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宁都起义精神战无不胜八十六年前,在江西省南部的宁都县爆发过一场轰动一时的起义。国民党第26路军的1.7万余名官兵毅然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掉转枪口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使红一方面军由4万余人一下子猛增到6万人。在红军还很弱小的年,竟有成建制的国民党一个军义无反顾地加入红军,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到中国苏区采访的埃德加·斯诺,还是20世纪80年代到中国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在他们相距半个世纪的著作里都重笔提到了宁都起义。宁都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是一幢仿罗马式的二层楼房建筑,前主楼后附楼的布局,砖木结构,环绕回廊,主楼面阔16.66米,进深15.86米,附楼面阔7.10米,进深11.12米,原为宁都耶稣堂主教楼,建于年,占地面积.71平方米。宁都起义的爆发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有很大的关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一步步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正在江西参加“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官兵绝大多数是北方人。他们感到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一致要求停止与红军作战,返回北方去抗击日寇。但坐镇南昌指挥“围剿”的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派重兵堵住了26路军北上的道路,此举引起了26路军官兵的强烈不满,埋下了兵变的火种。宁都起义领导者: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中共党员),旅长董振堂、季振同,团长黄中岳。年12月14日,中共秘密党员赵博生在二楼这间会议室召开了国民党第26路军军官会议,发动了中共统一战线路线指导下的第一次兵运工作――宁都起义。宁都起义也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国民党军队大规模成建制的战场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红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黄中岳任军长,毛泽东、朱德派肖劲光任红5军团政委。经短期整训,红5军团参加了第4次、第5次反“围剿”战斗,迅速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军团之一。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5军团经常执行断后、掩护任务,打了许多恶仗、硬仗。紧要关头,红5军团指战员往往手持大刀上阵,与敌军短兵相接,杀得敌人血肉横飞,闻风丧胆。红5军团自身的伤亡也很惨重,长征出发时,全军团有1.2万人,到了长征结束时只剩下不足人。令人痛惜的是,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西北会师后,红5军团(这时已改称红5军)奉命加入西路军西征,在甘肃河西走廊的高台县陷入了西北军阀马步芳军队的重围。经多日激战,高台城被攻破。红5军团于年1月20日全军覆没。一支英雄部队不幸夭折。毛泽东为宁都起义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题词的背景是年,在南京、广州、武汉相继被日军攻陷的情况下,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路线的正确,也为了号召全国军民团结力量,与日寇抗战到底。以宁都起义部队为主组建的红五军团,在巩固、保卫中央苏区的斗争和红军长征以及在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中的大多数为中国革命事业壮烈牺牲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考验,不少人建国后成为各级党政军领导。而红五军团的四位卓越领导人,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历程:赵、董血洒疆场,季、黄冤遭错杀。年初,赵博生率部据守在抚州南城县黄狮渡以南的沙洲镇长源庙一带,成功地阻击了国民党军4个师兵力的疯狂进攻,为黄狮渡战役大捷立下不朽功勋。然而,在指挥作战时,他不幸右额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6岁。董振堂挥师西征,年1月在高台城失守时拼杀到最后一刻。而季振同、黄中岳是王明“左”倾路线“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所谓“肃反”运动的牺牲品,在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惨遭杀害。离开宁都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沿宁都大道北上,在与翠微峰景区交界处,一座闪耀着红色光辉的建筑就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展馆红砖镶面,但给人一种俨然。走进展厅,一幅幅展板犹如一首首革命乐曲,快慢相宜、高低有序、重点突出、高潮迭起……一幅幅反“围剿”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年10月下旬,国民党调集10万兵力,进攻中央苏区。12月30日至年1月3日,红军接连取得永丰龙冈、宁都东韶两战胜利,共毙伤俘敌余人,活捉敌前进总指挥、18师师长张辉瓒,打破了敌人第一次“围剿”。年2月,国民党调集20万大军向中央苏区进攻。5月16日至5月31日,接连取得东固富田、吉水白沙、永丰中村、广昌、建宁战斗的胜利。红军16天内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人,活捉敌师长公秉藩,痛快淋漓地粉碎了敌人第二次“围剿”。年7月,国民党调集30万重兵,又一次向中央苏区发起猛攻。红军苦战两月,先后取得兴国莲塘和良村、宁都黄陂、兴国老营盘和方石岭五战胜利。仅在兴国县高兴圩与国民党军打了一个平局,六战五捷,歼敌3万余人,最终获胜。年底,蒋介石纠集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2月27日至29日宜黄黄陂和3月21日草台冈二战中,共歼敌3个师、俘敌1万余人,活捉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击伤敌师长肖乾,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年9月,国民党纠集万军队围剿各个红色根据地,其中50万人进攻中央苏区。因中央红军作战战略脱离实际,使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宁都是形成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和红军作战原则最主要的地域。毛泽东在宁都小布“歼敌誓师大会”上,第一次形象直观地归纳总结了红军作战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文:陈书华编辑:费雨婷陈书华