第2师5团政治委员、1师政委,新四军参谋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东北野战军6纵政委、四野43军政委、15兵团政委。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 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杨至成上将(—)贵州三穗人。黄埔军校5期,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红军时期创办后勤学校,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建国后曾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陈士渠上将(—),湖北荆门人。参加了秋收起义,时任排长,随部上井冈山,自称“正宗井冈山”。历任八路军师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三野参谋长、华野参谋长。建国后,任工程兵司令员。
陈伯钧上将(—)四川达县人。参加了秋收起义,随部上井冈山。历任红五军团第15军军长、军团参谋长、第13师师长、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军团长,八路军一二○师旅旅长,第四野战军12兵团 副司令员兼四十五军军长。建国后曾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朱良才上将(—)湖南汝城人。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历任红一方面军第3军9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15军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三支队政治委员。建国后曾任华北军政大学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杨得志上将(—)湖南醴陵人。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部队。历任红军团长(“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师长,八路军第师团团长、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司令员。建国后曾任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黄永胜上将(—)湖北咸宁人。参加了秋收起义,随部上井冈山。历任红1师3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4野战军45军军长,第14、第13兵团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 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林彪集团主要成员。
贺炳炎上将(—)湖北省松滋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
赵尔陆上将(—)山西崞县人。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暴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历任红一军团供给部部长,八路军总供给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建国后曾任二机部部长、一机部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
李聚奎上将(—)湖南安化人。年参加平江起义后上井冈山。红一军团第1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31军参谋长,八路军第师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建国后曾任后勤学院院长、石油工业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
王紫峰中将(—)湖南耒阳人。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华北军区6纵副政委、20兵团66军政治委员。建国后,曾任 军政委、山西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王辉球中将(—)江西万安人。年冬加入工会当赤卫队队员,次年3月上井冈山参加工农革命军。曾任第二野战军第16军政委,建国后历任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
毕占云中将(—)四川广安人。年任湘军营长,年率部起义奔赴井冈山(戒了鸦片烟),任红四军特务营营长,壮大了井冈山的力量。建国后曾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肖新槐中将(—)湖南宜章人。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20兵团66军军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 军长、山西省军区司令员。
杨梅生中将(-)湖南省湘潭县人。参加了秋收起义。建国后曾任第20兵团军长、湖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李寿轩中将(—)湖南宝庆人。参加了平江起义。建国后曾任 铁道兵团副司令员,解放军铁道兵副司令员、司令员。
张令彬中将(-)湖南省平江县人。入党,任班长,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张国华中将(—)江西永新人。随袁王等井冈山本地人加入红军。曾任第二野战军18军长.建国后历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共西藏自治区 书记,四川省委 书记,成都军区 政委.
欧阳毅中将(—)湖南宜章人。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建国后,曾任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炮兵副政治委员。
周玉成中将(—)湖南祁阳人。参加了平江起义。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赵镕中将(—)云南宾川县人。年入朱德创办的南昌军官教育团,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建国后曾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姚喆中将(—)湖南邵阳人。年任乡农民协会主席,参加了平江起义。历任红 师三团团长、八路军师旅参谋长、 野战军8军军长。建国后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晏福生中将(-)湖南省醴陵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醴陵暴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三五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军长。
唐天际中将(—)湖南安仁人。年入黄埔军校,曾任国民革命军副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红4军28团党代表、东北野战军第21兵团政委。建国后曾任军委财务部 副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曹里怀中将(—)湖南资兴人。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东北野战军6纵、1纵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47军军长。建国后曾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
韩伟中将(-),湖北省黄陂县人。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任排长。曾任晋察冀野战军2纵副司令员、第20兵团67军军长。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赖毅中将(-),湖南省平江县人。参加了秋收起义。建国后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
谭甫仁中将(—)广东仁化人。参加过南昌起义。建国后曾任第15兵团军政治委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
谭希林中将(-),湖南省长沙市人,年入黄埔军校,任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排长、武汉革命政府警卫团排长,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红21军代军长、军委警卫团团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2师6旅旅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7师代师长,第三野战军32军军长、山东军区 副司令员。建国后先后任驻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军委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谭冠三中将(—)湖南省耒阳县人,年入党,参加过秋收起义和湘南起义。曾任第二野战军18军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西藏军区政治委员、西藏政协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法院 副院长。
谭家述中将(—)湖南茶陵县人。参加了南昌起义。任过红六军团参谋长,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
王云霖少将(—)湖南省衡阳阳市人。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建国后曾任华北空军卫生部部长,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王耀南少将(—),江西萍乡人。随安源矿工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安源路矿大罢工、秋收起义及随后的三湾改编,经历了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长期从事工兵工作。
龙开富少将(-)湖南省茶陵人。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建国后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刘显宜少将(—)湖南耒阳人。建国后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总后勤部车管部副部长。
吴树隆少将(-)湖南省宜章县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由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方面军94师卫生处长。建国后,任北京军区医院院长。
杨绍良少将(-)湖南省宜章县人。小孩时随父上井冈山。曾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张平凯少将(—)湖南平江人。建国后曾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张树才少将(—)湖北省黄冈县人。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暴动。建国后曾任武汉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
郑效锋少将(—)原名郑德风,湖南省耒阳县人。年参加湘南暴动。建国后曾任湖南省军区、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
黄连秋少将(—)湖南平江人。建国后曾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曾敬凡少将(—)湖南茶陵县人。建国后曾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赖春风少将(—)江西宁冈人。建国后曾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来源:井冈山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